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从经济先行指标和经济增长动力来看,未来经济发展态势仍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5月下旬以来,宏观调控政策已转向实质性宽松,预计6月后将出台更多"促增长"的宏观政策。预计年内至少还有1次降息可能性,幅度约为0.25个百分点,时间可能在三季度;但如果出现经济增速非预期性的下滑,不排除央行再进行2次降息的可能性。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还将降低2~3次,每次50个基点,7月份是重要的调整窗口期。就商业银行而言,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警惕在经营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利差收益不升反降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政策     
《证券导刊》2008,(14):6-6
一季度稳健财政政策发出"稳定物价"有力信号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而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国稳健的财政政策正在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将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和促平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和运用财税杠杆,努力防止经济增长出现过热和全面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3.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但世界经济复苏曲折复杂、国内政策趋紧、投资增速回落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给经济增长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下半年,在政策  相似文献   

4.
受外部环境有所好转、政策预调微调效应显现等因素的影响,二季度经济增长将比一季度小幅回升,预计GDP增长8.4%左右,CPI上涨3%左右,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从发展趋势来看,产能过剩、外汇占款、新增贷款和房市调整等都是当前需要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未来几个季度,  相似文献   

5.
尽管政策收紧力度和频度历史上罕见,但今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PMI指数连续25个月保持在50%以上,表明经济活动继续扩张,经济景气度还在上升;二是工业和GDP环比增长加快,投资继续高增长;三是外贸出现逆差,除了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外贸条件恶化因素外,国内需求强劲也是重要原因。一、国民经济由回升向好转向稳定增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包  相似文献   

6.
周景彤  郭凯 《国际金融》2011,(11):32-36
近几个月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增长逐季放缓、物价"拐点"基本形成,房地产"拐点"正在来临,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凸显和民间借贷危机发生。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客观上需要我们回顾和评价本轮宏观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并根据形势发展对政策取向做出判断和调整。温家宝总理近日在天津调研时就指出":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优化融资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本文拟对本轮宏观调控政策的逻辑起点、效果、问题和取向等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转向并非突然 胡锦涛主席在全球金融峰会期间表示,要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利用货币财政手段,促进经济增长,防止全球性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信息通讯技术(ICT)与金融的结合对于拓展交易边界,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的作用。研究表明,过去20年间,ICT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互联网上网人数、移动电话指标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移动电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互联网上网人数。但固定电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是因为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有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ICT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扩大交易边界,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来实现的,即通过提高人均存款与人均贷款来实现经济增长。随着ICT和金融的不断融合,未来可能出现"互联网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江鹏 《时代金融》2016,(5):206-208
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下行趋势,2014年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GDP增长仅为7.4%,为24年来的新低。2015年GDP增速目标下调至7%左右。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市场疲软,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贡献不断下降。为了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的增长,发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政府颁布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发展的利好政策,特别是"9·30新政"、"3·30新政"等,涉及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实质性内容。此外,四次降息、三次降准,以及各地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及放宽使用限制等政策,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回暖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保经济增长目标选择的背景,然后分析在保经济增长政策目标下房地产政策的选择,最后对房地产市场近期走势和未来发展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态势整体良好,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和通胀增压四大特点。从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经济起伏不定、国内企业库存创新高、保障房建设推进和地方融资平台清理是三季度中国经济主要的不确定因素。预计三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owth and employment effects of dynamic fiscal policies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with endogenous growth and imperfect labour markets. With balanced-budget policies, the modelled closed economy grows at a constant rate which is higher, the lower are the labour tax rate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Constant-flow budget policies are not feasible, while government Ponzi games are feasible only if economic agents have implausibly high savings rates. Furthermore, while constant-stock fiscal policies are sustainable, an increase in the debt-to-capital ratio is accompanied by higher taxes, a rise in unemployment and lower economic growth. JEL Classification E24 · J51 · H63 · O41  相似文献   

12.
税收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税收政策对农业的调节功能较弱,税收政策调整滞后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鉴于税收对农村经济增长、农业资本投入、农业技术进步及农业产业结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在税收政策上给予农业良好的环境空间,以形成有利于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3.
支持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进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完善我国支持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税收政策的具体思路是: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制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实施增值税转型;建立对风险投资的税收倾斜政策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汇率浮动与影响经济增长的各变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入手。主要阐述国外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同时简要介绍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汇率浮动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做的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影响;IE率浮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正确地认识和估计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于理解和制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新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知识积累、技术创新是导致一国经济实现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存在着严重的技术约束,限制了我国实现内生增长的路径,为此,政府必须出台切实有效的财税政策,培育实现内生增长的知识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宏观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普遍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本文综合运用ARIMA模型和动态因子模型,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区间为9.6%~10%。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因此,应该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作为宏观调控思路。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蔓延的影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并呈现逐步分化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复苏主引擎的作用仍然突出,但也面临着经济增长趋缓的困扰。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隐患未除、全球金融系统依然脆弱以及发达国家自身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全球经济方向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未来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望继续充当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增速将趋于放缓。发达经济体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将迫于财政赤字压力采取财政紧缩措施,而新兴经济体预计将实施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与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以应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趋缓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检验东欧、东亚和拉丁美洲三大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资金流动方向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近来众所关切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东欧国家收入水平与金融深化程度仍然偏低,但随着发展程度提高,未来将由资金流入转为流出。东亚国家或地区的超额外汇储备、贸易顺差与资金流出,被指控为造成美国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与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若能够持续金融深化的努力,资金可能回流并使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现象得以缓解。至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宏观经济、金融和政策变量,对于资金流动方向并无决定性影响,但宏观经济政策仍是决定资金流入能否有助于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经济政策面对两难境地:一方面经济增长迟缓,失业率居高不下,需要继续实行扩张性政策,以刺激经济复苏;另一方面,预算赤字和政府债务不断扩大,需要尽快实施紧缩性政策,尤其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恢复市场信心。美国经济政策摆脱困境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松紧搭配,即在紧缩预算的同时,继续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二是首先采取紧缩性政策,恢复市场信心,然后再实施扩张性政策。在此之前,必须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出口,以实现再平衡。  相似文献   

20.
已有文献发现政府制定的经济目标能够产生经济增长绩效,本文考察政府目标实现经济增长绩效的渠道和机制,提出经济增长目标驱动辖区投资增长的理论假说,并采用2001-2016年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1%,地区投资显著上升约0.44%。这一发现在采用不同的核心变量度量指标、回归样本和估计方法后依然稳健。本文还发现,经济发展阶段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目标驱动投资效应的异质性。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经济增长目标推动辖区投资增加的边际效应下降;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增长目标更有效地扩大了辖区投资。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