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钟师 《汽车与社会》2011,(13):I0028-I0030
中国汽车业在技术创新上未必有什么独领风骚的绝招,但在“概念创新”上却不乏没有“独创精神”。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就是明证,除了核能是人类通过复杂的原子能技术生成的特殊人工能源外,其他的能源都是拜大自然的恩赐而已。已知的都不是什么新能源,未知的不可能先用到汽车动力上、所谓“新能源汽车”概念不过是电动汽车披上的一件炫目的“皇帝新装”,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以来的中国汽车市场,降价潮 一浪高过一浪。对不绝于耳的汽车降价声,人们不知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仿佛就是一缕曙光,中国的汽车业正匆忙上路,为积极迎接WTO,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做着前期工作。虽然,中国汽车业面对的国际挑战,价格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品质、服务。技术开发能力。 但无论如何,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汽车价格下降,对中国广大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一件好事。汽车之所以不能象彩电一样在中国普通家庭普及,老百姓收入低而汽车价格高,是重要的门槛之一。可无奈的是,眼下、尽管汽车企业把价格一个劲地下调,各品牌从…  相似文献   

3.
一汽与天汽的合作,这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汽车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之路。有关专家认为,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之间的重组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也就是在一星期前,上汽集团联手美国通用汽车控股柳州五菱。而一直以来被媒体炒的很热的东风汽车公司与雷诺-日产汽车集团的“金三角”全方位合资的项目也即将尘埃落定。至此,中国汽车业传统意义上的三大集团已经全面动作,不能不说,这是中国汽车业重组时代的到来。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汽车工业发生的一轮联合重组肯定要波及中国的…  相似文献   

4.
What is a CAR?     
栾寅征 《汽车观察》2011,(4):84-86,88
什么是一辆车?当汽车的外形和我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发生碰撞;汽车外形代表其身上所被赋予的哪些含义;车的形态如何受到制造条件的限制。这些是汽车设计师们一直要解决的问题,那些世界上顶尖的汽车设计师们又是如何思考的呢?本期"设计"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著名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ChrisBangle的设计世界。  相似文献   

5.
刘红光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2):28-29,3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快3年了,中国汽车业在这3年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秉承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理论,中国正在逐步参与到汽车业的国际生产和销售中来,汽车的生产和消费均处于稳步快速增长中,但在繁荣的背后,不容否认的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仍然颇多。中国汽车消费的升温为中国汽车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社会》2012,(19):20-20
目前汽车业在我国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世界各国,汽车增加率猛增。而汽车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是什么?汽车业过度增长,超出了一个国家对此文化的增长速度时,很多关于汽车知识就会与消费者脱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已经3年,3年来中国汽车业不仅未受到什么冲击,相反进入快速发展期。过去的3年是中国汽车业入世的保护过渡期。按照中国加入 WTO 的承诺,随著2005年新年钟声的敲响,我国进口汽车的配额和许可证将被废止,进口汽车关税将降到30%,汽车零部件关税将下降到13%,进口车保税区也将被取消。到2006年7月1日,关税将最终下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相似文献   

8.
入世使中国汽车业重组变得迫切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企业经营中的一切行为都是因竞争而产生,为生存而善变。企业重组是竞争的产物,它是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而力求实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共享企业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的一种合理选择。中国汽车重组目前还缺乏充分的市场竞争动因,企业自身的制度缺陷也为重组造成许多困难,但是入世将加快中国国内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中国汽车业将被迫与跨国汽车集团站在同一市场基点上进行竞争,使中国汽车业预期的市场竞争形势非常严竣,重组变得更加迫切起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汽车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包括汽车服务业在内的汽车产业链综合实力的竞争。尤其是在关税下调、配额增加、价格趋降、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汽车本身的获利空间在不断缩小。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获利会更多地来源于汽车产品之外的空间,也就是汽车服务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业体现营销价值的年代才刚刚来临。让汽车营销回归理性,尽早结束我们的“汽车坐商时代”,提高汽车整体营销的专业性,这是2005年摆在中国汽车业面前值得反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高振华 《汽车观察》2014,(1):112-115
<正>曾担任过通用、保时捷、宾尼法尼亚设计总监的日本著名汽车设计师奥山清行说:"韩国汽车设计已超越日本等其他国家汽车设计,这对于日本汽车甚至世界汽车设计而言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近期,奥山清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现代起亚汽车和韩国汽车设计师已经超越了日本,而他们设计师的设计热情高涨程度让汽车设计界为之震惊。在记者看来,汽车设计的圈子里,设计是梦想与真实的绝妙混合,既  相似文献   

12.
1.中国汽车业重组条件不成熟 汽车业晶中国入世谈判中的重点产业,作为幼稚工业我国希望有更长的保护期.作为美国等国的强项,则希望中国能尽快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有人感到担心,害怕在国外汽车冲击下,国内汽车业会陷入困境,大多数人则认为中国汽车不会垮,但必须尽快进行联合重组,组建规模更大的企业集团。国家计划以一汽、东风、上汽三家为核心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和6-7家骨干企业。作者认为,中国汽车业的重组条件很不成熟:中国汽车业散乱的行政特色非常浓重,市场力量无法扭转: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还未…  相似文献   

13.
秀场风采     
I.中国男鞋设计首次巴黎发表KIM KIROIC,这位来自中国上海的年轻设计师,经过两年的筹备和积累,正式发表了自己对于时装波鞋这个全新领域的前瞻性设计解读——KIROIC。该系列的发表备受国际关注,并受到多位国际设计师的垂青,韩国设计师JUUN.J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4.
当今国际汽车市场表现低迷,大多数地区销售不振,加之近两年东南亚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迫使车商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加州国际汽车经济研究所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就传统的汽车而言,当今世界汽车市场已趋于他和,全球不少地区汽车生产能力已相对过剩。但如果以超前的思维来分析本来的国际市场,汽车业发展的前景仍然十分乐观。因此,当今汽车业求生存、图发展的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八十年代以前,人们拥有的汽车,一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二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三是为了满足休闲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如今,在高科技潮流的冲击下,国…  相似文献   

15.
10年的时间,汽车业由弱小变得强大,而汽车产品就是推进产业的动力。1998年典型车型:桑塔纳、捷达、富康(并称"老三样",是汽车产品短缺时代的典型象征。)20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是中国汽车的尴尬时期,汽车业高速发展、汽车进入家庭已经初见端倪,可是新车型乏善可陈,中级车的最大买家仍然是公务车市场,用户  相似文献   

16.
黄河 《中国电业》2010,(3):20-22
告别2009年,中国汽车业志得意满,全年汽车累计产销量双超1300万辆,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中国也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汽车年产量超千万辆的国家。亮丽的数据坚定了中国汽车业追赶超越的决心,几乎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各就各位”,中国汽车“低碳化”浪潮正趋成形。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需求和供给与城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中国在全球汽车业中的长期和可持续性的角色是什么?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如何重新定位、重塑其业务?未来的合资企业以及中外车企合作的新模式是什么?2030年的汽车技术和汽车产业将会是什么样子?……2013年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汉车展组委会协办的  相似文献   

18.
《汽车观察》2009,(8):58-58
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是商务部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举办的唯一国家级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已于2007年、2008年成功举办了两届。目前,面对金融危机,全球汽车业正在酝酿着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国汽车市场逆势上扬,连续5个月销量保持全球第一,成为汽车界瞩目的焦点。2009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在此形势下,招展招商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前不久,该博览会组委会向全球采购商发布了一封鼓舞人心的公开函,本刊特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摩配》2007,(12):24-25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国汽车业将走入结构调整时期,汽车产业将实现产业整合和重新布局,像中国的家电产业一样,中国汽车业在完成这轮整合后,整个产业将平稳发展,价格和利润率都将保持稳定,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分布将逐渐转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上。随着私家车迅速进入家万户,中国汽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维修业和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在市场的洗礼中形成了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  相似文献   

20.
■计文波中国流行色协会首席男装趋势研究员国际著名高级时装设计师亚洲时尚联合会中国委员会理事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时装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厦门)JIWENBO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设计总监中国设计师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