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虾稻共作”属于一种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两季小龙虾并种植一季中稻,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近年来,“虾稻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因为有较高的综合效益价值,而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虾稻共作”模式目前在湖北省尤其是潜江市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突出表现为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生产集成技术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级稻在获得单产量高于一般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否为稻农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对超级稻品种“协优9308”和“沈农606”生产试验示范点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超级稻不仅在产量方面具有比优质稻和普通稻2倍的优势,而且在效益方面也表现出更强大的优势。本文根据雪级稻产量和效益的优势特点,提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应加快超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与种植等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安乡县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常年种植水稻40万亩左右,稻田耕作制度主要是肥——稻——稻、油——稻——稻、油——稻等“老三篇”,农业结构单一,粮食产品卖难,稻田效益低下。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该县大力改革稻田耕作制度,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环境实行立体种养以提高效益。2000年全县推广稻田养鱼、养蟹、养鳅面积5800亩普遍获得了成功。  安障乡岩豆刂口村15组共有稻田210亩,去年有120亩推广稻田养鱼,水稻品种选择岳优6号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抗倒能力强的杂交稻组合,采用移栽法防倒伏。在稻田靠近水源的一角…  相似文献   

4.
<正> 湖南省安乡县是一个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常年种植水稻40万亩左右,稻田耕作制度主要是肥——稻——稻、油——稻——稻、油——稻等“老三篇”,农业结构单一,粮食产品难卖,稻田效益低下。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我县大力改革稻田耕作制度,利用稻田良好的生态环境,实行立体种养,即在种好水稻的同时,在稻田养殖鱼类、河蟹、泥鳅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和经济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通过多次试验研究出蟹稻复合种养的方式,主要是将螃蟹和水稻放置到一起进行种养,此种种养方式不仅促进了螃蟹的成长,也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水稻的绿色化生长。本文关于蟹稻复合种养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实践性研究意义,在此种复合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产业调整 ,开发水稻势在必行1999年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生产143 85亿公斤。其中水稻产量仅占总产的1/20。这个比例显然是很低的。因此 ,在粮食实现了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之后 ,调整粮食品种 ,扩大水稻生产 ,直接影响到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水稻是一种高产高效优质的作物 ,我区东部不少地方 ,不仅适宜种植水稻 ,而且能多出稻 ,出好稻 ,如兴安盟、哲盟的一些地方因种植水稻而脱贫致富。我们应当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加大力度 ,适度发展大面积高产高效优质水稻 ,带动农业向两高一优的方向发展。二、开发水稻的有利条件内蒙古…  相似文献   

7.
杂草稻属于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中间类型,由于其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很近,杂草稻比稻田中的其它杂草更难防除。杂草稻不仅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且降低水稻的商品价值。近几年来,杂草稻在江苏苏中地区扩散较快,已对水稻的生产构成了潜在威胁。为摸清本地稻田杂草稻的发生情况,2007年我们进行了部分田间调查,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以水稻为中心,以水产养殖品种为主导,以生态安全为保障,种植、养殖有机结合,一水两用、一地多收,成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水稻不减产的情况下,取得显著的效益,实  相似文献   

9.
政策技术物质三配套稻田养鱼效益好──新合乡重视开发稻田养鱼初见成效邻水县新合乡,近年来针对地处平坝、田多土少、灌溉较便的优势,大搞福田开发,推行稻田种精养鱼,实现了稻鱼双丰收,促进了该乡经济的发展。1994年全乡稻田养鱼2600亩,共产水稻43万公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辽宁省桓仁县鸭稻共作生产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鸭稻共作的作业流程,生产模式的生态结构,并对鸭稻共作效益加以分析,表明"稻鸭共作"生产模式在水稻生产中,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正>稻田生态种养技术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品养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稻鱼、稻蟹、稻虾、稻鳖共生,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的一种新技术模式。实践证明稻田生态种养技术可以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粮食和水产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濒临江北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境内地势低洼,水资源丰富,全区水稻种植面积达22万亩,多年来一直为当地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水稻价格下降,水稻种植的效益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济宁市任城区承担了农业部稻渔共生综合种养基地项目,全区发展稻田河蟹养殖面积达1800亩,亩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浙江、湖南两省565户稻农2009年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对超级稻与常规稻种植效益的差异及影响中国稻农种稻收益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级稻在亩产量、抗性上优于常规稻,在亩净产值与纯利润上比常规稻略有优势,但由于超级稻的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其成本利润率却低于常规稻。目前影响稻农生产经济效益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是水稻亩产量、水稻生产成本与稻谷价格;家庭劳动力的多少、水稻生产技术的培训次数、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以及一年种植水稻的次数对水稻生产经济收益有显著影响;水稻生产面积、户主文化程度、农户田间管理是否及时到位、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次数与是否是示范田对水稻生产经济收益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正红、五汛等镇的稻农实行鱼虾蟹稻综合种养,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收入比过去单纯种植或养殖提高了2倍左右。鱼虾蟹稻综合种养使原有稻田生态系统向更加有利方向转化,使得产量、品质和效益同时得到提高。一、水稻田块选择选择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无白叶枯病的单季水稻田块。  相似文献   

15.
姚桂峰 《农家之友》2009,(19):33-33,39
盘锦市是一个淡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水稻生产需水量非常大,晚育晚插技术是在选用中熟品种的前提下,实行晚育苗晚插秧稻的栽培方式,缩短水稻本田生长期,使插秧期尽量与雨季接近,减少断水时间长带来的风险,增加水稻生产的安全性,确保在干旱缺水年份能种上稻、种好稻。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研究不同模式下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稻蟹种养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于2017—2018年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辽粳401为试验材料,利用稻蟹种养传统模式(M1)、稻蟹种养优化模式(M2)2种模式及行株距为30cm×16cm(S1)、30cm×18cm(S2)、30cm×20cm(S3)3种移栽密度,分析不同处理下的水稻产量、河蟹产量、河蟹规格及稻田效益。[结果]传统模式在30cm×18cm移栽密度下2年的水稻产量分别为最高的1075 69万kg/hm2、1053 36万kg/hm2;优化模式下,大于100g的雄蟹、雌蟹的数量及规格均高于传统模式,其中在30cm×18cm(S2)、30cm×20cm(S3)数量、规格较高;优化模式下18cm株距密度综合效益分别为2017年最高的5398 54万元/hm2、2018年次高的5195 86万元/hm2,这来源于相对较高的稻谷产量和河蟹收益,而河蟹收益主要由雄蟹大于100g收益和雌蟹小于100g收益两部分组成。[结论]稻蟹种养优化模式采用30cm×18cm移栽密度,可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同时提高河蟹的规格和产量,从而获得较高的稻田生态种养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日前了解到,四川计划用3-5年时间,以乡镇为基本单位,发展稻渔综合种养超500万亩,通过稻渔综合种养产出的水产品达到50万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约有3000万亩水稻面积,其中冬水田面积600万亩以上,开发潜力巨大。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一地双业、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是破解种粮效益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朝鲜族在水稻种植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朝鲜族也因为长期种植水稻诞生了丰富的稻耕文化。为了加强对朝鲜族稻耕文化的保护,深入研究朝鲜族的稻耕文化,将稻耕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益结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朝鲜族的稻耕文化不仅有助于提高东北地区以及我国的水稻种植水平,优化传统东北旱田种植技术,同时能够推动朝鲜族稻耕文化发展,使稻耕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正> 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发展稻田养殖,是当前农业生产一项具有综合效益的系统工程。它对稳产增收、引导农民致富、振兴农村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泗洪县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稻田养殖的综合效益是单种水稻的4至5倍。一、稻田综合养殖,可充分发挥鱼稻  相似文献   

20.
稻曲病又名黑穗病、稻花病。豫南农民俗称“灰苞病”。上世纪80年代,稻曲病在豫南发生很轻。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杂交籼稻在豫南地区的大面积推广,稻曲病发生逐年加重。近几年,豫南地区开始大面积推广超级稻,稻曲病也随之猖獗发生,从一般病害迅速发展成当地第一大水稻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