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晓慧 《新远见》2014,(19):32-33,35
撒贝宁说,不论何人都会经历医患关系,正因如此,“无冕之王”的媒体、治病救人的医院、承担责任的企业乃至社会各界都有一个共同使命,让医患关系回归和谐状态。谁没跟医生打过交道呢?即便是撒贝宁都能回忆起一箩筐与医生接触的故事:上幼儿园时,不小心屁股坐到汤盆里;打完篮球,围着医生进行健康咨询;手部骨折,跑到医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呈缓和趋势。尤其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医生与患者多表现出良好的关系,但是时有发生暴力伤医、扰乱医院秩序的医疗纠纷。为化解医疗纠纷、解决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学生必须树立医患沟通意识,掌握医患沟通技巧、方法与策略,以更好地服务医疗。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目的是帮助医学生理解医患沟通的必要性,树立与患者沟通的意识,形成与患者交流的习惯,掌握医患沟通的技能。研究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新时代培养卓越医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服务,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宏琴 《企业导报》2012,(13):254-255
医患合作是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在一次性医患关系中,双方容易陷入不合作的困境中,但在重复博弈关系中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正是由于社区医生与患者之间是这种重复博弈关系,医患合作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疗改革中医院不完全市场化的深入,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备受瞩目。医生发生职业倦怠与否会直接影响医患关系,而减少医生的职业倦怠是改善医患关系最直接的途径。本文从医患关系的视角分析了医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市场中的医患纠纷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医患关系紧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是最根本的原因。本文分析了医疗市场中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原因以及缓和这种不对称状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陆齐 《价值工程》2013,(33):326-327
医患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患关系也是社会和谐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正成为医学进步、医院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的问题。现代医院建设中,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指标,而医生满意度并未得到关注,这一现象正成为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看待医患关系,协调处理医患矛盾,营造医患之间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7.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但我国现行的公立医院运行体制在很多方面违背了委托代理理论中激励约束相容的基本原则,如:医患稳定代理关系缺失;医生流动性缺乏;临床医生与医疗技术部门合一;提升医患代理关系的社区卫生中心发展不完善;医药合一等,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对管理者、医生和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改革的措施是:推行病人选择医生和允许医生流动的机制;利用诊疗规范和医疗道德加强对医生的约束;强化权威第三方对医生信息的公布;推行各医院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强化社区卫生中心的建设;医生、医院与药品销售分离。  相似文献   

8.
鉴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医疗服务的卖者与买者之间的不完全合约关系,试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分析医患之间关系,并找出所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不完全合约理论的相关知识,然后将之应用于医患之间关系的分析,并据此找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和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审计》2005,(14):9
医学乃仁术,行医德为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医患之间的战争开始了.原因是,有些医院和医生在患者病痛之际,药价、医疗服务价格虚高,有些医生搞"开单提成",收"红包",吃回扣,丧失了"白衣天使"的品德和人格,令患者和社会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10.
郭潇雅 《新远见》2015,(2):50-51
被主管部门寄予治理医疗腐败厚望的"红包协议",带来的更多却是尴尬和笑料。"送礼好办事"这种中国人特有的劣根思想在医疗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大病小病部给医生塞个红包的风气,将本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护人员成批拖进了欲望的泥潭。近几年各地多次出现了"不给红包不进手术台"的事件,使白衣天使在不少人眼中成为了"白衣黑心"。红包不仅"伤害"了医生,也伤害了患者,更伤害了整体医疗环境,为医患冲突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医患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且纠纷的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有向“情况严重”发展的趋势。为此,政府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法规、制度,以抑制这种“情况严重”的蔓延,例如时下正在各级医疗单位推行的“患者选择医生”制度,正是在这种“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出台的。  相似文献   

12.
<正>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等等关于医院、医生的道德化评价,是建立在医者医疗水平高、医德高尚的基础上,并由患者正面回馈而形成的社会评价。但是,近年来也出现了医患关系紧张的社会现象,甚至不时爆出"医闹"等社会新闻。原因何在?既有医疗机构过度市场化而忽略医术、医德的原因,也有患者恶意为之的因素。如此等等,凸显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折射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任赤字。消除医患信任赤字,让医患关系和谐起来,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医疗纠纷不断出现,医患关系状况愈发紧张,患者及亲友对医生的暴力伤害事件频发,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是影响社会的发展不和谐因素。2011法治蓝皮书对此评价说:"医疗纠纷作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矛盾,一直是困扰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有效处理医疗纠纷,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合法权利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所以缓解医患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缓和医患紧张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讨了如何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4.
当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对“医生博客“从怀疑到肯定、从冷眼旁观到热切追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正是解决医患关系的一条康庄大道吗?  相似文献   

15.
张新庆 《新远见》2013,(11):64-65
48.4%的患者认为医患关系和谐或非常和谐。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了全国首次医护患三方状况调查。共对3311名护士、344名科室护士长、1275名医生及1389位患者进行了关于医患关系紧张状况的问卷调查,希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5,(28):197-198
目的:对医疗纠纷中医生的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和化解对策进行分析总结。方法:以六个医疗纠纷发生频率较高的科室共72名科室医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医疗纠纷,分为纠纷前组医生53人,纠纷后组医生19人。分别对这68名医生的抑郁焦虑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测定,并将两组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纠纷前组相比较,纠纷后组医生的焦虑指数及抑郁指数较高、压力较大,心理状态SCL-90得分亦明显高于纠纷前组医生(P<0.05)。结论:医疗纠纷对医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抑郁指数和焦虑指数增加,心理状态更偏向于不良状态,需要来自亲朋好友、医院和社会的帮助,采取有效策略将医患纠纷对医生的伤害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7.
就目前而言,医患关系在我国越来越紧张,他们之间的矛盾在不断上升,这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构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为此,文章对医患关系管理加强了讨论,了解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的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缓解紧张的医惠关系,使得医生与患者之间能够和谐沟通,这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接受更好的治疗,还能够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医患之间和谐友好,理解包容,患难与共成为医患关系的新模式,然而,在疫情常态化管理阶段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否持续下去备受社会关注,因此,本文从伦理视角出发,分析了疫情防控中医患关系和谐的原因,考虑了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从国家、社会媒体、医疗企业、医生个人及患者层面进行了讨论,以便对后疫情时代医患关系的改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医疗费用已经成为我国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医疗费用不合理上升在给政府财政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的同时,也造成社会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在医疗市场中,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是其最大的特点。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双方拥有的信息不同,继而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由于逐利性,医患双方各自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为自己谋取私利,导致出现医生诱导需求、患者道德风险以及医患合谋等行为,这是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上升过快最根本的原因。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研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升问题,剖析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可以为下一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和制定医疗服务市场管理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医生在卫生行业中具有双重的身份,所以很容易行为违规,而不同医患制度安排中所蕴含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又是造成医生违规的基础。本文利用博弈模型证明了我国医患之间现有制度安排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激励的新制度安排——“社区‘看门人’制度”,该制度利用医患重复博弈和医疗费用的预付等机制,给予了医生正当的激励和更加有效的监督约束,从而减弱了医生违规的动机,并激发了其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