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韧性系统发展测度——基于中国288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韧性建设是城市发展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的体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在研究文献基础上,提出城市韧性发展指数框架,并对全国288个城市的韧性系统建设进行了测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发展韧性发展存在系统建设及地区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文化韧性和社会韧性成为短板,西北、东北地区以及中小城市成为我国城市韧性建设的薄弱地带.结合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响和挑战,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城市韧性系统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激活文化价值、提升城市文化韧性,聚焦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优化社会治理、增强城市社会韧性,筑牢底线保障、增强城市环境韧性,深化品牌思维、建设城市形象韧性等.  相似文献   

2.
杨帆  许莹  段宁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5):119-126
城市洪涝灾害的韧性治理是提升城市洪涝风险应对与快速恢复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当前城市洪涝韧性治理的相关研究多限于空间建设与治理技术方面,对城市洪涝韧性治理的组织管理体系、智慧化运营等研究较为少见.从当前城市洪涝韧性治理的管理碎片化、工作界面不清晰,组织协同低效化的现实困境出发,提出针对城市洪涝韧性治理的政府智慧化管理措施与运营机制完善策略,构建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管理部门与建设部门合力、政府引导与民众创造互动的城市洪涝韧性治理模式.实现职能部门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全过程闭环精准管理,为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治理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制度建设与管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审视韧性城市理论的演变,梳理其发展脉络,凸显了韧性城市建设在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语境下,人口规模巨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点,为推进中国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独特而丰富的指引。借鉴国外韧性城市建设的丰富经验,我们能够创新适应本国实际的中国式现代化韧性城市建设路径。这一路径涵盖提升城市治理韧性、拓展国土空间韧性、强化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城市工程韧性以及培育社会系统韧性等多个维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韧性”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外城市研究和政策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而现有文献关于城市韧性构建模式的讨论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为更好推进中国现阶段城市韧性建设研究与实践,基于比较制度分析理论,通过全球代表性城市的多案例比较发现,城市韧性构建在不同制度条件下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其核心区别。中国的“国家统合型”城市韧性建设模式是契合本国国情及本土制度环境的必然选择,同时也需要汲取他国城市韧性建设的有益经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韧性城市。  相似文献   

5.
转型社区在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过程中,成为城市中最为薄弱和容易受到风险冲击的单元,是韧性城市建设的难点.基于对社区韧性内涵与构成要素的梳理与讨论,以转型社区为研究场域,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治理四个维度分析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换过程中的过渡性与脆弱性,认为应通过内部增能与外部协力重塑转型社区因应内外部变化的吸纳、回应与创新能力,促进转型社区的城市融入与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自然环境及安全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韧性城市环境建设成为近年来全球城市发展的重点要求之一.以当代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推动力的数字城市进程,一方面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为城市系统韧性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冲击与挑战.我国的韧性城市的研究和建设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数字化背景下的防灾系统构建迫切需要理念与技术的变革创新.归纳了近年来德国学术界对于韧性思维融入城市规划本土化路径的理解和建议,以达姆施塔特市为例,介绍了结合本土数字技术的韧性城市建设措施,包括跨学科和跨部门界限的整体规划方案和韧性技术研究项目、结合评估和监测的项目分类实施模式、以及多方督导的公私合作组织架构,旨在为我国的韧性城市研究和实践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陈碧琳  孙一民  李颖龙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6):封2,101-111,封3
针对当前韧性概念相对模糊而导致的中微观尺度城市形态层面研究的缺失、城市转型的适应性规划实证研究不足的问题,首先通过综述城市韧性和适应性转型构建韧性城市形态理论框架,进而选取4个韧性特征,即多样性、连通性、模块化、冗余度,针对生态空间、土地利用、街道网络、街区地块、建筑足迹运用城市形态分析方法进行中微观城市空间物理要素韧性评价;最后通过适应性循环的城市转型叙事方式,运用上述评估方法对1979~2019年规划干预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进行实证分析,该片区通过生态系统的重构、土地的复合紧凑利用和街道网络的高效整合实现了韧性城市形态的适应性转型.由此在城市扩张与气候变化背景下,探索城市片区的韧性演进规律,提供适应性转型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也应体现韧性城市理念。因此,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韧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筛选了包括综合服务、网络枢纽、科技创新、开放交流、人文交流、生态宜居等六大国家中心城市功能韧性建设方面的38项表征指标。优化后的指标体系从绝对值、相对值、人均值等角度反映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协调性、成长性、共享性,不仅保证了各项指标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同时能够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韧性建设状况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9.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复杂的多灾种、交叉性公共安全风险。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安则新区安。建设韧性社区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韧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是创新和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视角,剖析韧性社区自适应、网络性和多样性三大基本特征,进而提出由"设施环境"、"成员自有资源"、"制度及组织环境"、"经济及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本"组成的社区韧性资源系统。预测雄安新区未来"新建社区"、"搬迁社区"和"既有社区"的韧性资源特征,并从五类韧性资源的建构与整合入手,提出"基于城市微循环营造设施环境韧性"、"合理布局与统筹社区成员资源"、"智慧化监测预警机制和常态化韧性评估机制"、"加强经济韧性建设与公共服务的差异化供给"、"打造社区自适应能力提升内核"等雄安新区城市社区韧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韧性对城市安全发展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本文选取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重维度的城市韧性逻辑框架。同时基于此城市韧性逻辑框架,系统分析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稳步推进珠三角城市群城市韧性建设路径: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绿色美丽珠江三角洲,塑造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深化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1.
增强城市韧性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回顾我国城镇化历程,城镇化质量并未与城镇化水平同步提升,韧性思维对于提高城镇化质量、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变既有对干扰及灾害事件的认知,强化灾害防控综合性、系统性和全过程性等方面.展望未来,城市韧性研究不仅要重视评估城市安全防灾能力,而且应加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判.为有效增强城市韧性,应从提高城市生存韧性和发展韧性两个维度入手,健全社区/村庄灾害防控机制,编制城市安全韧性规划,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进而保障新型城镇化有序实施.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作为最具活力、创新力和融合力的经济模式,对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2011—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数字经济与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关系。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在经济韧性的抵御期,加强了预警系统的建设;在复苏时期,推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在重新定位和更新阶段,产业数字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数字产业化开启新的增长路径,以适应冲击后的环境变化,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东部地区、中心城市、数字经济试点城市更具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韧性概念文献研究及学理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城市韧性与超大城市韧性的概念关系,提出城市韧性优化的概念框架;基于超大城市一般特征及其韧性优化的困境与优势分析,指出超大城市韧性优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多重风险挑战下对策选择的优先权衡与配置;通过案例分析,初步归纳了超大城市韧性优化的主要经验,包括建立与完善领导机制,投入资金强化基础设施,提升市民个人韧性和社区韧性,加强跨部门协作与方案创新等.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国内外掀起了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组织韧性的潮流。现有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塑造组织韧性的重要前置因素。基于文献综述,首先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和组织韧性分析整理,其次归类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影响作用,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方面。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塑造组织韧性具有显著直接作用,且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推动双元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加强知识管理来进行组织韧性的塑造。  相似文献   

15.
洑樱菁  顾泰玮  吴斌 《价值工程》2024,(10):166-168
全球化的贸易体系也带来了全球化的风险,中美贸易战以及新冠疫情给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亟需提升韧性水平。本文基于国内外对韧性概念的研究和认识,从吸收、恢复、创新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主客观赋权法和突变级数模型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水平做出测度。结论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韧性水平在2013-2020年稳步提升,但整体上来说仍处于较低水平,需要通过推进产业链基础能力建设、完善人才战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产业协同等手段来增强产业链韧性。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有必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尺度的最高等级城市,具有超大人口规模、最高行政等级与领先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多样性、动态演化复杂性、人口与经济流动性使其可能面临的未知风险空前复杂,潜在影响和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越发显著,因而对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在韧性城市建设中主要存在规划不落地、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应当前瞻布局,优化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同时加强经济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社会韧性与制度韧性建设,从而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不确定风险,使城市系统在面对突发干扰时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韧性城市作为近年来兴起的研究热点,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总体要求下,中国城市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韧性城市的建设为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通过总结典型韧性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并以西安为例,基于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识别,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综合性强"韧"之策。  相似文献   

18.
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韧性城市是指在城市治理和规划设计中协同考虑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应性管理理念,实现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城市的目标.低碳韧性城市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从目标、政策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协同管理.通过分析低碳韧性城市的主要内容、协同领域及协同措施,提出了建设低碳韧性城市的几点思路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单位制”社区作为我国特定时期的组织模式,在城市发展前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制度的转变,社区空间逐渐从单位组织中脱嵌,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影响下形成了大量“后单位制”社区。此类社区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城市问题,存在较大风险。社区韧性是能够帮助社区自身对风险进行预警、响应和恢复的多种能力合集。首先,基于“后单位制”社区特征,从客观建成环境和主观能动性两个层面梳理现状问题及风险因素。其次,基于社区韧性理论和既有韧性评估研究,从社区资本和居民能力两个维度构建“后单位制”社区韧性评估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再次,以哈尔滨市的3个“后单位制”社区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3个社区的韧性平均水平一般,居民能力得分略高于社区资本得分,存在物质资本冗余性不足,社区风险应对设施不完善及居民抗扰性弱的问题,但社区居民拥有较为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居民自治,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能力。最后,从明确权属问题、社区空间微更新和社区居民公共性重建3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社区韧性提升策略。以期推动社区韧性理论在“后单位制”社区中的实践,并为同类社区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文献资料,构建包含20个指标的韧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体系,并将博弈论组合赋权及物元可拓方法引入韧性城市建设评价过程,建立韧性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模型。对济南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济南市韧性建设水平为Ⅲ级,但有略偏向于Ⅱ级的趋势,且济南市的社会环境及基础设施维度韧性水平较低。因此,济南市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其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