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改革的重点,其本质在于理顺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群体的代表,仅局限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未能充分发挥其帮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协调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监督政府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从完善法律体系、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建立沟通交流机制、拓展双方合作领域等途径构建二者更深入的合作关系,从而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2.
作为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带来的空缺而出现的非政府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失灵",如效率低下、社会公信度低、公益事业失灵等。本文认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失灵归根于其政治性特征、道德失范、志愿精神不足、"公共利益"的局限性以及监督评估机制的缺乏等原因,并提出应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及社会等多方入手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当前国内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社会学和政治学层面,经济学视角下的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公共产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及利他主义理论的对比研究,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框架、存在动因及理论体系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政府职能转变是政府改革的重点,其本质在于理顺政府、市场,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非营利组织作为社会群体的代表,仅局限于公共产品的供给,未能充分发挥其帮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作用。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有利于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协调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监督政府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从完善法律体系、提高非营利组织的独立性、建立沟通交流机制、拓展双方合作领域等途径构建二者更深入的合作关系,从而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5.
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局限性,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导致了对于非营利部门的功能需求。从而,非营利部门承担了市场和政府的部分社会职能。但是,非营利部门也并非想象中的万能。非营利部门也存在着理论上的失灵和实践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性质得到理论解释后,非营利组织进入研究视野.对非营利组织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三条主线:合同失灵、利他主义和员工合作社.然而,上述理论模型存在难以兼容的问题.合同失灵模型提出非营利组织的存在是对市场不完全的一种制度反应,可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利他主义模型和合作社模型则认为即使在不完全市场上,非营利组织也未必会提高社会福利.对非营利组织绩效的现有实证研究尚不能检验理论结果.更令人困扰的是,其自身结论相互冲突.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并改进实证研究,全面验证理论的预测结论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府和市场都存在着“失灵”以及近年来一系列“全球问题”(如环境恶化、能源短缺、人口膨胀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对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转向了独立于政府和私人企业组织以外的非营利组织,以期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国家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的分析,阐释非营利组织的各种不同发展模式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探求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需求越发多样化,政府和市场存在失灵情况,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逐渐产生了非营利组织社区治理。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方面仍然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非营利组织能够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性、服务性、互益性的非企业、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实体。非营利组织作为现代社会一股活跃的力量正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系统结构,在提供公共服务、拓展公共领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不同的制度环境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互动方式既有共性的一面,也呈现出差异化特征。政府一方面把非营利组织看作影响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对其发展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又将其纳入实现社会公共使命的体系而成为伙伴关系,因而两者的关系具有多样性特点。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研究成果,以期对认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在国外已相当发展并形成了基本模式,在我国非营利组织则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目标替代的风险;非营利组织不具备企业那样运用市场机制的能力;市场失灵现象更为强烈.通过对全球非营利组织的市场化运作进行审视和解读,会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非营利组织应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向;明确界定非营利组织的边界;建立非营利组织与政府、企业的新型关系;加强对非营利组织市场化运作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复合治理是新区域主义框架下基于区域治理主线破解现实区域经济问题的流行思路,调强通过政府职能转移和公民社会组织的事权获得和执行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基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转移的分析表明:由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协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复合治理结构可以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数量和社会主体的福利,公开招投标是复合治理框架下政府职能转移最有效的方式;复合治理结构的建构,需要建立科学、公平的谈判机制和福利分配机制,政府要加强对公民社会组织的监督和考核,公民社会组织要加大信仰建设力度,还应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风险社会的理论视野,单一的官僚制政府治理带来不可避免的公共管理危机。公民参与式治理是有效应对政府治理失灵风险的一种治理工具,其实质是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共治,也称之为复合治理。其基本价值是:参与式治理可以规避政府失效,达致和谐的政府治理;有利于实现宪政民主,最大限度地规避或化解社会风险,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实现社会善治。实现参与式治理的路径是:新型的转化性领导的出现、确立政府公务员的代表性公民角色、培育公民参与伦理、实现公民参与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央向地方的逐步放权,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利益主体的角色日益突显。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不仅成为府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也是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泛珠三角”经济合作的困境与首要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实现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长期绩效必须有与之对应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模式。政府主导型的泛珠三角合作机制面临着合作长期绩效的困境。要使得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长期绩效,亟需解决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信息交换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在实现路径上,要形成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需要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跟进和协会生成的多头并进方式逐步完成。  相似文献   

15.
2003年6月底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加紧密经济关系的安排》后,两地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快。本文在总结近一年来大陆与香港金融合作情况的基础上,发现短期内这些合作具有为人民币的回流提供合适渠道,便利个人消费等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冲击内地金融企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网络经济下的政府与政府职能:基于有限政府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失灵的存在必须以政府的作用来加以弥补。同时,由于政府也存在失灵的问题,政府的职能又必须是有限度的。因此,最有效的政府同时也必将是最有限的政府。本文正是根据有限政府的这一理论,对网络经济下的政府特征及其职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按照中央提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方针,采用灵活实用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地的优势和特色,在知识产权产业创新领域加强合作。遵照合作协调、优势互补、诚实守信、互利互惠、明晰知识产权权属、市场化原则,排除影响区域知识产权产业创新合作的因素,强化区域知识产权产业创新合作机制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产业创新的区域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建立和完善区域知识产权产业创新合作的运行机制,适应区域知识产权产业创新需要实现联合执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日益深入,银企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存储关系、信贷关系.更体现了银企双方等价交换的买卖关系、相互依从的共荣共赢关系、股权合作关系、中间业务的服务关系等。目前我国银企关系存在主体缺位、企业债务危机威胁银行安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因此,需要企业、银行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促进银企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1953年1月9日,柬埔寨与日本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冷战期间,柬埔寨与日本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较为缓慢。1993年,柬埔寨在联合国的主持和监督下组建联合新政府,实现国内和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柬埔寨与日本双边经贸合作实现了全面发展且颇有成效。在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体系下,基于地缘政治与双方经济优势互补,未来双边经贸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与中亚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是双赢发展的需要。新疆应抓住机遇,提高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积极与中亚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本文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指出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分析了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