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济人”假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理论前提,是在自由的经济制度下,保证最大化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并能够增进社会集体福利的抽象假说。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范式引入了政治决策领域,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但是这种方法论上的创新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已经将“经济人”道德层次的社会属性抽取掉了;在强调不同市场环境下决策者的品行不变性的时候,却忽视了决策环境和决策影响的变化;尽管注意到了外部性对集体选择行为过程的影响,但是客观上却又混淆了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别。这样公共选择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在“经济人”假设的移植使用上走了片面化、表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经济人”假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与发展的理论前提,是在自由的经济制度下,保证最大化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并能够增进社会集体福利的抽象假说。公共选择理论把“经济人”范式引入了政治决策领域,拓宽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但是这种方法论上的创新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已经将“经济人”道德层次的社会属性抽取掉了;在强调不同市场环境下决策者的品行不变性的时候,却忽视了决策环境和决策影响的变化;尽管注意到了外部性对集体选择行为过程的影响,但是客观上却又混淆了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别。这样公共选择理论就不可避免地在“经济人”假设的移植使用上走了片面化、表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两个主要假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在从经济学和哲学两个视角批评西方经济人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一种新经济人假说和理论,其方法论是整体主义、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然后,提出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的“活劳动价值新假说”,并论证与此有关的“全要素财富说”和“按贡分配形质说”。作者认为这是作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学派的“海派经济学”基本假设和理论之一,也属于超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后现代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就发现并提出了所谓“斯密问题”;从那时起,把斯密看作伦理学上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上的利己主义者,就几乎成了研究斯密的传统“信条”;人们由此形成了一种常识性的共识正是斯密自己造成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人格分裂和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价值紧张,并因而使经济学陷入了愈来愈“不讲道德”的困境和使伦理学愈来愈沦为只会空洞说教的意识形态工具。然而事实是,“斯密问题”是一个只有在特定的论域中才有意义的问题——严格廓清这一点,无论是对于我们理解斯密通过“看不见的手”实现经济与伦理的自然关联,还是作出重塑现代经济与伦理再度结盟的努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前提,它认为人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权衡和计算来追求最大利益的人。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人假设”的演进路径,并深入分析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西蒙有限理性说、制度学派“社会—文化人”说、行为科学心理实验、莱宾斯坦X效率理论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最后,文章提出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提出“科学经济人”的新概念,即要做到“经济人”与“利他人”的统一、“经济人”与“非理性人”的统一、“经济人”与“社会人”的统一、“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经济人”与“生态人”的统一,从而给出了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6.
理性选择理论在政治学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之上,视社会个体为惟一真实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单位,将政治行为等同于经济学意义上交换活动,这三者一并构成了理性选择理论形式优美、逻辑严谨的方法论体系———方法论个体主义、“经济人”假设和经济学交换范式。然而,理性选择理论的优势与成功却遮掩不了其方法论自身的局限性———方法论个体主义孤立地将个人作为基本分析单位,忽视了社会结构、社会规范与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影响与形构;“经济人”假设将政治参与者的属性简单地给予预设,不能看清楚“政治人”的全面属性;经济学交换范式将政治活动简单地类比为经济交换活动,忽视了政治活动的复杂性。理性选择理论若要更有效地解释政治现象和研究政治问题,需要正视和克服局限,对方法论个体主义、“经济人”假设和经济学交换范式作出修正与改进。  相似文献   

7.
自从亚当·斯密开创“经济人”范式为经济学做出巨大的奠基性的工作以来,“经济人”范式便遭到很多的误解和挑战,甚至危及到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本文试图通过对各种反驳的观点做出相应的回应,以及对“经济人”范式内容的做出重新的阐释,以期说明“经济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范式”并为过时,目前的诸多理论仅仅是对“经济人”范式的进一步的澄清、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8.
“经济人”理论述评—一个不完善理论的庸谷化发展进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后来的追随者们却抛弃了斯密给予“经济人”的道德和法律约束,添加了更多不符合实际的假设,使“经济人”理论日趋庸俗化。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完善制度建设时期,更需审慎看待当前颇为流行的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9.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来分析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行为,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具有“经济人”理性、行为选择的“个体主义”倾向和行政人员价值、行政组织目标的“特殊利益”定位。应以公共管理选择理论为借鉴,通过正视政府“自利”本性、建立“私利”与“公利”共客机制和加强公民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等措施进行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0.
现代市场经济的化理问题已经引起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共同关注,经济学的视角和伦理学的视角似乎仍然存在着某种隔阂与偏差。本文试图从经济伦理学的角度,透视现代市场经济的道德意义,探讨道德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变量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消解“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的游离状态。  相似文献   

1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与科学的理论依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关系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国家安全,有利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文章专注于资源节约型社会产生与存在的理论基础,从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智慧到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都给予了阐释。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理论研究及立法综述,总结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并展望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研究趋势,尤其从法律的视角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研究重点给予了关注,以期为我国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保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说已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最高表达.理论界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人民群众解释推介这一学说。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谐”与“社会”,“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和谐”的可行目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层进的逻辑关联。“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3.
乌·贝克有感于当代社会中似乎日趋严重的风险问题,提出了用“反思的现代性”理论来审视西方的现代化过程,比较客观地评价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功过,揭示了现代性内在矛盾及其在全球风险社会中新的表现形式,对当代的“全球主义”民族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进行了抨击。贝克的反思现代性理论具有现实性和历史感。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以历史进化论、唯物认识论为基础,从方法论的高度阐发“务实原则”,对后世的政治、文学以及文人性格诸方面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经济、以法治国、改革创新和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可资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红色管理”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总结。在现代社会有许多组织独具慧眼,兴起了向中国共产党学习“红色管理”的浪潮。与此同时,“红色管理”理论体系也开始构建。“红色管理”在现代社会的盛行有其独特的原因,它是中国管理现状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借鉴“红色管理”的过程中应深刻领会和把握“红色管理”内涵,应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借鉴“红色管理”,还应面向未来借鉴“红色管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工程建设对人类环境的影响着手,分析工程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并进一步探寻工程造价的本质,提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看法。本文的目的是推进工程建设和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的研究,从而深化对工程造价专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小康社会基本理论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这一历史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密切相连的。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党的小康社会基本理论有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红色管理"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总结.在现代社会有许多组织独具慧眼,兴起了向中国共产党学习"红色管理"的浪潮.与此同时,"红色管理"理论体系也开始构建."红色管理"在现代社会的盛行有其独特的原因,它是中国管理现状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借鉴"红色管理"的过程中应深刻领会和把握"红色管理"内涵,应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借鉴"红色管理",还应面向未来借鉴"红色管理".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不再局限于理论层面上,主要集中在何谓现代性及现代性问题的表现、中国的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等问题上,更多的是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并积极地推进我国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交换与营销观念:一个营销理论的整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营销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交换为核心的营销理论发展的逻辑结果。关系营销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营销理论的替代,它是兴起于特定的市场领域。关系营销理论的关系范式实际上强调的是交换过程中对人与社会互动过程的关注,它不但没有超越现代营销哲学的范畴,更没有脱离"交换"这一营销学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