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股市和房市对货币流速的效应是对货币流速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个方向。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房市变量与狭义货币流速、广义货币流速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与货币流速负相关,狭义货币流速主要受股市影响,广义货币流速主要受房市影响。股市和房市导致货币流速下降的原因,有助于解释我国的一些经济现象,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进一步规范股市和房市的发展,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股市和房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保持经济与金融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2.
耿中元  曾令华 《新金融》2006,(10):19-21
探讨股市和房市对货币流速的效应是对货币流速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一个方向。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房市变量与狭义货币流速、广义货币流速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与货币流速负相关。股市和房市导致货币流速下降的原因,有助于解释我国的一些经济现象,同时也提醒我们应进一步规范股市和房市的发展,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股市和房市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要采取预防性货币政策,保持经济与金融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调整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以及房地产价格波动对货币供给的冲击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房地产途径,并进一步对房地产价格和投资、消费、物价及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利率政策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献研究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地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利率是一种经济杠杆.一般说来,它与股价呈负相关关系,即利率降低,会导致股价升高.关于货币供给、利率与股市的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做了很多的研究.本文拟使用ASAR-EGARCH模型对上证综合指数进行研究,以此分析我国股市波动的特征和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升温不断,引起各方面强烈关注,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文章利用单位根检验及协整检验就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投资影响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额和广义供给及贷款利率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广义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投资有显著影响,利率对房地产投资影响不是特别显著,据此我国实施货币政策来影响房地产投资应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给来实施。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处于"新常态"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存款准备金率通过改变存款规模、改变货币供给乘数、改变资产负债表结构以及货币市场对信贷市场的传导作用四个渠道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产生显著的影响,并通过构建基础模型和灰色关联模型测算了该影响值约为0.5,最后提出了应从综合出台总量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大力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中间业务以及完善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三个方面降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相似文献   

7.
高鸿 《金融与市场》2010,(11):46-48
本文通过计量方法,对基础货币、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对货币供应量M1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VAR模型对影响的冲击过程进行模拟,并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做了简短的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Granger因呆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通过投资传递的数量关系和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投资传递到宏观经济上,货币供应能够显著影响投资而利率则不能,货币供应影响投资的效应时滞为2个季度,投资影响实际总产出的效应时滞也为2个季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本文分析表明,资产价格波动已成为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因素,货币当局必须考虑这一因素。但如何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最优反应,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和可行的操作方式。随着我国股市、房市的发展,资产价格的波动将导致消费和投资的波动,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保持价格稳定和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目标。这也要求我国货币当局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市场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一方面通过货币供应量影响股票市场价格,另一方面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反馈到投资、消费等领域,从而影响宏观经济以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本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检验结果后认为我国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其中股票市场价格处于因方地位,货币供应量处于果方地位。本文的实证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不高,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与我国股票市场自身缺陷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通过投资传递的数量关系和时滞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投资传递到宏观经济上,货币供应能够显著影响投资而利率则不能,货币供应影响投资的效应时滞为2个季度,投资影响实际总产出的效应时滞也为2个季度。  相似文献   

12.
赵秋蓉 《济南金融》2013,(10):11-15
本文运用1996—2012年月度数据建立VECM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1)货币政策对投资及消费的刺激作用存在非对称性,货币政策对投资的刺激作用比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强很多。(2)货币和信贷都可以对消费发挥积极作用,信贷的作用稍强,货币对投资的刺激作用几乎为零,而信贷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很明显。(3)利率对投资和消费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分析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拉动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进一步分析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发现当前应着力于扩大消费需求,而且目前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比货币政策有效。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运行弱相关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长期以来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与经济走势相背离.本文借助投资乘数效应、投资函数以及倾向需求函数三个相关关系前提,推导出货币供应量与国民收入关系曲线,并揭示出"货币供应量陷阱".接着以这一模型为基础,在不同经济变量变动的情况下寻求"货币供应量陷阱"的破解之道;同时还对模型中未曾包含的其它影响货币供应量与经济运行关联度的因素加以补充解释;最后提出我国可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增长角度的货币政策指标分析:1998-200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我国1998年至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检验、VECM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对实体经济都具有显著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之间存在显著关系,但在对实体经济的解释方面不能相互替代。因此,本文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促进当前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并应进一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不对称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动态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对2007年以来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月度同比增速与股票市场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不对称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以货币供应量同比变动衡量的货币政策同股票市场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且至少存在一个方程可以反映各变量间的这种稳定关系.其中,M0和M1的同比增速是上证综指的格兰杰原因.反周期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货币政策在紧缩期对股市的负面作用大于其在扩张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信贷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使用中国2001年1月-2005年5月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协整分析等计量方法对我国信贷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在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过程中,货币供应量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利率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M0、M1对信贷市场贷款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从信贷市场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导过程中,金融机构贷款对居民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7.
股市对货币政策敏感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VAR模型和协整理论对于货币政策对股市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货币供应量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利率不是股指的格兰杰原因;相对于利率,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更大。最后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VAR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货币政策会对股价波动产生显著性的影响;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作用时点存在2个月左右的时滞,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在时滞点达到峰值,其后虽仍维持正向但会减弱,而利率在时滞点后对股市波动的负向作用相较明显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但两者对股价波动影响的贡献要小于股市本身.  相似文献   

19.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调控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VAR模型、脉冲反应、方差分解等现代计量分析方法,从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影响股市的角度考察了我国货币政策与股市之间的关系。结论是我国货币政策对股市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并不能有效调控股市,且股市体制性缺陷也不是股市货币政策效应低下的最根本原因。因此,货币政策应关注但不盯注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也不意味着要转向以诸如股价之类的资产价格为主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中国2001年1月-2005年5月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协整分析等计量方法对我国信贷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在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到信贷市场的传导过程中,货币供应量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利率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M0、M1对信贷市场贷款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从信贷市场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传导过程中,金融机构贷款对居民消费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