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中国股市波动剧烈困扰着政府和管理层,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加大发展机构投资者比例,成为一个颇受关注并在积极实施的方案,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频见报端。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一个信号博弈的精炼贝叶斯均衡模型,论证了提高机构投资者比例以稳定股市的博弈机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不失为增加股市稳定性的一个好策略。  相似文献   

2.
QFII正在大步向中国股市走来.11月初,证监管理层权威人士公开对媒体称,有关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的推进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于是,有人把希望寄托在QFII上,据说,时至今日只有QFII能够挽救中国股市的颓势.这种说法其实是大可怀疑的.中国股市的症结并不是缺资金,而是缺信心.沪深股市目前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超过1200家,但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是豆腐渣工程,它们利用股权融资的水平是全世界最好的,而对股东的投资回报率却是最低的.在中国投资者用自己的血汗钱培育起来的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都没能给中国股市带来赚钱效应的情况下,指望海外投资者来帮中国投资者解套,莫非他们都是"洋雷锋"不成?  相似文献   

3.
《理财》2012,(12):36
确实,中国股市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就中国股市的现状和未来,本刊特邀了几位专家,从他们的角度为中国股市的现状和未来把脉,期望他们的声音对投资者和管理层都能有所触动。皮海洲认为,中国股市走向成熟应该是可以期待的。当然,这里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那就是股市是为融资者服务还是为投资者服务。只要继续定位于为融资者服务,定位于圈钱市,那么中国股市是没有未来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股市引入平准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海舰 《新金融》2008,(10):34-38
2007年下半年以来,股指从6124点一路下跌到2566点,跌幅高达56%,超过了2001年到2005年大熊市的跌幅。建立股市平准基金以调节股市的建议又被重新提及,但平准基金并不是“万能基金”,管理层乃至投资者应有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对馒头比较了解,有句笑话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认真思考一下,其实做馒头与管理层调控股市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称之为"做馒头之道"。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面"就是上市企业的质量和数量。管理层和投资者要精挑细选"面",企业不仅要质量好,还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就是资金,就是广大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信心。"水"  相似文献   

6.
王珂 《证券导刊》2009,(35):54-56
八月急跌,监管层连发维稳举措,股市走出一波"打鸡血"行情。虽然管理层稳定股市意图明显,但是投资者对市场不宜过分乐观,股市资金供求及经济复苏进程才是影响市场后期走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让股票平准基金走上前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康虎 《浙江金融》2003,(3):34-34,46
管理层调控股市为何难以得心应手 股市有波动,但波动过大,特别是股市长期下跌,对经济的负面作用就不可低估,各国政府都已认识到这一点,管理层出台利好政策拯救股市.十多年来,我国股市出现了几次较大的波动.如在1993-1994年的股市下跌过程中,管理层为了遏制股市的下跌,在1994年初就停发新股,但仍没有遏制股市的下跌,上海股指从年初的900多点下跌到7月底的325点,最后出台了"三大"救市政策才遏制住股市的下跌.  相似文献   

8.
李长治  方芳 《新金融》2020,(4):12-18
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视角,选取200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美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及其背后的机制,得到四点主要结论:一、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总体是正向的,但存在"反转"现象,即美国投资者情绪会先对中国股市收益率有负向冲击,后转为正向影响。二、以2011年为临界点,美国投资者情绪传染所需的时间缩短,上述负向冲击的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2个月,正向冲击的时间从2个月缩短到1个月。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证券投资负债"项目的规模越大,美国投资者情绪对中国股市收益率的影响力越强,表明资本流入和跨境资产配置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市场的机制之一。四、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美国投资者情绪可通过中国投资者情绪间接影响中国股市收益率,投资者情绪传染是美国投资者情绪影响我国股市的另一机制。  相似文献   

9.
《证券导刊》2013,(23):8-8
股市跌破2000点大关,孰之过?现在的投资者,已经接受了管理层不断进行的风险教育,拼命用脚投票,抛盘如雨,割肉比赛现在进行时。或许管理层认为市场化就不能救市,应该任由股市暴跌,但本栏认为,市场化也应该维护股市稳定,美国股市也救市,A股市场更应该体恤普通投资者。  相似文献   

10.
王文 《金融博览》2002,(12):22-23
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11月5日联合公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对于一个长期封闭的资金推动型的股市,引入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举措,它表明管理层在坚定不移地促进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推动市场更为理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股市六谏     
市场自6124点下跌以来,仅仅10个月,就飞流直下击穿2000点,荣登全球跌幅冠军。在GDP全球增速第一的背景下,出现如此跌幅简直匪投资者所思。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众多投资者和管理层苦苦思索。当然,有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国内股市的外部影响,更多的是国内自身原因。笔者在此从股市多层面入手,勇提六谏,以期抛砖引玉,引起监管层及投资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一、培育机构投资者,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融资结构 无论是英国"权益投资者主导"还是美国"债权人主导"的管理层收购融资模式,合格的机构投资者都是管理层收购步入良好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机构投资者影响管理层收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参与融资谈判,影响管理层收购;直接参与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引导二次管理层收购;通过债券与股权转换,维护自身利益、影响管理层决策;主要债权人发挥了类似于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通过管理层收购竞价,引入外部市场监督.  相似文献   

13.
郭娴洁 《理财》2004,(4):31-33
虽然中国A股自去年11月以来,走出了一波像样的行情,但"老股民"陈亮仍未看到"解放区的天",却还在套牢的煎熬中苦苦等待黎明的到来.然而,陈亮的邻居吴栋却显然要潇洒多了,依靠股市,他从一个不足1万元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同为股民,吴栋得了何方真经?此真经就是淘金海外股市.  相似文献   

14.
朱平 《证券导刊》2009,(8):94-94
去年四季度开始的中国股市,是经济最恶化的时候,从基本面分析角度看,最应该下跌,可市场却走出了一枝独秀的上涨行情。投资者所有感知到的就是到了牛年,股市可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变  相似文献   

15.
郭娴洁 《理财》2004,(1):30-33
去年,熊途漫漫的股市没有满足投资者多少的希望,当然,这一切均成为了过去式.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还是2004年的股市是牛是熊?还是两者都称不上,是地道的牛皮市?投资者该如何对待股票?笔者在综合分析了影响股市的各个因素之后提出的建议是:胆大心细往前走.  相似文献   

16.
尽管去年年初国务院就发布了"国九条"这一纲领性文 件,但资本市场却没有明显改观,2005年开市以来又连创新 低。人们不禁要问:拿什么来拯救你,我们的股市;拿什么 来保护你,我们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自去年10月以来波动幅度日益加大,相比于去年10月的最高点6124点。目前股票市场的最大跌幅接近60%,90%以上的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2/3以上的流通股股东的损失超过大盘的下跌幅度。面对中国股市如此大的波动,救市方案再次被市场热议。而在多个方案之中,建立强有力的平准基金成为市场的最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颁发的金融30条明确强调要稳定股票市场运行.但中国股市并未闻鸡起舞,而是在2000点附近继续震荡徘徊.这让人疑惑:利好股市的政策信号频发,为何市场反应如此麻木? 其实."利好麻痹症"在中国股市已不是第一次出现,以往在股市暴跌、投资者信心低迷时,只有当政策利好落到实处后,投资者信心才能恢复.而此次不同的是,中国股市在一年问暴跌了73%.加之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肆虐.未来中国经济一片黯淡,上市公司业绩前景不明.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者谨慎对待显然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9.
刘明彦 《银行家》2012,(1):14-15
正2011年12月15日,上证指数报收2180点,相对年内最高的3062点,跌幅近30%,击穿了投资者2200点的心理防线,处于2001年6月22日收盘价2251点的下方。从股指水平来看,中国股市一夜间似乎回到了十年前,好像"人类"也无法阻止中国股市的下跌。当然不可否认,中国股市也曾辉煌过,于2007年10月创下过6124点的"令人敬仰"的股市巅峰,但那已成为中国股市泡沫的标志,成为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20.
《国际融资》2006,(1):70-71
subwayer:摘自SOHU股市论坛中国股市最大的弊端源自特权.特权横行,导致了畸形的中国股市,使股市成了"老虎机"、成了"碎币机"、成了国企"提款机"、成了股民"伤心园",沦为利益倾斜、"三公"不公、造假盛行、圈钱为本、比"赌场"还不如的地方;在这里,股民沦为各方争食的"唐僧肉",在管理层"保护"的旗号下,股民被剥夺得精光,充其量落个为国企改革做贡献,让人欲哭无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