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市学止损,牛市学选股,这似乎是股市操作中的一条铁律。熊市止损就甭多说了,中小投资者对此都有切肤之痛。牛市学选股则是当下我们中小投资者所需要面对的。在历经了长达4年多的漫漫熊市后,当前的市场已明显出现了转机,投资的机会再次开启。在市场投资机会来临时,选股便成了我们中小投资者的第一要务。当然,选股的技巧很多股民都知道不少,比如,要选择底部放量的、个股基本面向好的、业绩有保障  相似文献   

2.
要想在变幻莫测的股市里胜人一筹、持续盈利,不仅需要有独特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操作心态,而且离不开过人的选股本领和娴熟的操作技法。单就选股而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只要适合自己即可。及时发现并抓住回头草的投资机会,便是一种简单、有效且适合多数股民普遍采用的选股方法。回头草不是草不少人都有喜新厌旧的习惯,喜欢陌生的新股,不喜欢熟悉的老股,尤其是曾经操作过的股票(简称回头草)。殊不知,不少曾经操作过的  相似文献   

3.
王立新 《理财》2012,(3):53
巴菲特在给股民的忠告里面,第一条就是不要买自己不了解的股票。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如今实体经济的门类更为细分,尤其是一些高技术公司所从事的业务往往非常专业,甚至涉及某些领域最为先进的技术。这使得基金经理在选股上的难度和专业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张珺  陈卫斌 《投资研究》2012,(1):153-160
本文选取2009年前成立的8只QDII基金为研究样本,以2009年和2010年的周度数据为基础,采用TM和CL模型对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不具有持续性。2009年有较强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2010年有一定的选股能力,但是缺乏择时能力。进一步分析,QDII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的显著性都不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T-M模型和H-M模型,采用2012—2013年的交易数据,对我国已上市的21只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沪深300指数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较差,基金经理未能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在择时方面,基金经理普遍具有一定的择时能力,但不具备强择时能力;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呈强烈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王晓哲 《理财》2012,(2):38-40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小股民。他们辛勤又努力,他们选股又割肉,他们不论何时上班下斑都在看信息。他们偶尔还要拿跳水冠军。噢!苦逼的小股民,噢!可怜的小股民。他们齐心合力开动脑筋躲过了一个庄,最终还是沦陷黑色星期一……"  相似文献   

7.
对投资业绩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择时能力,还是选股能力?在我们的一般印象里,择机和选股这两个似乎是投资收益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其实不然,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择时能力和证券选择能力对投资业绩的贡献都只有不到5%,而资产配置决定了91.5%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8.
在证券市场经历过10多年的老股民大概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一只股票不管你业绩有多么的优良.如果没有实力机构相中的话,那充其量也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平庸股;一只股票不管有多烂,只要有实力机构进入,那么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支令人眩目的大牛股。这归纳成一句话:股不在名,有庄则灵。所谓的价值投资.其实就是有实力的机构相中一个公司的经营业绩或者未来成长性,而大举进入炒作。因此,我们中小投资者在选股时,应该关注的是个股是否有庄入驻.进入的庄是强庄还是弱庄。择庄而入的选股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传媒板块上市公司进行分类和评估,以及为股民选取股票提供有效依据,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对29家传媒娱乐类公司×年度公开的报表数据进行综合评判,根据综合得分给予排名,并依照聚类分析结果,做出归类总结,对每类公司的运营状况、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评价,并为公司发展和股民选股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基金现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机构和我国基金市场的主流。开放式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是其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17只基金作为样本并运用T-M和H-M模型对其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就选股能力而言,均显示少数样本基金具备选股能力。就择时能力而言,均显示所有的样本基金均不具备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周慧虹 《金融博览》2009,(13):60-60
对于炒股软件,许多股民应该并不陌生。通过下载、安装,股民得以了解股市行情.查看股票走势.还可以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股民根据分析结果适时进行买入、卖出交易。  相似文献   

12.
开放式基金现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投资机构和我国基金市场的主流。开放式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是其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17只基金作为样本并运用T-M和H-M模型对其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就选股能力而言,均显示少数样本基金具备选股能力。就择时能力而言,均显示所有的样本基金均不具备择时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分时段比较研究中国三种主要开放式基金在股市涨落中是否存在选股择时能力,以帮助投资者对其形成初步的认识。研究发现,目前的两种主要评价模型更适合在市场相对平稳时期评价中国基金的选股择时能力。当市场剧烈波动时,模型解释力较弱;基金总体仅具有极为微弱的选股能力,择时能力欠佳,且不同类型基金在市场不同波动阶段选股择时能力差异较大;市场下降期往往同时具有一定的选股和择时能力,但其他时段两种能力则具有较强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邵阳 《理财》2011,(2):41-42
炒股能考验人的思维,你的思维正确了,就能从股市中获利。比如选股,我认为就应该遵循三大原则,把握这三个原则,不妨让股票飞一会儿,一定能击中投资目标。选股三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HM模型对以"1"字开头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进行研究,分析样本投资组合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在上升市场、整合市场、下降市场区间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社保基金在不同市场区间均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择时能力随市场区间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某证券公司营业大厅内,有两位股民正神色专注地查看当日股票交易信息,他们的神情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经打听,原来他们是来自于甘肃兰州的股民。当记者问起他们的炒股经历时,这两位股民都不约而同地讲述了一年前在甘肃投资炒股时的“黑色遭遇”。他们所说的“黑色遭遇”是指去年在甘肃发生的某券商违规经营事件。记者发现,这两位股民在谈起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时,心情特别沉重,说话语气也非常尖锐。  相似文献   

17.
刘金旺 《时代金融》2013,(24):40-4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身到股票市场中,但中国的股票市场牛短熊长,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中国股民都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广大股民不懂对上市公司的关键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以此对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做出正确的判断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关键的财务指标,并对其含义、选股的应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各指标的使用缺陷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基金选股选时能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西方基金绩效评价中较为常见的选股选时能力模型及其FF3改进模型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实证研究,在处理过程中考虑了不同取样频率和不同样本区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基金只存在很小程度的选股能力,而基本不存在选时能力,更没有基金同时具有选时能力和选股能力;(2)多因素改进模型与原模型相比显著提高了解释能力,说明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使用多因素模型;(3)加快取样频率后基金表现出更强一些的选股能力,但在各年度内基金的选股能力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9.
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我国的投资连结保险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但是不具有择时能力。就投资风格上来看,激进型账户的选股能力表现最好,债券型账户的择时能力好于其他;从牛熊市的比较而言,我国投连险具有显著的选股能力,牛市表现要优于熊市;综合考虑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两个方面,平安人寿和太平人寿的投资表现好于其他寿险公司。  相似文献   

20.
经过6年的发展,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9月30日我国共有305只开放式基金,与此同时开放式基金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开放式基金风险和收益、选股和择时能力等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心的一个话题.对开放式基金风险和收益、选股和择时能力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开放式基金本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本文在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开放式基金3年半的数据基础上,应用国外成熟市场对开放式基金评价的指标,分析了中国开放式基金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等问题,得出我国大部分开放式基金具有专家理财的特点,有一定选股能力但选时能力不是很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