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伊拉克石油工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美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的原油出口量逐年上升。2009年,伊拉克举行了两轮油气勘探开发招标,共推出18个油气田。到2010年5月,伊拉克已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了11个油田技术服务合同。按照伊拉克政府快速提高其原油产量的计划,如果这些油气田如期开发,伊拉克的原油产量将在未来7年内增加到1200万桶/日(6亿吨/年)以上。但由于受欧佩克限产、基础设施和出口能力不足、安全形势不稳定、油田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预计这一计划难以实现,估计到2020年伊拉克原油产量可达到3亿~4亿吨/年。伊油气产量的进一步增长将给世界石油市场带来显著影响。目前伊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新签油气合同法律风险尚未完全排除,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及油气出口能力不足,应引起与伊进行油气合作的外国石油公司注意并制定相应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官员日前透露,伊此前制订的投资25亿美元提高本国石油产量的计划将可能被推迟执行。根据伊政府的这一增产计划,伊能源部门与世界五大石油巨头就提高其几大主要油田原油产量的项目已进行了一系列磋商。计划原定从今年6月份开始正式实施,但目前双方在支付款项等问题上出现分歧。同时,五大国际石油公司还提出希望伊政府将短期增产协议与长期开发协议结合在一起等要求。消息人士称,双方的会谈虽仍在继续,但进度已经放缓。  相似文献   

3.
2015年,俄罗斯油气工业在欧美经济制裁及低油价的影响下,原油产量达到5.33亿吨,比上年增长1.3%;原油一次加工量2.83亿吨,比上年下降2.1%;原油出口量2.42亿吨,成品油出口量1.71亿吨,比上年分别增长9.8%和4.1%.天然气产量6334亿立方米,比上年小幅下降0.9%,天然气出口量185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展顺利, “北流-2”管道项目签署合资公司协议, “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陷入停滞.俄政府推行进口替代计划应对制裁,调整油气工业税收政策提升财政收入,中俄油气合作进一步拓展.虽然近期俄罗斯油气产量不会明显下降,但石油公司收入下滑,资金缺乏,勘探开发投入后继乏力,后期资源接替问题将逐渐突出.  相似文献   

4.
2005年俄罗斯的油气工业运行基本平稳,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1.19%,但增长率有所回落;原油一次加工量增长6.2%,石油产品除润滑油外,汽、煤、柴油和燃料油的产量均比上年有所提高;原油出口量增长较快,特别是向独联体以外国家的原油出口量同比增长了12%。俄罗斯国内各油气公司在经过兼并整合后,原最大的石油公司尤科斯在俄的石油上游业务中名次大跌,而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成为鲁克、TNK-BP之后的第三大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2005也大举进入原油生产领域,成为油气并举的复合型油气公司。俄罗斯政府在增加石油、天然气出口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并计划在2020年将石油出口量增加到5.5亿吨,除了向欧洲等传统地区出口石油以外,还将增加至亚洲和美国的石油出口量;天然气的出口量将提高到2810亿立方米,并将目前在亚洲和美国天然气市场中出口量“零”的记录提高到660亿立方米。运输能力不足一直是俄油气工业发展的瓶颈,俄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着手开始大力发展管道运输,力争到2020年将油气运输能力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经济制裁解除后石油市场趋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安理会解除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无疑有助于伊拉克缓解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吸引外资和技术,推动伊拉克的经济重建和石油工业重建,但同时,授权美英负责伊石油生产、销售和收入管理,将为伊拉克未来的经济自主乃至政治独立埋下隐患。随着战后伊拉克受损油田缓慢恢复生产,预计7月中旬伊拉克原油日产量将达到130万桶,其中75万桶用于出口。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市场的关注点已由战前担心石油供应中断转变为担心市场供应过剩。伊拉克石油出口对国际油价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伊拉克石油产量和出口可望稳步恢复的情况下,今后一两年石油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世界经济增长,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的政策倾向以及主要产油国的政局稳定情况,国际油价(以布伦特油为例)将会按照欧佩克的意愿保持在每桶22-28美元的“价格带”内,正常情况下会大体保持在每桶25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6.
近期ISIS(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在伊拉克大肆扩张,对伊拉克国内原油生产和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使伊国内石油利益博弈更为复杂本轮伊拉克危局可能对国际原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减少原油供给量、扰乱国际油价以及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目前,伊极端势力的扩张对我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生产经营活动暂时影响不大,但长期看将对我国石油企业在伊拉克的投资经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建议在国家层面要继续推进能源进口多元化和油气战略储备计划;在企业层面要重视对海外投资环境的研究,建立相关预判预警及应急响应机制,并适时在危机中寻求新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7.
受页岩油气革命的带动,近年来美国原油产量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美国石油需求增长有限,本国炼厂对新增轻质原油产量消化不及,美国国内出现了结构性供应过剩的局面,从而引发各界对美国原油出口禁令是否放开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美国原油出口禁令一旦放开,势必会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石油市场供需形势、国际油价、原油贸易流向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油气工业:2004年回眸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俄罗斯石油工业发展依然稳健,原油产量和出口量均有大幅度增长。与上年相比,原油产量增长9%,达4.5g亿吨;天然气产量增长2%,达6335亿立方米;原油出口量增长9%,达2.5亿吨;原油出口创汇增长26%,达485亿美元;原油加工量增长较慢,仅为1.2%,达228亿吨。尤科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以及TNK-BP公司在俄石油领域仍然保持领先地位,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绝对优势位居俄天然气行业榜首。预计俄2005年的石油产量与出口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石油产量有望达到4.8亿吨(970万桶/日),原油出口量将增加到4.5亿吨(50万桶/日)。俄政府将在2005年加强对上游市场的投资开发,特别是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油气开发,并准备拍卖该地区的38个油田。与此同时.俄政府也将严格控制外国石油公司获得其上游资源的开发权、除俄方控股的合资公司外,将禁止其他外国公司进入其油气资源的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负责人近日表示,在伊拉克南部赢得巨大项目的国际石油公司正在努力增产原油产量,预到今年底将使原油产能较年初提升60万桶/天。据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底来自于伊拉克南部油田的原油产能将达到约250万桶/天。  相似文献   

10.
1996年阿尔及利亚油气产量为1.778亿吨油当量,其中原油3800万吨,天然气1158亿立方米;油气出口9440万吨油当量,油气出口收入为126亿美元。阿尔及利亚的天然气储量占阿可采油气储量的70%。近几年阿与十多家外国公司签订了天然气出口合同。阿计划到2000年使天然气出口量达到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产量和凝析油产量分别达到900万吨和1850~1900万吨。此外,阿还计划开发新油田,提高原油产量。阿与我国政治关系良好,也十分愿意与我国加强经济合作,近年来阿政局逐步稳定,因此,石油和石化企业应积极开展中阿双方在石油和石化领域里的合作,争取早日进入阿尔及利亚市场。  相似文献   

11.
钱明阳  宋近双 《国际石油经济》2011,19(10):21-28,107
伊拉克现行石油法律法规体系可分为宪法、石油法、石油行业法规和石油合同四个层次。其中,伊拉克宪法对各级政府权力分配不明晰,伊石油天然气法草案目前尚未获国会批准,石油行业法规急需建立,伊对外石油合同采用服务合同模式。本文还介绍了与外国石油公司相关的税务规定、反贿赂和反腐败规定、外汇兑换及管制、石油投资保护以及环境保护法等。建议中国石油企业在伊拉克运营项目时,密切关注伊石油天然气法草案的进程,关注伊国家石油公司法进程和伊国家石油公司成立进展,跟踪伊拉克税务法律变动,加强石油投资保护研究,同时加强油田区块地质资料研究,建立反贿赂和反腐败计划并加强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探明原油储量居世界第三位,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探明油气主要富集在中南部地区、西部沙漠地区和北部库尔德斯坦扎格罗斯地区.由于连年战乱,伊拉克石油工业损失严重.目前,伊拉克政府谋求重建石油工业,通过重要油田公开招标和非公开招标签约等方式,积极推进石油工业的国际合作,寻求国际资本投入,这将使外国企业在伊的石油合作机会增多.伊拉克新的石油法草案和招标合同模式已显现未来伊拉克国际石油合作的雏形.尽管面临安全风险、法律风险和国际竞争风险,对中国企业而言,现在就积极参与伊拉克石油国际合作,将有利于把握伊拉克石油动向和机遇,为以后扩大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与世界石油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世界能源焦点,海湾地区是世界“油极”。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可能摆脱对海湾石油的依赖。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为美国石油进口主源地再度移向海湾创造必要的条件;是美国夺取海湾石油控制权的重要战略步骤。伊拉克战争以美国“倒萨控伊”而告终,伊拉克战争对世界石油市场可预期的影响主要有三:首先,美国可以利用伊拉克石油冲击欧佩克油价调控机制,未来几年,国际原油价格有可能低于欧佩克调控机制每桶22美元的下限。其次,美国石油进口的主源地将再次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转移。第三,伊拉克北部石油出地中海的输油路线将有可能改道,更有利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完全控制伊拉克石油。  相似文献   

14.
Due to increasing crude oil consumption, especially of the fast growing Asian economies, decreasing production rates of several oil fields and increasing exploration costs, the oil price reached a new all time high in July 2008. The present world wide economic crisis caused a sharp decrease of the oil prices, nevertheless, prices will rise again with economic recovery. In this paper, long term proje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and future contracts notations are employed to estimate oil price development until the year 2020. We estimate the price transmission of crude oil prices to Austrian retail diesel and gasoline prices and combine the estimation results with long term projections of the crude oil price. These projection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ising oil prices on Austrian railway demand.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mineral oil taxes with the aim of an increasing internalisation of the external costs of road traffic on railway demand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income for the Islamic State in Syria and Iraq (ISIS), which currently rules over large parts of the breadbaskets of the two countries. It has received limited attention compared to other sources of ISIS revenues such as oil, looting, ransom, foreign donations and various forms of taxation. We estimate winter crops production of wheat and barley in ISIS-controlled areas in both Syria and Iraq for the years 2014–2015 and irrigated summer crops production (cotton) in Northeast Syria. We show that remote sensing can give a credible estim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absence of statistics. With evidence from MODIS Aqua and Terra Satellites as well as Landsat imagery, we find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ISIS-controlled Syrian and Iraqi zones has been sustained in 2014 and 2015, despite the detrimental impact of conflict. After a drought in 2014 production was able to capitalize on improved rainfalls in 2015. First indications show that the winter grain harvest of 2016 in Iraqi territories of ISIS was significantly above pre-conflict mean and below pre-conflict mean in its Syrian territories. We also show how water flows along the Euphrates have impacted production. We estimate the revenue that ISIS can derive from wheat and barley production and the likely magnitude of an exportable surplu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gives the group a degree of resilience, although its economy is not sustainable in the longer run and could be affected by military collapse. Taxation of recurrent income streams such as agriculture will become more important for ISIS as its extractive sources of revenues show signs of dwindling. Beside non-grain food import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crucial for its political legitimacy by ensuring food provision to the broader population. Food security considerations would require a high priority in any post-ISIS reconstruction effort and would need to include the rehabilitation of supply chains for agricultural inputs such as quality seeds and fertilizers.  相似文献   

16.
对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油藏第三项目部生产现场试验应用的撬装式井口计量装置的工艺特点、工艺原理、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以上成熟计量工艺进行了计量误差分析,认为该设备计量精确度较高,满足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现场生产产量监控和原油计量的要求,适合于生产现场恶劣环境的安装和使用。该工艺在原油生产现场的计量技术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结合油藏经营管理改革下孤岛采油厂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介绍了采油厂基础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实施、考核的具体方式、经验以及取得的效果。该体系的建立促进了采油厂生产现场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油田同类型生产企业规范生产运行、杜绝安全隐患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中国炼油企业生产运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适应市场需求,原油加工量和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全年原油加工量达到4.23亿吨,同比增加约13%,汽、煤、柴油产量达到约2.53亿吨,同比增长10%;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著,柴汽比大幅提高,航煤、柴油、化工轻油和高等级道路沥青等产品增幅较大;汽油质量全面升级至国Ⅲ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明显提升;由于成品油价格不到位,炼油毛利同比降低了12.7%;资本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投资于油品质量升级、炼油布局调整、劣质原油加工和储运设施等项目。展望2011年,预计全国原油总加工量将达到4.4亿吨,增幅为4%左右;预计2012年中国炼油工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4.6亿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针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面临油井含水上升、产量递减的问题,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建立不同油井含水经济极限模型,井据此将油井分为A、B、C、D四类井。同时,运用单因素影响分析法,反算油井可承受的最低油价、最低开井时率及最高单井年操作成本,以便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10年,中国石油工业再创骄人业绩国内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天然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炼油总产能突破5亿吨/年;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约8.5万千米,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合作快速拓展,权益油产量首破6000万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和炼化对外合作项目明显增加;各石油公司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继续加强。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整合资源,一批专业性公司或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石油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数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大奖。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发展质量大幅改善,规模实力、盈利能力和在世界大企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及更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