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变迁、问题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叠代模型对养老金调整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梳理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变迁历程的基础上,依据上述养老金调整机制理论分析指出我国养老金调整过程中存在调整时间与调整基数非同步变迁、调整比率确定方法的蜕化、特殊调整覆盖范围缺乏公平性等问题,并提出应该通过建立科学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精算公式、理性界定特殊调整对象的范围和制定规范的基本养老金调整程序等措施优化我国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养老金调整机制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行积极的养老金调整政策,特别是从2005年起,连续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效发挥了养老保险制度“减震器”和“安全网”的重要作用。在建立养老金科学调整机制的有益探索中,尽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外养老待遇调整谁说了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连续7年调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断提高,但这都是政府决策,仍存在着调整办法不规范、待遇差距大等问题,亟待建立科学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普遍建立并逐步完善公共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机制,具有相对成熟的做法。从本期开始,《环球社保》栏目将连续关注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养老金调整机制,以期为我们多视角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97年提出对养老金进行正常调整,但经过近20年的实际运行仍未建立起统一、稳定、科学的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连续11年按10%提高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和2015年首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政策更是广受诟病,这种非制度化调整弱化了养老金"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原理。因此,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养老金待遇调整理论和政策研究内涵,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养老金调整诱因、调整的可行性和调整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未来应该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2005年以来我单位养老金连续七年调整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在养老金调整过程中呈现出的矛盾和问题,并对构建养老金调整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职业年金纳入同一生命周期精算框架,测度了延迟退休年龄对职工养老金财富的作用,并分析了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工资增长率、贴现率等因素对该作用的影响。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在仅考虑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在一定的年龄范围内,养老金财富会因延迟退休而增加,但不同性别和收入群体表现不同;将企业/职业年金考虑在内后,职工养老金财富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本文认为,提高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建立符合国情的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建设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等措施能降低由延迟退休带来的职工养老金财富减少的风险,有利于延迟退休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7.
问题提出:损失的现实性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2012年1月20日介绍,从2012年1月1日起,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幅度为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高龄人员等群体调整水平将更高,2011年12月31日前已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都在此次调整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决定,2008至2010年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幅度高于前三年的水平,并继续向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以及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倾斜。这是自提出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以来,国家首次预报未来三年养老金调整计划。各级各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机构,面对国家连续三年提高养老金的政策,人们有理由问各级经办机构:你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职者工资收入逐年上涨,通货膨胀势头加速。但退休者的养老金水平面临贬值的风险,不仅不能与在职者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严重者会陷入绝对贫困的境况。针对当前养老金调整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交叉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综合考虑物价指数、工资增长率、工龄等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定额与定比相结合的综合调整模型,既缩小不同类别退休者养老金调整差距,又不损害养老保险"多缴多得"原则;提出保障养老金调整机制良性运转的合理化、可行性建议,建设统一、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养老金调整机制建设是随我国新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而开始的,在尔后的养老金调整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它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养老金调整机制不规范、养老金调整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泛化、把握养老金调整因素有失偏颇等方面。这说明,我国养老金调整机制但仍处于建设成长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使之日臻完善与成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政府面临沉重的财政负担,也引发了学者对基本养老保险最优替代率的深入研究。本文在跨期叠代模型基础上,结合最新、最合理的数据,实证分析出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优替代率和均衡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分析,本文指出养老金替代率、人口增长率与成年人存活至退休期的概率这三个变量在决定社会均衡体系指标的重要作用。此外,本文还指出,社会统筹替代率提高将导致社会统筹养老金账户价值与退休期消费水平提高,但个人账户养老金价值以及工作期消费将下降,并对社会总储蓄起到了挤压作用,导致利率提升,工资降低,消费者总效用下降。而个人账户替代率与社会统筹替代率的作用正好相反,个人账户替代率提高导致消费减少与个人储蓄减少,但是社会总储蓄水平却有所上升。最后,本文研究了人口增长率与存活概率对最优养老金替代率的影响。人口增长率越高,最优社会统筹替代率就越高,个人养老金替代率越低;存活概率越高,最优社会统筹替代率越低,个人养老金替代率越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企业基本养老金调整现状及调整方法的精算评估,得出在普遍增加相同金额的基础上,与个人上年养老金水平挂钩的待遇调整方法较优。本文以此为蓝本提出养老金调整通用模型,以Y省所有退休人员数据为基础,使用精算和系统仿真技术,模拟未来20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变化情况。使用分年龄组养老金偏幅(年龄组养老金标准差/年龄组平均养老金)和不同年龄组养老金偏幅(各  相似文献   

13.
《山西财税》2012,(5):24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2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精神,经省政府同意,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近日,我省连续第八年调整企业退休(职)人员基本养老金。从2012年1月1日起,对2011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人员(不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原劳动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初,在我国实行20余年的养老金"双轨制"被正式废除.通过构建"并轨"后新入职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精算模型,测算其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职业年金替代率和总养老金替代率,以此探究养老金"并轨"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但由于职业年金的补充作用,总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仍然可以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改革后"新人"的养老金替代率不仅与缴费年限相关,而且受到缴费基数、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率以及职业年金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更加具有激励性.据此,提出要统一养老保险体制、完善养老金筹资模式、采取"保低限高"的养老金调节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等建议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维持养老待遇,并促进养老体制公平性.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3年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并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2年,我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增至月人均1700元左右。谢旭人在此间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明年将在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基础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欧盟国家所建立的面向劳动者乃至所有国民的养老保障体系,在调节收入分配、防范老年贫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其他世界各国研究和学习的典范。同样,欧盟国家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就像是世界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的缩影。总结欧盟国家养老金待遇调整的情况和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宏观视角,为我国科学制定养老金待遇正常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0月10日上午,国际社会保障协会中国会员机构联络站成立仪式暨社会保障待遇恰当性和服务质量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和学者就建立社保待遇正常调整机制,保障待遇恰当性进行了讨论。 据介绍,从1995~2011年17年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共进行了14次调整,2005年以来连续7年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向退休早、养老金水平低的人员,以及企业退休高级职称科技人员等群体倾斜。  相似文献   

18.
西班牙:鼓励推迟退休 西班牙目前有65岁及以上人口753万多,占全国人口比例接近17%。这一比例位居日本、意大利之后.为世界第三位。养老是西班牙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柱之一,养老金每年根据消费者物价指数进行调整,以保证老年人的收入年年都有提高。同时,政府实施鼓励推迟退休的政策.即在法定的退休年龄65岁之后,每延迟一年退休,养老金增加3%,退休年龄最高可延迟至70岁。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了包括刚性调整与公式化调整在内的五种养老金调整方案,在现行制度参数和优化制度参数情形下,从财务可持续性和待遇充足性双重视角检验这些方案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现行制度参数情形和单一优化制度参数情形下,五种方案均不能同时满足财务可持续性和待遇充足性要求,不存在有效的调整方案;在组合优化制度参数情形下,公式化调整养老金并将分享比例设定为0.54,可以实现制度财务可持续发展和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因此,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公式化的调整规则并科学厘定分享比例,是确保基本养老金得以持续合理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年金计划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各参与方的风险分担机制,荷兰年金计划的改革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下调基本养老金计算基数,确保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养老金的计发不再完全反映物价指数".这一实践走的是一条中间道路,年金运作兼有DB计划和DC计划的特点.我国的企业年金计划虽尚处于起步阶段,短期内不会面临发达国家正在经历的给付高峰期,但考虑到年金计划的可持续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努力平衡各参与方的风险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