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庄子学说的最高理想,《逍遥游》的基本主旨就是“闲放不拘,怡适自得,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精神解放和精神自由,实现超越和达到逍遥游境界的根本途径和手段是做到“心”的剥离,这种剥离就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庄子逍遥游的精神特质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充闾围绕庄子哲学思想中"逍遥游"这个主旨,进行多维度的探求,使这部传记具有《庄子》哲学思想品读的文化存在意义。该作秉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以"游世"说为立论,阐发"游世"思想的哲学意义,并采用可行的解读路径,揭示庄子哲学的形上之义。该作将传记、散文、理论专著成功地融为一体,展示了较强的可读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提供了一种距离读者更近的《庄子》阅读方式,也为丰富庄学的文本类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金江和黄瑞云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寓言家,他们年龄相近,职业相仿,共同为中国当代寓言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比较,发现二位作家寓言的人物形象、寓示手法、题材主旨等存在许多相似和不同,作家长期生活的地域文化、职业环境及其人生际遇对寓言创作影响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4.
逯艳  韩一红 《大众商务》2011,(12):131-132
本文写了《庄子》的寓言在艺术上的成就,通过《偻丈人承蜩》和《吕梁丈夫游水》两篇文章来谈《庄子》寓言丰富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的法律地位与运行现状(一)法律地位不明确目前,我国关于街道办事处的法律有三部。1954年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简称《条例》)。当时建立街道办事处的出发点是巩固政权,主旨是为了加强城市的居民工作,密切政府和居民的联系,因此《条例》规定十分简单,使得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和在制度实践层面都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6.
被列于屈原名下的楚辞作品《渔父》 ,无论其作者 ,还是表现的主旨 ,都颇多争议。为了与观点不同者商榷 ,也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其主旨和艺术技巧 ,笔者从体裁、形象、代言人、主旨、作者、艺术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的提出是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成果的产业化以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相关联的。本文是如何将“校企双主体”育人作为一种教育机制理念移植运用到宿迁学院校企合作的有益经验分析上,并探索在宿迁区域创业文化语境中宿迁学院是如何践行并实现“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办学定位的?过程中,“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是如何可能得以彰显的?同时,“校企主体”育人机制又是如何通过宿迁学院经验而被加以建构、形成与完善的等等都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8.
《教长的黑面纱》作为霍桑的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寓言性的创作。本文通过对该作品中的"黑面纱"现象的分析,反映了作者对清教积极与消极共存现实的探究与思索。  相似文献   

9.
《庄子·逍遥游》中鲲、鹏的变化邀游,具有上古宇宙论与神话的背景。鹏是阳气的象征,鲲则是阴气的象征;庄子的“道”取象天地阴阳未分化前的“混沌”,阴阳的产生意味着混沌状态的分裂与结束,这是对“道”的背离,所以象征“阳”的鹏鸟只能是有待的;逍遥游的境界意味着要绝圣弃智,无思无虑,混和于混沌自然,如果意欲分别、分裂原初状态的“道”(混沌),哪怕只是走出第一步,将道“混沌”分解为阴与阳,也是背离了“道”;庄子是一个思想批判者,又是一个社会批判者,《逍遥游》关于远害的叙述,曲折反映了庄子时代社会的险恶与民生的艰危。  相似文献   

10.
被列于屈原名下的楚辞作品《渔父》,无论其作,还是表现的主旨,都颇多争议。为了与观点不同商榷,也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其主旨和艺术技巧,笔从体裁、形象、代言人、主旨、作、艺术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四大奇书”之称与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市民文化勃兴、传统儒家经典遭到怀疑、大众文化需要确立自身经典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与通俗小说成为大众的主要文化消费对象、通俗文学对大众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现实相关联。因此,“四大奇书”的命名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建委于2007年12月6日公告了有关北京市预售商品住宅交接前房屋检验的若干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预售商品住宅竣工验收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前,开发商应组织预购人对所购预售商品住宅进行查验,不得以缴纳相关税费或者签署物业管理文件等作为预购人查验预售商品住宅的前提条件(详见2007年12月7日《北京规定明年1月1日起业主入住可先验房后交费》相关报道)。这意味着,收房入住时购房人需先交物管费再拿钥匙,这一长期纠缠在开发商和购房人之间,并造成大量入住纠纷的北京楼市惯例将被打破。  相似文献   

13.
当代发达国家,企业经理人的薪酬结构较以往有了较大变化,以股票期权为主体的薪酬制度已经取代了以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体的传统薪酬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股票期权制度已经得到我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重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要提高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  相似文献   

14.
《诗经·兔■》篇"肃肃"一词的确解,直接关系到整篇诗歌主旨的探求。历代关于"肃肃"的歧解主要纠结于其指人而言还是指器而言。本文从《诗》内互证、赋《诗》引《诗》、"肃"字本义及其狩猎实践等多重证据考察,发现其作为"恭敬貌"更为合乎事实。诗人由捕猎者的恭敬其事,预见其作为武夫之有勇有谋,可堪公侯好仇、腹心之大用。《兔■》实是一首歌颂武夫之作。  相似文献   

15.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了一个"藐姑射之山",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则构建了一个"桃花源"。他们一个虚构了荒诞虚幻的阆苑神山,是"真实的虚幻";一个想象了淳朴真实的农业村庄,是"虚幻的真实"。本文拟从藐姑射之山和桃花源为出发点,运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中的悲剧理论对陶渊明之于《庄子》的继承与升华试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古船》到《九月寓言》再到《怀念与追记》,作者张炜从意象和行而上回到生活的现实,在一种哀伤的回望中,使心灵与生活达成一种妥协。其间,一直纠结着历史与现实、野地与城市、出发与归来、爱情与命运这几组矛盾关系,这使得人物因命运带有悲壮格调而给人以无限的怜悯和回忆,并由此构成张炜小说的内在张力。  相似文献   

17.
《英国病人》是一部叙述历史和人的寓言式的影片。通过四个经受战争创伤需要拯救的人的治疗与被治,诗意地表达了反战的主题。影片成功地改编于同名小说,融战争、爱情、侦探、史诗于一体,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极具可看性。  相似文献   

18.
像鲁迅其它有关孤独者小说一样,《伤逝》主旨意在塑造涓生这个孤独者的形象,并借此揭示“五四”后这一特定时期,包括鲁讯在内的启蒙先驱者心灵抗挣的痛苦历程。  相似文献   

19.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就是一个大的寓言。其寓言思想的高密度性,使得对其的所有解释都是一种冒险,鲁迅先生曾有言,在《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同样,之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自由主义者看见反动,政治家看见策略,哲学家看见精深,东正教徒看见愤怒……。每一个立场、见解不一的人对这个寓言的解释差异万端。本文仅就他的罪与救赎作一番哲学的历险。  相似文献   

20.
梁小民 《新智慧》2005,(4):49-49
《拉封丹寓言》中有一头著名的布利丹毛驴,它面对两捆干草不知该吃哪一拥好,最后竟然饿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