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丹阳 《商》2014,(11):58-58
一。“傲礼”的由来及使用条件 “傲礼”是古代商场政界中高级人才对其上司所实行的一种特殊礼节。故意对某人表示傲慢,反而会使某人更受人尊重,因为这样才可使对方的高贵品德更为人所知。侯生故意对信陵君表示傲慢,王生故意对张廷尉表示傲慢,汲黯故意对大将军卫青表示傲慢,都是为了使对方更受人尊重。这就比那些在大庭广众之中,对上级阿谀奉承、极尽溜虚拍马之能事的无耻之徒不知高明多少倍。当然,以傲为礼,还要拥有三个必备的先决条件:一是对方正处于“争夺之时”。二是对方具备海纳百川的王者胸怀。三是自己确有其才。如果对方已经是群英所向,或是对方暂时无力吐故纳新,或是对方不能容物,只爱谄媚浮滑之人,或是对方一贯信奉“君子致广大而尽精微,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低调处世学,再或自己确无真才实学,还要这样“傲”,那便是自讨没趣、贻笑方家了。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尤其是销售人员都遭遇过这种情形:你对自己企业的产品或者技术解决方案十分有信心,并相信这正是对方所需要的;或者在对外合作谈判时,你自以为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双赢”的建议,为此你精心准备了一套方案,然后亲自上门去对方单位演示,兴奋地介绍你的设想。而当你滔滔不绝、口干舌燥地介绍完,对方的回答往往却是:好吧,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建议(或者产品)。但是,我们需要再研究一下,要征求一些人的意见,然后我们会联系你……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出街广告中,很多都是“路过心灵”的广告。比如天美意的《感染潮流篇》。这则广告表现的是:街上,有各式时尚靓女,当一个靓女从另一个身旁经过时,故意发生肢体碰撞,激发出一大片彩屑,甚至,她们的服装还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样的几次碰撞之后,镜头拉开,街上的靓女都在碰撞。旁白:“潮流会感染,你赶?不赶?”广告语:“随我意,天美意!”  相似文献   

4.
楚杰 《市场周刊》2001,(8A):44-45
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新时代的业务员除了担任专场双方的桥梁角色之外,还要扮演顾问的角色,为买方解决一连串的问题,因为客户向你购买商品,无非是解决买方的问题,可是在销售商谈过程中,买方并不会诚实的向你说明为什么,他希望买你的商品,却故意提供一些错误资讯,让你误判,所以很多客户都会说:“你的价格太贵了!”、“这种款式已经过时了!”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所谓的共享就是在计算机里有共享的硬盘、文件夹或打印机等。共享的设置可以分为只读(可以对硬盘文件进行读取但无法删除)、完全(可读、删除、更改等操作)、需要密码访问等。因为共享带来方便,也因为共享,使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被别人完全控制,给你的信息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例如:我们可以在 W I N D O W S 下的 D O S 环境下用 n e tview\\ 对方 IP 来直接查看对方是否开着共享,然后可以直接得到对方共享资源的列表,如:Shared resoures at\\172.16.18.22 sha…  相似文献   

6.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如果对手比较强大、不好直接攻击取胜时,那么,就趁着对手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迅速地“捞”对手一把,以达到乱中取胜的目的。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唯钱是图,专找这样的机会下“黑”手。因为他们深知:当一种商品别人不想要时,你无论如何也卖不出去;但如果对方急需这种商品时,商品就是质次价高,也很容易卖出去。——“着急上火”,思维就会发生偏差,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刘某在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开了一个饭馆,生意非常红火。一天下午,由于意…  相似文献   

7.
张淼 《成功营销》2009,(2):24-24
“每个人都有馈赠的意愿和需求,尤其当你需要在特殊时段向大量客户送出赠品的时候。Tigerbow就能帮助你,需要你提供的只是对方一个简单的E-mail地址。”  相似文献   

8.
《商界》2007,(8):90-91
某天两个经理来找你裁断。他们一个是生产模具的,另一个是使用模具的。二人各执一词,一个说:“你自己来拉。”另一个则说:“你给我送过来。”你是否该赶紧为此制订一个新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笑一笑     
《光彩》2001,(10)
两个撒谎者 一名士兵去找上校请假,说要回家帮妻子春季大扫除。“我不想拒绝你,”上校说,“但我刚收到你妻子来信,说家里你帮不上忙。”士兵敬了一个礼,转身走了。走到门口他停下来:“上校,这个团里有两个人在撒谎,我是一个。我还没结婚。” 螃蟹结婚 一只母螃蟹正在沙滩上爬,突然看见一只公螃蟹爬过来。   母蟹想:“这只公蟹太帅了,它不像其它螃蟹那样横着走,而是像人那样直着走。我要和它结婚。”   结婚以后,母蟹突然发现自己的丈夫也像其它螃蟹一样横着走路。她非常伤心,便问公蟹:“在结婚之前,我怎么看到你像人…  相似文献   

10.
EC幽默     
麦肯锡的笑话一天,一个农民赶着一群羊在草原上走。迎面碰到一个人对他说:“我可以告诉你,你的羊群有几只羊。”他用什么卫星定位技术和新的网络技术将信息发到总部的数据库……片刻后,他告诉农民共有1460只羊。农民点头称对。随后,他要求农民给他一只羊作为报酬,农民答应了。不过农民说:“如果我能说出你是哪家公司的,您能否把羊还给我?”那人点头。农民说:“你是麦肯锡公司的。”那人很惊讶地问农民是怎么知道的。农民说:“有三个理由足以让我知道:1、我没有请你,你就自己找上门来;2、你告诉了我一个早已知道的东西,还要向…  相似文献   

11.
吴岩 《光彩》1994,(11)
“如果我结婚一定来中国度蜜月”──模糊语言的商业谈判技巧吴岩面对穷迫不舍的中国记者,日本演员中野良子想出高明的答对:日常生活中,谈话对方如果总是用模棱两可的语言交谈,会使人感到捉摸不定,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多数人不会喜欢这种感觉。然而我们经常能在电视...  相似文献   

12.
笑一笑     
《光彩》2004,(11)
结婚与离婚一个年轻人上班时总是邋邋遢遢的,经理有一天把他叫去,说:“我不知道你的婚姻状况。但是,我对你只有一个建议:如果你是单身汉,就请你结婚;如果已经结婚,那就请你离婚。”喝点什么一对恋人到餐馆用餐。两人目不转睛地对看着对方,竟忘了点菜。最后还是小伙子张了口:“你真甜,我真想吃你一口!”“我也想吃你一口!”姑娘说。站在旁边的服务员咳嗽了一声,问道:“那你们喝点什么呢?”鸭子的朋友一个美国人在一家以鸭子著名的中国餐馆吃午餐。侍者每端上一盘菜,总要作解释:“这是鸭胸,这是鸭腿,这是鸭翅……”最后上来的一道菜美国人知道…  相似文献   

13.
笑一笑     
《光彩》2002,(10)
割耳朵与剥皮从前有个姓陈的财主,给孩子请了一个姓庞的教书先生。这个庞先生见了姓陈的财主说:“吾久仰东家,只是无缘,不曾拜会,望东家日后多多关照。”姓陈的财主不懂东家这个词,他听了先生的话后,心里骂道:“什么狗屁先生,我明明姓陈,怎么叫我东家?这不是糟蹋人吗。我也该报复报复他。”于是就回答说:“龙先生,我姓陈,不姓东。”庞先生一听叫他龙先生,立即辩解道:“我姓庞,不姓龙。你怎么叫我龙先生?”姓陈的财主怒冲冲地吼道:“你把我的‘耳朵’割了,我就不敢把你的‘皮’剥了?”鹦鹉的愤怒一个人走在街上看到一个…  相似文献   

14.
<正>何玲玲高考落榜后,跟着表哥在长沙打工。一次,何玲玲到当地的一个朋友家去玩。朋友的房子收拾得整洁干净,花瓶里还插了一束花,只可惜花已经枯了。朋友见何玲玲盯着花瓶不放,就解释:“工作忙,花也没换。”何玲玲见她一脸窘态,故意打趣说:“我帮你买花怎么样?劳务费你看着给好了。”朋友一本正经地说:“我特喜欢花,如果你干,一次给10元钱我也愿意!”虽然朋友说得很认真,但何玲玲的只是开开玩笑,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但不久碰到的一件事,使她不能不有所触动了。  相似文献   

15.
石慧 《上海商业》2006,(7):89-90
随着在中国逐渐确立市场经济,信用二字可谓妇孺皆知,但信用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信用的应用领域上划分,信用可以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投资信用、个人信用,国家信用五种主要形式。而其中的商业信用的概念之定义很多,但核心内容是:一方基于对另一方的信任,以对方做出在将来某一个时间进行偿付的承诺为前提,向对方转移物权的行为。在这里,有几个关键点:一是“偿付行为发生在将来”,二是“物权原所有者对对方信任”,三是“物权的新主人做出将来偿付的承诺”。体现在商业行为上,对信用的狭义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延迟付款”或“赊销”。因此,对方能否实现在将来的偿付,便是风险的所在了。  相似文献   

16.
何晓春 《浙商》2006,(12):98-99
鲁柏祥:我经常会问一些企业老板:你是否经常想起初恋情人?有没有后悔?这时,我通常会告诉他们:“不要那么相信自己的回忆,因为回忆里面的那个人并不一定同样想念你。”  相似文献   

17.
吴冕 《商》2004,(6):46-47
短短三个月的“医药代表”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什么职场,只要不放弃自己做人的原则,认真做事,清白做人,不知不觉间,生活就会给你回报,好运说不定就光顾你了。  相似文献   

18.
周荣桥 《浙商》2010,(21):101-101
整个10月,市场正进入一个新的“动荡”之期:地产确乎将进入一段冰封时光;而股市,大家都正在看好全面冲向3000点;通胀预期不减,备类原材料物资价格,从白色的棉花到黄色的金子,或者还有黑色的石油,你方唱罢我登场……人世的喧嚣和图书市场的波澜不惊,恰成对比。也许此时,正应该在躁动的事务中沉下心来,读一些关乎更长期的文字,所谓:入秋读史再读人。  相似文献   

19.
笑一笑     
《光彩》2001,(7)
生与死   3个人在一块谈论生与死的问题。   “在自己的追悼会上,你最想听到什么呢 ?”   第一个人说:“我希望听到别人称赞我生前是一个好医生。”   第二个人说:“我希望听到人们说我生前是一个好教师,我的教学改变了很多孩子的未来。”   第三个人说:“我最希望听见人们说:‘天哪,他在动 !’” 不戴眼镜的后果   一位母亲急匆匆地来到诊所,请求医生上门看急诊。   医生问她:“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   那位母亲回答:“自打女儿开始谈恋爱,就不戴眼镜了。这不,度蜜月归来,终于产生严重的后果了……”   医…  相似文献   

20.
你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是在外贸B2B平台、企业网站还是展会上客户询盘,他们对你说:“我对你的产品很有兴趣,可否提供产品图册和报价?”通过背景调查,你发现询盘者是有价值的潜在客户,于是你及时跟进这样的询盘,报价、产品图册都发了。几封邮件过后,对方却没了消息。一周以后,你打电话追过去,对方很礼节地回复说报价和产品图片都收到了,正在考虑。这下你有点急了,可是如果放弃则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