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月3日,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正式实施,中概股再次集体暴跌.综合2021年以来在美中概股的经济表现,在中美博弈日趋复杂背景下,中概股正成为高风险区域,特别是中概股大多采用VIE架构模式更是为中美监管冲突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2.
《会计师》2015,(20)
随着舞弊造假丑闻的屡次曝出,中概股诚信危机不断升级,逐步演化成对中概股整体信誉的质疑。本文就境外中概股危机问题,在较长的时间段和较广泛的背景下研究发现中概股危机的出现既有借壳上市隐患的内部原因,亦有中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差异、审计环节缺陷以及做空利益链条等外部因素的原因,并就政府监管和公司治理层面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郑伟 《首席财务官》2012,(11):54-56
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危机使SEC针对中国公司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审查,中美关于中概股审计监管观摩合作协议应运而生。跨境监管合作的破冰,意味着中美向解决两国关于中国公司会计审计问题的争议迈出了一步。经过漫长的谈判,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于2012年10月9日晚宣布中美两国就中国公司会计审计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允许美方观摩中国境内公司的企业审计工作,同意PCAOB派员  相似文献   

4.
<正>中概股审计底稿出境问题争议多年,如何统筹开放与安全,如何维护信息安全尤其是敏感信息安全,一直是市场高度关注的问题。2022年12月15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下称“PCAOB”)发布了关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外国公司问责法〉决定报告》(下称《2022年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近期境外中概股遭遇股价暴跌和诚信危机的背景,认为这既有中概股良莠不齐、会计造假、商业模式受质疑以及VIE潜在道德风险等企业层面的原因,亦受境外投资人担忧中国经济放缓、做空利益链集体猎杀和中美跨境监管漏洞等外部因素影响。此次危机将引发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骨牌效应",改变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方向及节奏,并令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争取上市资源的格局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6.
一、"外患"与"内忧":中概股危机再起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以来,美国一系列监管措施的加强以及国内监管政策的变化,给中概股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尤其是在美国对华关系采取"恶性竞争"的背景下,"外患"叠加"内忧"致使中概股市场短期内遭到重创,生存空间持续压缩.  相似文献   

7.
本文检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ublic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PCAOB)的审计检查能否降低中概股危机中问题公司出现的概率,以及审计师声誉对这一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爆发于2010-2012年间的中概股危机大多数涉及的是通过反向并购(Reverse Merger,RM)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通过系统研究这些公司的财务和审计数据,我们发现对于反向并购公司来说PCAOB审计检查能显著降低问题公司出现的概率,且对声誉较低审计师的客户这一治理作用更强。与RM样本相比,由于IPO公司更多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四大的声誉作用,PCAOB审计检查并没有显著降低IPO样本中问题公司出现的概率。综上,我们发现,PCAOB审计检查可以降低公司舞弊的概率,但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非四大审计师样本中。本文的经验证据对跨国审计监管、深刻理解中概股危机的形成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审计     
《财会学习》2014,(2):5-5
证监会向美方提供4家中概股审计底稿 1月1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证监会共向包括美国证监会和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在内的境外监管机构提供了4家中国概念公司的审计底稿。2013年3月,证监会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制定了对外提供审计底稿流程,在不违反我国有关保密法律法规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近十几年来国际金融重大事件为节点,将整个研究样本划分为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平稳期、中国股市异常波动和贸易摩擦五个阶段,综合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CoVaR方法对中美股、汇市场间双向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进而对比中美贸易摩擦阶段与其他阶段的股、汇市风险溢出及其差异。结果表明,贸易摩擦阶段下美国股、汇市存在对中国股、汇市的双重单向风险溢出,且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与其他阶段相比,尽管中美股、汇市间的波动在贸易摩擦阶段相对平稳,但美国股、汇市对中国股、汇市的单向风险溢出强度很大且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2010~2011年,美国卖空机构相继发布研究报告,质疑绿诺科技等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涉嫌财务造假。其质疑随后被证实,多家中概股公司股价暴跌,最终停牌或退市。据Bloomberg报道,此次做空机构识别财务造假的重要信息来源竟然是此前未曾引起投资者关注的美国证监会(SEC)公开披露的公司公告意见信。本文以中概股危机为背景,研究SEC意见信对于财务造假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收到SEC意见信的企业,收到意见信的企业更有可能成为问题公司。SEC意见信提出的问题数量越多,解决难度越大,企业越有可能成为问题公司。本文的研究对于帮助投资者理解如何解读SEC意见信,识别财务造假有重要意义,也为SEC制定合理的意见信披露制度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概念股曾一度受到境外投资者的热捧,然而自中概股在美国遭受集体退市风波以来,中概股一度陷入诚信危机。在美中国概念股主要退市方式包括退至美国场外柜台交易系统或粉单市场继续交易以及完成私有化主动要求摘牌等。2010年中国第一家在美上市企业绿诺科技被摘牌退市,2011年全年退市企业达16家,2012年25家在美上市企业宣布退市计划,  相似文献   

12.
上一讲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审计实施阶段的主要操作内容,并得出如下结论:审计实施阶段一方面要完成对被审计单位财务决算数据的核实和确认,编制审定报表;另一方面要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不合法、不合规的问题分别编制审计工作日志、设置审计疑点或直接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有了审定报表的财务状况数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的问题记录,就可以进入审计报告阶段。  相似文献   

13.
余兴喜 《新理财》2020,(5):18-20
可以预见,已经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今后可能会受到市场的更多质疑和监管机构更严格的监管;未来中概股公司在美国上市会更加困难,估值将会大打折扣。4月2日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瑞幸咖啡发布公告称,经初步调查,公司2019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总销售额夸大了约22亿元人民币,某些成本和费用也相应虚增。4月3日,瑞幸股价应声暴跌,跌幅一度高达85%,熔断六次,收盘跌幅75.57%。  相似文献   

14.
关于次贷危机中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次贷危机迫使各界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反思,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监管有效性,特别是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联动就显得十分重要次贷危机的基本情况回顾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历时差不多两年,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第一阶段是危机初现。从2007年年初以来,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调,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开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优质企业一直热衷赴美上市,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但最近风向突转,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公司掀起了私有化浪潮,在很短的时间内,中概股私有化的公司达20多家,金额超过了230亿美元。中概股私有化是由大股东及其战略投资者收购上市流通的所有股份,从美国的纳斯达克或纽交所退市,成为一家非上市企业。在发布私有化的公司中,既有奇虎360这样的巨无霸型企业,也有陌陌这样的刚上市半年的企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公司频遭做空,股票市值普遍走低,被迫退市或者主动进行私有化现象日趋常见,中概股在美上市进入冰封期,而伴随这场危机所引发的中概股证券集体诉讼  相似文献   

17.
任晓军 《财会学习》2016,(20):15-16
审计工作的主要业务为企业各个阶段的审计、新三板项目等.在审计工作中,编制审计底稿和整理汇总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其中,以编制应交税费的审计底稿耗时最长,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应交税费的审计底稿进行了一些完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美国越来越多的中概股选择退市,分为被动退市和主动退市。更有一些公司在短时间内完成私有化,并成功借壳回归中国市场。中概股大量私有化回归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探讨,从而来判断是否应该制止或者约束私有化。本文回顾了2015年美国中概股私有化的进展情况。并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中概股私有化退市原因。本文分别选择分众传媒和完美世界来研究,形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部分中概股私有化与其股价被低估以及盈利能力降低有关,私有化退市是战略调整的需要;也有部分中概股私有化是为了赚取利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资本市场正在逐渐好转,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创出12年来的历史新高,但“中国概念股”(以下简称“中概股”)的表现差强人意。据美国罗仕证券统计,2011年共有22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或已经完成私有化退市。该机构还预计,私有化交易在2012年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价值被严重低估,资本市场失去再融资功能,是此次中概股集体退1h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产业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副教授如是说。  相似文献   

20.
2020年主要业务经营地点在中国大陆的公司(以下简称"中概股")有33家在美国资本市场完成了首次公开发行(以下简称"首发"或"IPO")上市,2021年上半年达到创纪录的36家.截至2021年6月30日,美国存续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为301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对中概股递交的首发上市登记文件及年度报告进行审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