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王阳明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探索。他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入仕后,上《边务八事》,在刑部提牢厅担任轮值主事时撰写了两篇具有法治价值的狱政文,是其法治思想的初步展示。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阳明被派往南直隶淮安等府"录囚",冤假错案多有平反,这为其良知法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正德三年(1508年),经"龙场悟道"  相似文献   

2.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良知"就是知善知恶、是非之心,"致"就是推及、实行。因此,"致良知"有体认良知和实现良知两层内容。体认良知即本人的自我修养,实现良知则是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如果是没有经过体认和实现的良知,就等同于没有良知;换言之,若没有良知何以致良知,这就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教师职业所特有的良知即为师德。师德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自教师职业出现就伴随存在。韩愈讲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说;陶行知讲教师,有"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之谈。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生活的朝代世风浮躁,所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来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现代高职学生信仰迷茫需要寻求德育新方法,王阳明"致良知"的工夫主要有事上磨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从中探求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学校要着力培养学生亲力亲为、勇于担当的"事上磨练"精神;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格物致知"精神;务实事功、身体力行的"知行合一"精神。  相似文献   

4.
<正>"阳明心学"作为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流派,发端于南宋陆九渊,经明初陈献章的彰显,至明中王阳明而集大成。阳明心学的形成,以明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阐发"吾性自足"思想为标志,创"知行合一"学说。阳明心学最鲜明的特色是阐发了"良知"的自主性和"致良知"的实践性。王阳明通过讲学论道,将其心学理论融入治国理政和百姓日用之中,即事明理,从而引领世  相似文献   

5.
何为良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传统的良知观是以王阳明的良知说为代表。他认为人的良知是生而有之的,但又认为良知的实现状态与人后天的修炼是密不可分的。到了现代,西方的海德格尔对良知又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良知是人本真生存的见证,其在本质上呼唤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正>《王阳明年谱》载:"正德四年己巳(1509),先生三十八岁,在贵阳。提学副使席书聘主贵阳书院。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王阳明于此悟道,悟出了"心外无物",开始创立王学。之后他将"心即理"不断延伸,以纠正当时士人空谈、虚谈的弊病,开始倡导"知行合一"的哲学命题。王阳明认为"心"乃生发意义的源泉,一旦受到时间、空间、私欲的阻碍、牵制,就会失去心中的价值归属。人的精神没有了依托,就归于寂寞,造成心灵空虚。只有"知行合一",使"良知"回归心中,求得吾心光明。  相似文献   

7.
<正>王氏家族是中国最古老的家族之一,历史上文化名人代出。承继家族文脉的王阳明,在明代中叶专制加强、社会虚浮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建立了心学思想体系,成为儒家学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也强化了近世浙东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良知是什么?孟子说,不用别人教,生来知道、生来会做的就是良知。王阳明说,知善知恶的就是良知。有人会问,人生来就知对知错,怎么还有那么多人犯罪?王阳明说,这些人自私自利的欲望犹如乌云,遮盖住了良知的光。但是他没有良知吗?试问,哪一个人生下来就是盗贼、刚上岗就是贪官的?当年造假奶粉把人家孩子吃成大头娃娃的人,他难道不知道假奶粉会害人吗?是利欲熏心以致不择手段发不义之财。还有一种人,本来是受害者,后来竟认同伤害,把伤害结成了厚厚的"痂",包住温情柔软的本心,成了新的加害者。  相似文献   

9.
正王阳明的心学,对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对于解决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余姚在阳明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中,做了许多工作,也产生了思考。在阳明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阳明史迹得到有效保护利用。分期修复并布展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阳明故居,布置"真三不朽——王阳明生平事迹陈列""一脉良知——王阳明弟子生平事迹陈列""知行天下——全球视野下的王阳明及其学说"三个基本陈列,并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进行陈列改  相似文献   

10.
正王阳明通过自己实存的精神探索,在精神层面上融会禅学无滞无碍的精神境界。这发韧于王阳明的早期思想阶段,大成于龙场悟道之后的后期思想阶段。据《年谱》记载,阳明十八岁时即"始慕圣学",然而他对圣人之学的探寻十分艰辛。王阳明自己曾说:"今世学者,皆知宗孔、孟,贱杨、墨,摈释、老,圣人之道,若大明于世,然吾从而求之,圣人不得而见之矣。"他驰骋于辞章之学但发觉这不过是"无用之虚文";他依照朱子循序致精、格物致知的方式来达到"物理"与"吾心"的合一,却始终无所得入,不得受用。在这种受到挫折的情况下,阳明转而出入佛老,受到  相似文献   

11.
张洋 《魅力中国》2014,(13):238-238
王阳明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他的阳明。学在明清时期以及民国期间都产生了很重大的思想启蒙影响,被学者和政治家们广为推崇。但是其实王阳明还是一位教育家,他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在整个道德教育领域都有着很大的价值。本文试着把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主要内容作为出发点,探讨道德教育在当今的应用实际以及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中,知行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哲学家们所探讨的重要议题。不同的哲学人物与思想学派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观点。程朱主张"知先行后",突出"知"的极端重要作用;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主张行优于知、行高于知;王阳明则提出了"知行合一"论,主张知即行,行即知,知行不可二分。王阳明先生曾说:"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创立心学体系,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阳明学派,得益于他的讲学活动以及贯穿其中的和谐教育思想。以《传习录》观之,王阳明的和谐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顺其自然的教育理念,二是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三是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四是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结合当前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王阳明和谐教育思想可供今天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古府新翠     
南安古府的历史是一部绿色的历史,从盘古开天地以来,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凝聚了浓浓的绿色。隋朝建皇宫取材于南安,2000人挽一材。汤显祖笔下《牡丹亨》中有绿柳红梅的叙述,人们打开《大余县志》就能品味到这古府绿色的芬芳。  相似文献   

15.
<正>"知行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和基本命题,源出自南宋末年金履祥的《论语集注考证》:"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这一思想由明代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发扬光大,成为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他基于"心即理"的基本立场,针对南宋哲学家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容易造成知行脱节的弊端,提出"知行合一":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从中选取有价值部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切入,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推进工作。  相似文献   

17.
钱明 《杭州研究》2009,(2):169-174
王阳明与杭州的关系可分为游玩型与传教型。西湖等湖光山色可谓阳明游玩杭州的主要对象,书院寺庙是阳明传教杭州的重要场所,明代杭州所建的几处书院,大都与王阳明有关。作为心学家的王阳明,热心推介以诗文、艺术见长的洪氏世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杭州才子文化的某种态度。西湖周边的佛寺道院不仅为阳明的思想创设提供了极佳场所,而且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这也是他决意要在杭州建书院、兴讲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勇 《黑河学刊》2010,(11):36-37
王阳明在教学中倡导致良知的易简之学,主张首先应致得良知本体即本心,成就自我人格,并进一步以之统摄外学事功、贯于日用伦常。这一心学易简原则,既有传承的理论渊源,又与其思维认知模式密切相关,并突出表现在注重内求的道德修养工夫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儒家思想研究,易简原则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09,(4):158-158
王阳明的父亲官至兵部尚书,才华横溢。但王阳明似乎一点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王阳明5岁时,还不会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但是他父亲不这样看,他觉得王阳明只是生病而已。到王阳明6岁时,终于把病给治好了。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大地不知不觉被暖阳唤醒。春花进发,小草和着树叶抽新的声音演绎着动人的天籁旋律。,听,优先、公平的教育原声,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迷情绚丽,照亮了您,照亮了我,照亮了他,也照亮了整个广麦的神州大地。听,"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的庄严承诺,从人民大会堂传出,翻山越岭,响彻云霄。"我们的人民需要更好的教育"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舒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