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看重奥运商机的企业来说,奥运营销是一件花钱的大事。因而,学会“押宝”,懂得把宝押在富有潜力空间的体育明星身上,是体育营销获得传播效果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奥运营销"成为品牌时代企业营销传播争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中小企业可从6个方面突破创新,在奥运传播的竞争和干扰中突出重围,充分利用奥运效应取得理想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3.
《科技与企业》2008,(3):57-58
近日,海尔在北京举行了“海尔全力支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暨海尔奥运希望小学启动仪式”,清晰的传递了海尔2008年的奥运营销思路。海尔以“传承、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通过传播奥运精神、支持奥运建设和提供奥运服务,履行奥运主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国际通用的赛事赞助营销的投入比例为1比2.8,到1比3这意味着花一元钱获得奥运赞助商资格后,至少还应投入2.8到3元钱进行后续的营销和传播。因此获得奥运赞助权只是拿到了一张奥运营销的入场券。要真正实现一次完美的奥运营销,还要看入场后企业都做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经营者》2007,(2):36-47
2006年,在宏观调控,原材料上涨的一系列影响下,很多企业开始苦练内功和外功。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很多企业加强了营销传播力,同时,也促成了无数的营销盛宴,以创新,公益,体育,娱乐,世界杯,奥运,旗舰店,战略营销等为关键词的营销使企业的品牌和形象的传播力度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对于看重奥运商机的企业来说,奥运营销是一件花钱的大事。因而,学会"押宝",懂得把宝押在富有潜力空间的体育明星身上,是体育营销获得传播效果与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飞跃的又一新途径。文章指出奥运营销对企业的战略意义,时企业奥运营销的误区进行充分分析,并指出企业进行奥运营销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企业开展奥运营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7,(22)
<正>营销背量距离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一年时间,这对于各路商家来说意义非凡。尤其是快速消费品商家,早已蓄足了奥运营销的攻势,开始了没有硝烟的品牌传播大战。作为中国凉茶行业的领军品牌王老吉,如何能够抓住北京2008奥运会的有利契机,开启奥运隐性营销的新篇章,在纷繁芜杂的奥运营销活动中脱颖而出,在激  相似文献   

9.
《经营者》2008,(1):106-106
2007年,是伊利奥运营销的年份。 从2007年3月开始,伊利开始为期一年多的奥运大营销计划,加之产能的释放,预期伊利的增长速度将大于此前机构的预测。从前期伊利的奥运营销看,伊利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各个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看,伊利的奥运营销是成功的,在几十个奥运合作伙伴、赞助商、特供商中,伊利的奥运营销效果排名居前几位。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最激烈的比赛,不光发生在赛场之内。在赛场之外,还有一场更为惊心动魄的“无形战争”,无论是奥运赞助商,还是非赞助商,都渴望通过奥运这场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来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拉动市场业绩。奥运营销官,是许多公司专门为推动“奥运经济”而设置的新兴职位,他们是奥运营销的幕后推手。在他们眼里,奥运营销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最有效的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毋庸置疑是一场难得的商机.无论是有幸成为本次奥运赞助商的企业,如联想、海尔,还是无缘这一资格的绝大部分成长型企业,无不跃跃欲试争相利用这一“家门口”的历史机遇以将自身品牌传播得更远,长期以来,随着实力雄厚的外资品牌的大量涌入和步步紧逼,中国市场上众多本土品牌可谓举步维艰,面对奥运经济所带来的营销机遇,本土企业如何借助奥运这一天赐良机,展开品牌推广与传播.已成为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经营者》2006,(6):24-29
当时间行走到今天,距离北京2008奥运会还有不到900天的时间,对于那些欲借奥运起飞的企业来说,奥运营销已经到了最后决战时刻,环顾那些站在奥运舞台上的中国企业,我们意外发现:一些花费重金跻身奥运赞助计划的企业,在奥运营销方面的表现却并不出色。其实,奥运并不仅仅是个资本秀场,更多时候,它是一次企业营销能力的大考场,企业打上奥逛标签后,并不意味着财富和品牌的自动累加。因为,奥运营销不是“奥运!企业”的简单组合。如果奥运是一个营销杠杆的话,那么,当前中国企业的挑战在于如何找到一个精准的支点来撬动财富,今天,许多关于奥运营销的案例、理论到处在流传,但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编按]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不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奥运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品牌传播舞台。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很多企业都吹响了奥运营销的号角。但是,如何将奥运元素与企业品牌实现很好的结合,这是很多企业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据悉,从2009年1月1日起,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将停止利用奥运特殊身份进行商业行为。奥运会结束了,企业在奥运营销上的投入还能起到多少作用?企业要怎样进行后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15.
王晶 《企业文化》2008,(8):66-68
许多人认为,奥运营销是巨额金钱堆积的游戏。然而,2008北京奥运并非只是联想、海尔、三星、可口可乐等企业的商机,对于酒店业,同样有机会在奥运营销中取得丰硕的成果,甚至比奥运更热。  相似文献   

16.
蔡国良  王强 《数据》2012,(7):22-23
正举世瞩目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企业的奥运营销正风生水起。在这场商战中,赞助营销与埋伏营销的抗衡问题日益突出。赞助营销犹如"豪华大餐"——体面、品种齐全,但为此需支付昂贵的费用;而所谓"埋伏营销"是指非赞助者通过各种营销传播活动,使消费者误以为他  相似文献   

17.
如何借助事件营销,是许多企业追求的营销方式,尤其是面对像奥运会这样的重大事件,众多企业更是求之不得,比如啤酒行业的青岛、燕京品牌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而不作为奥运赞助商的企业,能否同样成功营销甚至独占鳌头呢?雪花啤酒的成功营销方式——逆势营销,即“非”奥运营销,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18.
营销人人在玩,人人在玩营销,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营销。中国百年一遇的奥运会把中国企业的营销神经彻底地给调动起来了:营销专家忙着出书立传,大说自己的奥运营销观点;企业家则疯狂追捧奥运营销,什么品牌都要和奥运沾亲带故。仿佛一夜之间其他营销策略都已老朽不堪了,泱泱中华只有奥运营销在欢歌笑语。奥运营销的疯狂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国企业营销是相当不理智的。  相似文献   

19.
刘杰克 《数据》2006,(5):46-47
离2008越来越近,奥运营销也是如火如荼。对企业来讲,体育营销是烧钱的大事,甚至有点像赌博。而把“宝”押在哪里是获得传播效果与成功的关键,相信很多企业都会思考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思考一:奥运营销的最高境界是成功地营销国家和成功地营销民族形象,韩国就是典型 自从北京获得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后,奥运营销就成了一个我们最常讨论的话题,奥运营销也成了奥运经济学中的主要部分。奥运营销,我们营销什么呢?在北京申办第29届奥运会成功的前几年,不论从政府还是企业,从理论到宣传都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利用奥运会这个机会来营销品牌和营销企业。所有的理论指导和营销概念都集中在营销产品品牌和营销企业形象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