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仲楠 《中国外资》2014,(6):174-175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经济发展迅速,金融市场逐渐发展壮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在金融市场被大量推广,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己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之一。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大量推广,也使其成为商业银行与消费者纠纷的主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自2004年面世以来,日渐发展壮大,但直至今日我们仍不能准确定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恰恰由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模糊,导致消费者与商业银行之间的权利义务界定模糊。当消费者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诉诸法律时,法院也将因为二者之间权利义务的难以界定,难以准确适用法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法律性质的各类学说,以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法律性质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不能一概笼统而论,应当针对银行与客户之间风险和收益分配原则的不同进行具体分析。银行理财产品中,理财顾问服务属于咨询服务合同法律关系;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属于附条件的借款合同法律关系;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则属于信托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3.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中的法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贷款担保方式,因具有质物便于监管、质权易于实现等特点,被一些商业银行认为是一项风险较低的贷款业务.但由于对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性质和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解容易出现争议,实践中容易产生纠纷.  相似文献   

4.
安伟  王忠钦 《西南金融》2011,(10):50-53
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但其法律关系尚不明晰。这一问题将严重制约该业务发展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因而深入研究分析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关系非常必要。本文在总结现存银行理财产品法律关系有关观点的基础上,试图从法律关系角度对理财产品进行再分类,并分析各自的法律关系。针对现有银行理财产品监管政策的临时性和非系统性,本文进一步就法律关系的不同进行分类监管探究。  相似文献   

5.
自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问世以来,对其的法律属性并未予以明确,资管新规颁布前,学界对其法律属性的界定主要是基于对保本、非保本理财的分类而进行的,资管新规颁布后保本理财不再属于银行理财范畴,在过渡期内明确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监管当局对理财产品的定义及分类入手,对学界持有的委托代理关系说、信托关系说、合同关系说进行评析,并结合法院判例,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法律属性界定为"由委托代理合同、信托合同、行纪合同的部分特征耦合而成的委托合同"。  相似文献   

6.
银行理财产品成为了居民继银行存款之后的又一投资选择,但作为传统存贷款业务之外的中间业务,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本文试图阐明银行理财产品的历史沿革并分析银信理财产品的基本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7.
付强 《银行家》2013,(1):117-118
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始于2004年,经过八年的发展,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已远超过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总和。巨大规模的理财产品蕴含的法律问题相当复杂,特别是2012年底先后爆发了四起银行理财纠纷事件。有鉴于金融理财产品对我国居民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有必要对其进行严肃的法律思考,探讨金融理财产品的法制规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紧理财产品的相关立法,更好地保护金融产品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按照监管要求在会计核算清晰、银行理财产品法律关系明晰之后,产品投向明确、以真实投资资产收益为基准、按净值方式分配的"基金化"理财产品将逐渐取代"资金池"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传统存贷汇业务之外的一项重要业务,银行理财产品也成为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重要投资渠道之一.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了商业银行代客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就其信托本质和存款本质及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定位和规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物权法定原则和《物权法》的规定,理财产品质押面临着法律依据不足、权利性质不清和公示方法不明等问题,导致其法律效力的不确定性。本文从分析理财产品质押的实质要件和法律障碍入手,指出了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问题和现实操作方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理财产品质押法律问题的解决路径和效力风险缓释措施,以期为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办理理财产品质押融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因其具有质物便于监管、质权易于实现等优点,被商业银行认为系低风险业务而广泛推广。但是,司法实践中对理财产品质押的性质和效力颇具争议,其本身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同时,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的贷款条件不断放宽、贷款流程愈加简化,在给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诈骗客户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由此引发的纠纷日渐增多,法律风险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2.
张榕 《现代金融》2012,(10):52-53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是一种新型的贷款担保方式,虽然立法未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可纳入出质范围,但理财产品质押融资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其存在和发展具有经济合理性。在目前理财产品质押法律性质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展该项业务时可以通过类推适用应收账款质押、设置质物价值波动跟踪机制以及完善质押合同约定等手段来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3.
郑学军 《国际融资》2009,(10):38-39
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为持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但由于现行法律法规未明确银行理财产品可用于出质,当投资者的理财产品被采取司法强制措施时,银行以理财产品质权人的身份要求优先受偿的抗辩很可能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所以,降低银行理财产品质押授信业务的法律风险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史杨 《黑龙江金融》2013,(11):74-76
<正>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热点,跨行业、跨市场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明显提速,理财产品逐步成为银行机构吸收存款的重要方式,但是银行机构理财产品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以佳木斯市7家样本银行机构为例,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入手,对"理财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理财业务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银行理财产品质押的法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准许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融资的议案,引发了人们关于银行理财产品能否质押的讨论。作为法律对商业要求的回应,本文首先根据产品持有人享有的权利对各类银行理财产品进行了法律上的定性,明确理财产品所包含的“普通债权”和“信托受益权”。其次通过法理分析确立了两类权利质押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最后提供了相关的制度安排以消除理财产品出质的法律障碍和控制质押业务所带来的风险,希望能对理财产品持有人享受融资便利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6.
日本:风险预警"不厌其烦"日本法律对银行推销理财产品的程序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从源头上保证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有了风险预期。首先,银行会根据风险等级将产品分门别类做成目录,并把基金产品的销售程序编成手册,发给员工,进行培训,要求他们熟悉各种产品。客  相似文献   

17.
外汇理财产品到期后面临三难截止目前,吉林省各外汇指定银行2007年到期的外汇理财产品已陆续进入兑付期。据调查,客户对到期的外汇理财产品的处理包括继续投资该行的外汇理财产品、结汇、提现和转投其他银行的外汇理财产品等多种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银行对到期的大额外汇理财产品的兑付受到了新的《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的限制,具体体现在"三难":结汇难  相似文献   

18.
理财     
《财会学习》2013,(7):38-39
银行理财产吕选购细节最近,频繁收到银行理财产品推销信息,在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有想法将部分投资转移到银行理财产品。但是,怎么在这么多银行理财产品中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吉林省张斌)专家:银行理财业务从存贷款业务脱胎而来,安全稳健是其主流产品的主要特征。在股市跌跌不休、基市萎靡不振、金市前景难料的环境下,银行理财产品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投资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初衷是风险收益水平界定于定期存款与股票之间的多样化投融资工具,即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比股票低,收益比同期限同币种的定期存款高。银行理财产品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理  相似文献   

19.
王晓红 《时代金融》2013,(20):106+109
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讲其收益性强于可以质押的定期存款,安全性高于可以质押的股票或基金,为充分发挥该类理财产品的价值,满足客户对于理财产品流动性的需求,扩大银行的融资担保品范围,提升银行信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多家商业银行都陆续开展了银行理财产品质押贷款业务。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银行理财产品质押做出明确规定,理财产品质押  相似文献   

20.
1引言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性质。作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重要内容,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银行理财业务开展以来,银行理财业务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以2011年为例,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和上海普益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普益财富)日前联合发布的《2011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16.99万亿元,而截至2012年年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