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8 毫秒
1.
刘伟 《西安金融》2005,(4):15-18
对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超额货币现象”,即各层次货币供给增长率远大于实际GDP和物价的增长率之和,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结果,有的认为是“虚拟经济”发展的结果。本文首先对产权变迁、市场深化和金融发展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根据1978-2003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持续走低是经济金融结构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经济学中重要且复杂的议题。货币流通速度本身的变化,一方面是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金融中的诸多问题。因此,系统、深入研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重点分析了产生这种下降趋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凌辉 《时代金融》2012,(12):125-126,142
本文旨在研究货币流通速度与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1978年-2010年共33个年度数据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均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金融发展不平衡、通货膨胀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负向作用。要解决货币流通速度逐渐变慢这一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4.
凌辉 《云南金融》2012,(4X):125-126
本文旨在研究货币流通速度与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运用1978年-2010年共33个年度数据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均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金融发展不平衡、通货膨胀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负向作用。要解决货币流通速度逐渐变慢这一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明确了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建立了货币流通速度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最后提出货币供应量目标的确定必须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因素及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睿  李佳 《金融纵横》2008,(7):23-27
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流通速度的理论基础,根据货币流通速度的方程式以及我国的具体经济数据判断出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成不断下降的趋势,然后分析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些原因,认为在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背后,我国的经济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1996年货币供应量正式确定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中介目标,掌握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规律进而准确测算货币供应量对于合理进行宏观调控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构造了基本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然后本文将该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外生变量,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掌握已知宏观经济变量可以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预测,进而更好地指导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构造了基本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流通速度模型。然后将该货币流通速度作为外生变量,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流通速度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通过掌握已知宏观经济变量可以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预测,进而更好地指导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拓展的交易方程式提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以及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本文根据我国资金流量表的分部门结构,分析了企业、居民、政府三个主要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并对三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比重的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做了分析.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分部门考察为我们揭示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NP/M1)的变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现有研究不同,本文是从产业结构变动视角具体分析了企业融资方式、融资期限结构和货币需求的产出弹性等因素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构造了一个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并对其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慢的重要原因,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预示着未来的货币流通速度将会进一步放缓。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当局应据此有效地控制基础货币投放量以强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规则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纯威 《上海金融》2008,85(4):40-45
本文利用我国1994—2006年的季度数据,分别对开放经济条件下的Taylor规则和McCallum规则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一直遵从McCallum规则,Taylor规则不适合我国国情。这意味着,如果经济结构不发生大的变化,就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回归得到的McCallum规则的各种参数和通胀缺口、实际汇率、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等变量的预期变化测算出合理的基础货币增长率,这将为调控基础货币供给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2.
该文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元区不同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和金融危机期间急剧下降,使得巨量的货币供给在短期内并不会带来严重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通常会受到资产价格上升的抑制,在一定条件下,资产价格上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10年以上)呈U型,中国可能已经进入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期,等量的货币供应可能对应更高的通胀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M2/GDP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M2/GDP畸高的原因十分复杂。本从M2的构成入手,深入探讨了M2/GDP不断攀升的理论成因,最后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M2/GDP畸高的主要原因:经济的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储蓄率居高不下以及国家的债务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在考虑制度变量的滞后性前提下,运用货币滞存法对中国1979~2007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量,随后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得出了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超额货币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长期而言是负向响应并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对超额货币程度随机误差项冲击的响应短期达到正向响应的峰值,其后逐步衰减。  相似文献   

15.
对流动性状态的判断已成为当前各国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本文采用真实货币缺口系数判断流动性状态,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预警因子,建立了流动性预警的序次Logit模型,并以中国2003~2008年数据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显示,预警模型可以预测中国流动性处于正常、过剩或短缺的状况及其可能性,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分析结论有较强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low velocity of circulation of money implies that households hold more money than they normally spend. This behavior is explained if households face uncertain expenditure needs, so that they have a precautionary motive for holding money. We investigate this motive in a search model where households are subject to preference shocks.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velocity is not only low but also interest elastic. The model closely fits U.S. data on velocity and interest rates (1892–2004). The empirical analysis reveals a dramatic reduction in precautionary balances toward the end of our sample, which is important for policy issues.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以来,全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剧,“钱荒”现象席卷全国.各银行间的传统业务竞争更趋激烈,揽存抢钱苗头显现.本轮“钱荒”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效力叠加的结果.钱荒折射出金融的异化.农合行要强化自身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从强化流动性风险管控、合理配比资产负债结构、强化信贷结构调整,加强票据业务自查、区别对待新进客户授信四个方面入手,做好信贷运行风险控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本文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概念剖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浙江省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财政政策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银行货币资金配置在大、中、小型企业中的效率实证分析,比较了东、中、西部经济增长及居民福利水平变化状况。研究发现,货币资金配置在小型企业有更高的效率,东部地区的货币资金配置在中小型企业中的占比较高,经济增长较为可持续,居民福利水平较高。据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大型企业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改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