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气候谈判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博弈日趋激烈,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大势所趋。为应对国际减排压力,满足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能源供应安全等内在战略需要.中国政府也将低碳发展确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企业的碳约束时代已经来临。作为央属大型发电集团和碳排放大户,华电集团成为碳排放约束主要对象,据此制定未来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并付诸实施已经箭在弦上。必须在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华电集团碳资产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2.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作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基于2009—2021年沪深A股1 155家制造业上市企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时期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权交易对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可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数字化转型在其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民营企业和大型企业,碳排放权交易对国营企业和小型企业低碳转型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促进制造业企业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哥本哈根峰会之后,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关注。各级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更趋具体,可操作性更强,碳信息搜集开始受到政府重视,碳盘查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企业低碳意识的提升,促使企业开展相关行动。报告发现:  相似文献   

4.
孙剑 《冶金财会》2023,(6):72-74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建设是中国的发展目标。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低碳产业促进节能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已成为企业提升内控管理、项目专业协同能力、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同时业财融合数智化建设已成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和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经济和管理效益以及切入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以绿色项目为例,介绍基于财务共享对于工程项目全周期的财务管理,从而更好地实现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准确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是实现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企业碳信息披露领域存在披露方法不统一、披露范围不明确、披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研究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了ESG(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理念下的企业碳信息披露研究状况与趋势。结果表明,相关文献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研究热点聚焦于碳中和、绿色金融、企业社会责任等,并与财务绩效、碳绩效紧密相关。企业碳信息披露研究呈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历程。但国内碳信息披露研究尚处于初期,缺少统一和代表性披露框架。企业碳信息披露理论方法深化、披露范围拓展、披露质量提升、披露政策机制完善等方面在未来将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升,提高能效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电价机制作为有效的宏观调控方式,可以在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关键的杠杆作用。其中绿色电价政策非常具有代表性,它主要用于调控高耗能、  相似文献   

7.
钢铁行业是能耗大户,同时也是碳排放大户。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作为31个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钢铁行业低碳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钢铁行业落实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是国家完成双碳目标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应积极谋划,提早布局,通过降低需求、加大废钢资源利用、节能及提升能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物流、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等方式全方位实现降碳。  相似文献   

8.
<正>以能源变革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在推动发电企业加快转型的同时,也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通过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使碳强度降低到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能够有效配置和利用的目标。而发  相似文献   

9.
碳审计是我国“双碳”战略目标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职能,企业碳审计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内部审计角度出发,以研究煤炭企业碳审计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探索构建适用于煤炭企业碳审计框架,并将其应用于皖北煤电集团公司,通过各业务板块碳排放数据计算和分析,提出了收集与核算数据、确定碳足迹、分析碳足迹、评价内部碳管理能力、分析碳减排潜力、评估碳中和合规性等具体实施路径,为引导煤炭企业低碳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低碳试点政策为拟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6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共285个城市的相关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来研究国家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强度的影响。首先,研究发现国家低碳试点政策确实降低了中国城市的碳强度,试点城市比非试点城市降低约6.82%,稳健性检验之后结果依然成立;其次,在政策实施后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以及第五年的政策效果比较显著,而第六年的实证结果没有显著性。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说明了国家低碳试点政策有利于加快东部地区碳强度的下降速度。在南北方的政策效果都显著,但对北方碳强度的降低作用高于南方。在胡焕庸线两侧对碳强度的降低作用在两侧都是显著的,反而在人口稀薄的西北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各国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全球能源供给格局深化调整,低碳能源技术突破将重构全球竞争发展格局。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发展趋向一体化协同及多元融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着挑战,应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释放先进产能、提升能源安全保障,加快煤矿智能化及相关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提升煤炭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煤炭相关多元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碳足迹管理是全球绿色转型背景下,企业打造国际竞争力、提升品牌形象的必由之路。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得到广泛重视,国内外企业绿色转型步伐显著加快,加强企业碳足迹管理已成为厘清碳排放来源、制定精准减排措施、开展碳排放核查核算及信息披露、塑造绿色企业形象、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国主要电力企业煤电资产比重高,在“双碳”目标下承担的减排压力较大,早日开展覆盖全业务板块、全产业链条的碳足迹管理工作,是促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碳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实证关系以及是否存在显著的长期关系,以此对火力发电企业的节能减排、低碳技术的投入成本等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也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选取火力发电行业上市公司有效的相关碳绩效和财务绩效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企业的碳绩效与财务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财务绩效好的企业碳信息披露透明度更高,即短期内企业的碳绩效和财务绩效可以兼得,企业从事碳减排活动不仅可以肩负环保责任,还可以获取切实的经济利益。但在长期的发展中,企业的碳绩效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企业碳排放活动减少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这种源源不断的支出会提高企业产品的边际成本,降低边际净收益,使得碳绩效与财务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碳市场的建立,碳金融随之诞生。为分析碳金融对企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本文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例,构建了一个企业转型与银行贷款的决策模型,考虑碳市场和碳金融对于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本文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代表的碳金融可以促进企业低碳转型,实现企业与银行的帕累托改进;(2)碳市场中碳价的剧烈波动会阻碍碳金融的发展。本文根据钢铁行业数据、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发展碳金融与促行业转型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环保已成为各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产品必定成为企业未来竞争的法宝。碳标签通过向外界披露产品碳排放的相关信息,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模式,以公众的  相似文献   

16.
省级电网企业亟需以引领能源低碳转型、服务企业提质增效为导向,聚焦组织管理、政策保障、实施模式、典型示范等关键问题,重塑电能替代管理体系,推动用能低碳转型和公司售电市场开拓。实施电能替代是推动能源消费清洁化、低碳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明确要求大力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  相似文献   

17.
碳排放管理正在成为全球大企业的优先发展战略和提升竞争力的方式。2010年,4700多家全球大型企业通过碳信息披露项目(CDP)披露了碳排放信息,少数跨国公司开始要求其全球供应商进行碳信息披露,部分能源企业已入围2010碳信息披露领袖企业指数(CDLI)和碳绩效领袖企业指数(CPLI),在碳信息披露方面取得先行优势。世界各国的标准化机构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碳排放核算与披露等方面积极制定和推出多项标准:一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缔约国政府间为协商各国碳减排量及核算准则等政治性议题而制定碳核算标准或规范;二是制定国际一致性技术性核算标准,以及国际企业或组织的技术性查核规范;三是在国家层面为推动国内碳减排核算与交易活动而制定相关标准;四是为规范行业碳核算与碳信息披露而制定标准或指南。碳排放管理正给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带来重大变化,中国石油企业应加快碳核算、碳信息披露等碳排放管理能力的建设,塑造低碳时代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8.
李凌  石禹 《冶金财会》2021,(2):4-8,28
在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首次纳入其中.会议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十四五"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 做好低碳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财税、交易等手段,引导低碳生产生活行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该率先探索节能、降耗的低碳发展模式,通过上下联动,充分发展绿色金融,即:利用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充分挖掘各种政策倾斜,来降低绿色企业及环保项目的融资成本,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30-60目标".  相似文献   

19.
火力发电行业是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评价其碳绩效有利于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模型,对火力发电行业19家上市公司的碳绩效进行评价,DEA-BCC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达到碳绩效有效的企业数增长了5.27%,碳绩效提升的企业数增长了10.52%,说明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利于提升企业碳绩效;DEAMalmquist指数分解的结果表明,碳绩效上升均由技术效率提高所致,技术效率变化对碳绩效提高的贡献大于技术进步。本文通过DEA模型评价火电企业的碳绩效,并进而利用Malmquist指数分析影响碳绩效的因素,从而挖掘火电行业碳绩效提高的潜力,为未来减排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庆祝建国60周年的热烈气氛中,距离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哥本哈根大会已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检索报刊等各种媒体关注最多的词汇,除了“国庆”之外,恐怕非“碳”莫属。一时间,从碳足迹、碳中和、碳排放、碳捕捉、碳交易、碳强度、碳税、碳关税,到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能源、低碳经济,全球的目光都集聚在一个新时代如何到来——以哥本哈根大会为重要标志的低碳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