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出台,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发行中存在的非理性问题,以期发行公司对该融资工具有理性认识,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公司债(简称可转债)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给予持有人在一定期间内依约定条件和转换比例将债券转换成本公司股份的一种公司债券形式。目前,我国发行的可转债有两种: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简称分离式可转债)。1992年,深宝安(000009)发行了我国A股市场上的首只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总额5亿元。  相似文献   

3.
分离交易可转债是公司债券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近期推出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本分重点论述了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概念、特点和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4.
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发行动机、发行时机、发行条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使发行人对该融资工具有个理性的认识,以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5.
李晓红  高绍福 《会计之友》2008,(27):105-106
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发行动机、发行时机、发行条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使发行人对该融资工具有个理性的认识,以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6.
分离交易可转债及其投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交易可转债是公司债券的一种重要类型,也是近期推出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本分重点论述了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概念、特点和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
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可转债发行主体、发行动机、发行时机、发行条款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使发行人对该融资工具有个理性的认识,以切实有效地利用可转债融资.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A股市场上,除了1992年10月深圳宝安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了年利率为3%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之外(以下简称为可转债),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企业申请发行可传债。从今年上半年起,这种情况却大大改变了,有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发布拟发行可转债的消息。例如,青岛海尔拟发行25亿的可转债,东方电子拟发行10亿可转债等,沉默了许多年的可转债近期被上市公司看好,一下子“热”起来了。其实,可转债是国外常见的一种的金融品种,但对于国内很多人来讲仍是陌生的。那么,可转债究竟是怎样一种融资工具?能否形成一种吸引人的融投资新品种,进而为企业和投资人开辟一片新的领域?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做出探讨。 一、可转债的概念和一般属性 可转债首先是一种债券,有确定的债券期限和利率,但同时它又是附有“转换条件”的债券,即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按约定的转股价格转成公司的普通股,在我国发行可转债的主体有两种: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非  相似文献   

9.
浅析可转换公司债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明芳 《上海企业》2001,(12):20-22
一、认识可转债 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是指在发行时标明发行价格、利率、偿还或转换期限,持有人有权到期赎回或按规定的期限或价格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债务性证券.一般来说,可转债是一介于股票与债券之间的混合型金融工具.可转债兼具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含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是由公司发行的、在一般债券上附加期权的一种债务工具。持有有权在将来的特定时期内根据某个特定的转换比例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该公司发行的股权。根据我国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并从可转债的发行实例中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1.
傅涛 《上市公司》2002,(4):48-50
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该办法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审核制度和可操作性进行了重大的改进,从而使可转换债券市场有了很大改观,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家以上上市公司公布了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计划,中国证监会也已正式受理了30家以上拟发行可转债的申报材料。  相似文献   

12.
赵筠 《河北财会》2001,(5):53-54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是指发行人依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可转债是金融创新浪潮中的新产品,由于它具有筹资和避险双重功能,比单纯的筹资工具(如股票、债券)和避险工具(如期货)更具有优势,因此,成为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独具魅力的筹资工具,成为许多国家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1991年8月起先后发行了琼能源、成都工益、深宝安等可转债本文就可转债的性质、利弊及核算作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人依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作为一种嵌入衍生金融工具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性质。首先,作为公司债券的一种,可转换公司债券同样具有确定的期限和利率;其次,通过持有人的成功转换,可转换公司债券又可以以股票的形式存在,而债券持有人通过转换由债权人变为了公司股东,参与企业管理,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二是具有期权性。与普通债券相比,可转换公司债券可以视做一种附有“选择权”的公司债券,债券持有者可以在将来某个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条件转换为公司普通股票的特殊债券。三是发行人赎回性和投资者回售性。赎回是指发行人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可以提前赎回未到期的可转换债券;回售即投资人在指定日期以事先约定的面值的一定溢价卖回给发行人。对于规模较大、负债率不太高、流通股比例不大、经营比较稳定且具有一定成长性的上市公司而言,可转债融资比配股、增发更能以较低的成本筹集更多的资金。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研究综述及其预警管理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诞生于西方证券市场上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是公司债券与股票的融合与创新,兼具债券和股票期权双重属性。国外可转债研究主要集中于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可转债定价的期权方法、可转债发行公告日的财富效应、可转债的赎回策略及可转债发行与赎回对股价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正>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发行公司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间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本文中简称"可转债"),同时结合了债券、股票和期权的特征,属于"准  相似文献   

16.
论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债券和股票之间的,兼有债务性与期权性的中长期混合金融工具,可转债属于公司债券的范畴,它赋予投资者一定的权力,即投资者可依其意愿选择将债券持有至到期日,获得本金和利息: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将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的股票。  相似文献   

17.
苗露 《活力》2011,(12):163-164
可转换债券简称为可转债。根据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可转换债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可转换债券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时间内依据约定条件可以转换成股份的公司债券。目前.可转债已成为上市公司除配股和增发新股以外可用来筹集资金的“第三驾马车”,与配股和增发新股相比,可转债具有融资成本低、发行方式灵活、偿债压力小、股本扩张适度以及能抵扣税项等多项优势;同时,可转债作为一种兼顾收益和风险的理想投资工具,不仅具有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而且其转股性质还使投资者在公司快速发展时能与股东一起分享高成长带来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陈旭东 《财会月刊》2008,(12):69-69
一、可交换公司债券简介可交换公司债券是指上市公司的股东依法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据约定的条件可以交换成该股东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与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区别在于:①发债主体不同。前者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后者是上市公司本身。②所换股份的来源不同。前者是发行人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后者是发行人本身未来发行的新股。  相似文献   

19.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由于其兼具债性与股性,因此涉及发债公司、原股东和可转债持有人三方利益主体。可转债的成功发行与平稳运行离不开三方博弈的均衡,但是在市场下跌的情况下,现有可转债回售条款存在缺陷,导致三方皆输。文章以可转债三方的利益为出发点,结合现实可转债的案例,提出减少回售覆盖期、增加利率补偿的可转债条款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进行研究。首先对发行可转债和增发这两种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公司规模、现金流动负债比与选择发行可转债融资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市净率、公司成长性与选择发行可转债融资显著负相关;接着对发行可转债样本按照上市地点和所有制形式分类,发现在沪市的上市公司有更强的现金流动负债比,而国有上市公司有更高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