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三农"供给优质足量的农村公共产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突破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需要构建全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体制,要明确"两个主体"地位,实现三个"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在综述国内外有关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借助绩效指数、绩效差异指数和绩效改善指数等评估工具,对安徽省17个市的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17个市公共产品政府供给绩效从"九五"期末到"十五"期末"呈现出"低位爬升"、地区差异性扩大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相对滞后性等特点,据此提出健全硬性的公共产品投资分担机制、完善省以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公共产品供给"塌陷区"扶持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公共产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越快,农民对农业公共产品的依赖就越强。只有保证了农业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才能更好的带动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在对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公共产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给出了保证农业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各种流派,分野令人应接不暇,但是无论何种经济学分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市场"和"政府"干预的关系问题。公共产品理论为解释"市场自由"与"政府干预"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方法,本文将在对公共产品理论再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综述及评价,并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的框架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进行一个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教育的产品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属于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是经济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对教育的产品属性的界定依赖于不同的判断标准,同一层次的教育既可能是公共产品,又可能是准公共产品,还可能是私人产品。根据公共产品的内涵,对国内、国外理论界各种不同观点做了梳理分析,认为对教育产品的属性的"定性"研究对当今的教育产品的配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着力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城乡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城市的工业化与乡村小农经济的对峙局面,形成了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建立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安排,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健全事权与财力匹配的体制,合理界定各层级政府的事权,增强基层政府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创新乡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能力,建立科学的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露机制,实现乡村(社区)居民自治的完善与"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7.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共产品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影响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因素很多,包括科学技术因素、文化因素和"选择性激励"机制.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在解决市场失灵、缓解本国社会矛盾、减轻社会摩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准公共产品的均衡分析和蒂博特模型为民营企业介入农村地方性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民营企业介入农村地方准公共产品供应的"度"的问题、效率和社会福利损失与公平问题、民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问题和对农村地方准公共产品的监管问题等同样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馨 《财贸经济》2021,42(1):16-25
"市场失效论"和"公共产品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学的理论基础.中国财政学的发展需要立足国情,同时不能漠视已经发展起来的现代财政学.当下一些质疑"市场失效论"和"公共产品论"的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误解所致.为了厘清中国财政学界存在的误解,从而推动当前的财政学教学和财政理论研究,本文对如何看待"市场失效论"及政府市场二元对立观,如何正确认识"公共产品论"以及如何认识"公共产品"难以划分市场与政府边界的问题作了回答.新时代背景下,按照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定位,财政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要求建立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即新时代的公共财政制度,"市场失效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基础理论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长富 《北方经贸》2000,(1):184-18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加强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失灵"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别的机制无法取代的.但市场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①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其特点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及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公共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是失灵的.  相似文献   

1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加强宏观调控是克服"市场失灵"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别的机制无法取代的.但市场不是万能的,有其局限性,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①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其特点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及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公共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市场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是失灵的.  相似文献   

12.
在地方政府"花钱矩阵"模型推演的基础上,根据2007-2017年中国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中国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并采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地方财政自给度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各地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存在水平偏低、持续下降和区域差距明显等特征,而地方财政自给度也确实能对地方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产生稳健的正向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实质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转变,国家治理转型、经济体制变革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安排变革,变迁的逻辑是供给主体呈现多元项辨证发展,筹资制度体现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的重要区别,决策制度要求由集权的"自上而下"向民主的"自下而上"决策转变,生产管理制度反映由"自我生产管理"向"公共生产管理"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相关体制安排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孙开 《财贸经济》2005,(6):40-44
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提供,对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从方式、范围和数量方面看,我国农村在各类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着诸多矛盾,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在构建农村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各类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处理好体制框架建设与公共产品供给之间的关系,为县乡基层财政逐步解困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和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在于注重建立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城乡平衡的现代供给体制,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实施强效投入机制,突出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和微观主体的投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机制运行却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两个非合作博弈,即"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因此,中央和基层政府需要调整政策,从积极引导农民组织化,培育多元的供给主体,确立公共财政理念等多方面入手,使基层政府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17.
《商》2015,(34)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基本上都集中于"三农"问题,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促进"三农"意义重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并给出中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城市社区公共产品的单一供给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社区居民日益高涨的物质文化需要,供给机制正在向"多元供给"的方向发展。本文以武汉的城市社区建设现状为例,通过阐述其城市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从产品供给主体单一化、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滞后以及传统供给模式导致决策主体错位、社区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不畅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以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借助市场辅助供给以及社区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借鉴马萨模型原理,并结合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法,从政策外界环境及政策的相关利益群体对农村"一事一议"制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兴大国进行区域合作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以及提高交易效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构筑理论模型,对新兴大国内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发现:大国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之后,区域才能在内部公共产品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需求之间实现均衡;利率决定着大国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均衡,当利率上升时,区域购买公共产品的数量会下降;当利率下降时,区域购买公共产品的数量会增加;大国经济规模与公共产品需求是正相关关系,两者通过利率机制的媒介作用形成良性循环。新兴大国必须基于要素禀赋,大力发展经济,提升经济规模,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协作,以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