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3,(13):94-95
罗682井完钻层位沙四段,完钻井深3507米。本文剖析现场钻井施工中出现的复杂情况,阐述了防油气水浸、防塌、堵漏等三方面钻井液技术,这些钻井液技术对完成该异常高压井起到了很大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埕北1FC-P2井位于埕岛油田主体构造的埕北22F井区西北部。为了加快埕岛海上油田老区调整步伐,依照胜利油田分公司和海洋采油厂的指示和部署,对CB22F井区加密开发调整井组CB1FC进行钻井(水平采油井)。该井完钻井深2290米,完钻层位馆上段,钻井周期19.63天。在施工中,针对大井眼、地层软、加密丛式井组防碰难度大等特点,采取海水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体系钻井液技术,保证钻井液各项性能满足钻井施工的需要,预防井下复杂情况,避免事故发生,同时有效地保护油气层,顺利完成全井的施工。  相似文献   

3.
《国土经济》2011,(8):7-7
中石化集团昨天宣布,公司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建页HF—1井近日顺利完钻,转入完井作业阶段。该井6月3日开钻,7月15B钻至井深1777.77米完钻,垂深613.58米。  相似文献   

4.
于继彬 《中外企业家》2009,(22):180-182
几十年来,钻井技术不断发展,经过不断的科研攻关和现场试验,形成了调整井、定向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钻井、分支井、大位移井、欠平衡钻井、取心、钻井液、套管钻井等钻井完井技术。通过系统总结油田钻井技术现状,分析了钻井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常规钻井液技术在欠平衡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兰正升  王建博 《价值工程》2011,30(27):41-41
四川油田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边喷边钻作业实践,在90年代中后期,该技术在国内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并在钻井中采用泡沫、空气、常规钻井液等作为循环介质,本文主要介绍常规钻井液技术在欠平衡井段的应用、工艺流程、技术措施,并对施工中遇到的复杂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欠平衡钻井具有能提高硬地层的机械钻速,减少循环漏失和压差卡钻、减少和防止钻井中钻井液对地层的损害等诸多优点。近年来,欠平衡钻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各大油田都在实施欠平衡钻井作业,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储气井储层保护问题,结合东濮凹陷文留构造地质特征,储气井三开采用水包油钻井液.通过在文96-储6井的应用证明,水包油钻井液具有很强的抑制性和稳定性,且抗盐能力和悬浮携屑能力强,能够满足欠平衡钻井的要求,并有利于储层的保护,特别适用于气层的保护.该水包油钻井液体系采用5#白油,无荧光,对综合录井影响较小,现场运用多种录井手段可以准确识别油气显示.  相似文献   

8.
张海潮 《企业导报》2013,(7):283-283,124
本文重点介绍Raudhatain油田第一口欠平衡井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的各项技术措施关键指标,作为欠平衡设计和施工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渤海海域的开发井钻井方面,利用价值工程原理、采取配套优化钻井技术及项目目标管理方法,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本文重点介绍1995年在渤海西部海域歧口18-1油田进行的价值工程试验,三口定向井平均井深3561米,平均建井周期从对去的60多天减少至18.82天,最短的13.28天.用同样的方法,1996年在渤海辽东湾海域钻了15口开发井,平均井深1876米,平均建井周期从过去的12.5天缩短为3.71天.同年,时值寒冬季节,在渤海西部海域歧口17-3油田钻了9口具有3维多靶井眼轨迹的开发井,平均井深2435米,平均建井周期从过去的34天缩短到7.96天,最短的2.5天.歧口17-3项目的试验目的是:用9口三维多靶定向井解决27口常规定向井才能解决的问题.试验的成功把价值工程在钻井技术和管理等应用方面向深层次推进了一大步.价值工程原理使渤海钻井工作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同时也使中国渤海湾钻井技术取得了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断层破碎带大斜度定向井仿油基钻井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伟汉 《价值工程》2014,(18):28-30
针对大庆油田长垣地区断层破碎带大斜度定向井容易发生井壁坍塌、井漏、卡钻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强抑制、低滤失、封堵型仿油基钻井液技术,钻井液中加入乳化剂OW-1和润滑剂RH4,混入原油25%,摩阻系数小于1,有效防止了卡钻,下钻下套管顺利。现场应用17口井,没有出现井壁剥落坍塌、卡钻复杂事故,井漏程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吉林油田海坨子地区地层裂缝较发育,钻井过程中井漏事故频繁发生,井漏还可导致井塌,严重延长钻井周期,增加钻井成本;如果漏失发生在储层,还会造成严重的储层伤害。针对海坨子地区地层特点,吉林油田开展了微泡沫钻井液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的微泡沫钻井液体系流变性好,并具有很好的防漏能力,海坨子地区现场应用2口井,取得了很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气体钻井是一种近年来出现的以气体为主要循环介质的新型欠平衡钻井工艺,与常规钻井液钻井工艺相比,气体钻井具有保护储层、提高钻速、减少井漏等一系列优势,但却存在井下引爆的问题.因此,气体钻井安全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介绍一种气体钻井安全监控系统,并分析其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情况,进一步证明其能够及时监测井下异常现象,建议各油田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3.
林强  王云华  李伟 《价值工程》2014,(5):116-117
充氮气欠平衡钻井防漏技术适应于低压低渗透储层和开发后期压力枯竭储层、不同压力体系的储层、裂缝油气藏或是曾经发生钻井液只进不返大漏地层和压差卡钻等需要钻穿复杂层的地区。充氮气欠平衡钻完井目前主要应用于低压、低饱和、低渗透率油层(油气藏),采用此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钻井过程中的恶性井漏,压差卡钻、钻井速度慢等技术性难题,能在钻进油气层井段时,及时做到保护油气层,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具有显著效果,并可提高机械转速5~10倍;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油气钻井作业当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按标准实验程序,对大庆油田腰英台地区储层敏感性做了系统的评价,确定了储层敏感性的大小。在敏感性分析基础上,对储层损害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大庆油田腰英台地区的油气层损害方式;确定了DB27井井浆、大庆两性复合离子钻井液、DB38井井浆渗透率恢复值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尼日利亚Stubb Creek油田优快钻井技术。Stubb Creek油田是中石化中标的一个尼日利亚区块,现场施工的第一口SC-5井由于地层熟知程度低,地层复杂,钻井过程中出现了井壁缩径掉块、坍塌、漏失、卡钻、断钻具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勘探开发进程,同时造成了不好的国际影响。在总结SC-5井钻井技术的基础上,优化钻井技术、使用合成油基钻井液替代水基钻井液,提高钻井液密度等技术措施,在随后施工的SC-6、SC-7、SC-8和SC-9井中应用,没有出现井下复杂情况,有效地保  相似文献   

16.
大庆钻井二公司是承担调整井、定向井、斜直井和水平井等施工任务的专业钻井队伍 ,年钻井能力 16 0 0口井以上。大庆油田重组分立后 ,面对日益严峻的钻井形势 ,我们以“稳扎稳打大庆市场 ,全力开辟国内市场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为指导思想 ,围绕钻井事业新发展 ,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市场服务、竞争和人才理念 ,积极做好闯市场各项准备工作。去年在提前 36天完成全年 16 31口钻井任务的同时 ,拓展局外市场取得了可喜成绩 ,先后进入庆新、冀东、南洋 3个油田。全年实现收入 13 4亿元、利润5 80 2万元。进入冀东油田的两支井队还创出了该油田…  相似文献   

17.
王犇 《企业文明》2023,(8):75-76
<正>大庆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是油田员工在石油会战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对大庆精神、大庆油田给予高度肯定:“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滨南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水井欠注比例较高的实际,以滨南油田开发区块为例,通过从地质、工艺因素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欠注井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取得了理想效果,对今后油田欠注井的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庆,以改写中国贫油史而成为举世闻名的“功勋城”.大庆油田更以销售收入、利税总额雄踞全国最大工业企业榜首的气魄和贡献,成为当之无愧的“共和国长子”.开发建设36年来,几代大庆石油工人以“三老四严”作风和主人翁精神,自觉构筑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使这家我国最大的能源企业产生了持久竞争力,并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青春期”最长的奇迹.自“三老四严”作风形成以来,大庆油田始终将之视为企业管理工作的灵魂,常抓不懈.从当年“老会战”随乘原油外运列车,风餐露宿“万里测温”,到今天为保稳产科技人员逐井  相似文献   

20.
段志杰 《活力》2011,(10):30-30
企业文化的可持续,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告诉我们,要“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大庆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我们要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大庆油田的企业文化是丰厚的,企业文化的传承也是广泛的。但不容回避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