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金波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75-79,130
企业进入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企业进入的数量,还取决于进入企业的质量。文章在分析中国汽车产业企业进入数量的基础上,主要从进入企业的企业制度、外采资本、专业领域以及区域分布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进入企业的质量及其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企业进入的政策性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必须针对不同企业实行有区别的进入管制政策,以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爽 《中国经贸》2013,(8):201-201
本文通过对沪専上市公司幄报慰揮的实证分析认为:目前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大部分属于中席型,流动资产比例和流动负债比侧呈现出同向变动。企业的收益能力与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有很大关系,其中最能体现策略成效的收益指标是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理论,构建了单个厂商的产品差异化和差异化条件进入的经济学模型,模型结论对我国汽车产业企业构筑进入壁垒和制定进入战略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了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产业组织理论与现代计量经济方法相结合,对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与市场总规模、市场进入壁垒、产品差别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汽车进口量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探讨了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市场集中度由分散向适度集中转变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产业融合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企业多元化战略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国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熵指数,对企业多元化战略、企业业务融合程度、业务融合程度与利润率的相关性等进行了相应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多个产业企业业务融合趋势呈递增状,但企业业务融合与利润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即企业从事多元化战略并没有获得范围经济,不一定能够导致产业融合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所创造的集聚经济能够为产业注入强大的活力。基于2005年-2012年的数据分别从行业和企业层面研究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集聚程度并结合EG指数综合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集聚现状,发现总体而言我国汽车产业的集聚情况不容乐观,其主要体现在政策因素导致的地理上的不集中。因此,从各级政府协调规划汽车产业的角度出发,对优化我国汽车产业布局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白涛 《首都经济》2010,(7):86-88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直接l关系到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大局,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规范性文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法律支持。那么就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企业,在企业准入、产品准入以及参与政策资金补贴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轿车产业,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汽车厂商的目光,这些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凭借这些跨国企业提供了技术、硬件,以及产能上的保障,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生产国。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一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2002和2003年两年,中国轿车产量急剧增长,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随之进入超高速发展时期,从2004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放缓了前进的步伐,整个市场进入一个稳定且快速的增长阶段,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624.3亿元,销售额与2004年的同比增长高达36.3%。  相似文献   

9.
一、加入WTO后外国资本将大量进入我国的必然性自1986年以来,我国为参加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作了不懈努力,进行了长达15年的谈判,目前,我国已签订议定书,正式成为WTO的一员。加入WTO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将是富有挑战性,尤其是大量外资的进入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1、WTO的规则协议有利于外国资本进入我国市场。目前国际投资的重要特点是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在逐年加大,并且随着发达国家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降低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广泛开放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正成为国际投资新的投资方向。我国加入WTO有利于外国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促进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转型升级,本文对智能网联信息平台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有:首先关于汽车发展的相关解析;其次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分析,包括发展趋势分析、必要性分析和紧迫性分析等;第二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现状分析,包括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两个方面;最后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讨,包括支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等。通过本研究以期为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俞斌  刘慧敏 《浙江经济》2005,(11):42-43
我国加入WTO以后,汽车产业面临着跨国汽车集团更为严峻的挑战。浙江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区域,不仅有生产企业20多家,而且汽车消费增长居全国前列。因此浙江的汽车产业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生存和发展。我国汽车产业的历史与现状、生存与发展,经济型汽车的特点、人民的收入水平和全球汽车市场竞争的态势,以及浙江特有的人多地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正方兴未艾。文章首先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3年来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格局;进而从企业微观与政府宏观层面分析了当前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美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着重为我国汽车企业提出了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积极开展与国外汽车企业合资合作等政策与建议;最后阐明我国政府当前应以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径与产业方向作为近、中期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首选这一立场与观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吸收能力视角,从产业以及产业内部不同类型企业两个层面研究了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FDI对我国整体汽车产业具有显著技术溢出效应,但对内资汽车企业的挤出效应超过了溢出效应;外资汽车企业主要通过人员流动渠道对内资汽车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内外资汽车企业技术差距的扩大不利于FDI技术溢出,内资汽车企业人力资本投入有助于FDI技术溢出,而研发投入对FDI技术溢出作用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应当走开放创新之路,在引进FDI同时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强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4.
商业信用:基于企业融资动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谭伟强 《南方经济》2006,(12):50-60
商业信用是企业从外部市场进行短期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至200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商业信用作为企业外部融资方式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与企业规模、财务杠杆、销售增长率以及国有股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短期银行借款比例以厦毛利润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些发现表明,在我国目前所处的融资环境下。商业信用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手段。与银行信贷相比。商业信用具有一定的融资比较优势,作为提供商业信用的企业,对客户的经营状况等信息的了解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利润风险悖论是指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而体现在施工企业的利润风险悖论是指企业高施工产值与低利润总额之间的矛盾,可以用产值利润率来衡量。从我国目前国内的施工生产企业来看,产值利润率一般维持在2%~3%之间,大多数企业甚至还不能达到这一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此题的回答要点是:①什么是利润率及利润率变动的规律。②利润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③什么是超额利润。④为什么说利润平均化反映了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所谓利润平均化或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就是指大体上等量资本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获得等量的利润。但是,按照我们过去的分折,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而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那么,不同的资本为什么会获得等量利润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利润率及其变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政府管理体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管理模式,即在政府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上,更多情况下是政府意志占据主导地位(在局部领域政府意志甚至代表市场机制)。这种管理体制和政策在新形势下,具有明显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2012,(3):35-37
2011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告别高速增长走向稳健发展的转折之年,审能和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陆续出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汽车产业进入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降低人力资本成本成了企业的大事。在企业生存与社会责任的博弈中,企业应该通过降低薪酬达到减少用人成本的目的。在薪酬变动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把握主要问题,以便在变动中使得企业内部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重庆经济》2006,(4):18-21
一、汽车产业 (一)“十一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背景厦市场分析预测 1.国际国内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首先,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性产业。全球汽车生产企业“强强”联合,产业更加集中,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在最接近市场的地方布点整车企业,零部件正在广泛实行通用平台、全球采购、系统设计、模块化的供货方式。汽车产业已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其次,零部件工业作为独立产业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分离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第三,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