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是我国开发较早、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是我国经济起飞的重要依托。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长江的联合开发,首先必须进一步认识本流域的基本特征,探索联合开发的基本思路。有了正确的基本思路,我们才有可能科学地确立总目标、总格局、总模式,才有可能抓住最关键的环节,不致被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所牵动而失去章法。本文从鸟瞰全流域的角度,谈一些意见,以求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甘孜州生态经济持续发展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立勤  晏鄂川  何勇 《经济地理》2001,21(2):155-158
大力发展甘孜州生态经济,必须从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经济系统来考虑,当务之急是搞好流域生态环境建设。这此再创秀美山川,既是甘孜州生态发展的抉择,更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安危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发展生态产业,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必须大力实施生态畜牧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能源、生态旅游、生态药业等生态经济工程。经过长期的奋斗,结合西部大开发中长江中上游的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地处长江上游的甘孜州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最终为州经济建设奠定坚实的自然可持续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3.
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5月2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1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一季  相似文献   

4.
万里长江是我国的一条“黄金水道”,据统计,长江有3000多公里的流域可以通航,年运输能力达3.5亿吨,客运能力达4000多万人次,仅武汉至上海段的运输能力就相当于沿线11条铁路的运输能力的总和。另外,长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长江沿线共存大小景点301处,在我国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23个项目中,分布在长江沿线的就有8个,其中长江中下游有5个。这些宝贵的资源是大自然送给长航人的珍贵礼物。  相似文献   

5.
新书介绍     
长江中下游水域洲滩野生经济植物长江中下游水域洲滩蕴藏着丰富、可资利用的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对其合理开发和保护可给人们提供大量财富。本书作者以课题研究工作为基础,汇集国家科委有关专题研究项目成果,以及长江流域各省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文献资料和植物标本,系统介绍了长江中下游自然环境、水域洲滩状况及植物群落景观,详述了362种有现实开发利用价值的经济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地理分布、重要经济用途、采收及处理、主要化学成分等。文字简洁、文图并茂,书后附有用途分类一览表、植物中名和拉丁学名索引、查阅方匣。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水域洲滩野生经济植物的专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SNA及QAP回归分析法,构建改进的引力模型,对我国长江经济带省市间SO_2排放的空间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3年,长江经济带的SO_2排放空间关联网络密度逐年增强,且中下游密度明显高于上游地区;(2)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在SO_2排放关联网络中既处于核心位置,又对其他省市的资源有所依赖,湖南、重庆这两个省市在SO_2排放网络中起着"中介"作用;(3)长江经济带内SO_2的溢出常发生在中下游省市内部、上游省市内部,且中下游省市对上游省市的溢出效果要高于上游省市对中下游省市的溢出效果;(4)区域间空间邻近关系与环境规制差异对长江经济带SO_2排放空间关联与溢出都有影响,且不同的环境规制代理变量的影响效果不同。最后,就实证结果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继红  真虹 《江南论坛》2009,(12):17-19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临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是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以长三角港口为依托,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党中央确定的国家战略。国务院提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十几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长三角地区港口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脆弱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三峡大坝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水电枢纽工程。事关长江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建设的成败 ,也决定着长江上游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步伐。本文分析了库区的生态环境特点 ,提出了采取全面规划与科学决策 ,实现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其经济一体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修正经济联系引力模型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13年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一体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形成以中下游城市群和上游城市群为核心的两大板块,区域内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是促进中下游经济联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核心—边缘"结构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且核心区与边缘区网络密度差异较大,上海、武汉、长沙、重庆、成都等城市成为经济联系网络中重要的中介城市,总体上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网络呈现"一轴线、两板块、多中心"的经济联系格局;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在经济联系网络模式上分别呈现出"多中心紧凑模式、多中心松散模式、双核极化模式",表明中下游区域以城市群为主体,中介城市为对接点的经济联系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加强与成渝城市群为核心的上游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经济改革》2010,(1):32-33
长江黄河发源于西部,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源地。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时,开发流域水能资源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也应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论汉江流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阶 《经济地理》1997,17(2):33-36
汉江全长1577km.流域面积15.07万km2.为长江各支流之最。1994年总人口4904.4万(不含武汉市为4204.4万)、国民生产总值达1799.3亿元(不含武汉市为1313.5亿元)、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加之流域处于我国中部核心地带、起着连结华中、华北、西北、西南的枢纽作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快流域开发、对带动我国中西部的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1流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距1994年汉江流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668元(不含武汉为3124元)、经济发展在长江流域和全国属中等水平、但流域内的地区差异仍较明显、大致包括几个方面:1.1上中下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长江江豚仅剩1000余头,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和都阳湖、洞庭湖。2014年,农业部发出通知:"长江江豚按照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要求,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对粮食经济生态压力的内在机理,文章基于"压力—状态"模型进行粮食经济生态压力测度,选取了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等8个变量,通过评价值转化、综合评价值计量、协调度测算等方法剖析研究区域的粮食经济生态压力水平。结果显示:江汉平原位为流域粮食经济生态综合压力之首,江汉平原的天门和仙桃的粮食经济生态压力亦在其他区域之上,流域内多地呈现出综合评价得分与协调度评价值呈负相关的态势,表明地区隐藏的生态危机广泛存在。研究结论:(1)经济发展与生态农业发展的不同步导致粮食经济生态压力高企。(2)农业面源污染的根源在于农业生产思想对农户行为的驱使。(3)规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行为同样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现状云南省山地占94%,仅6%为山间盆地,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境内有六大水系(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澜沧江水系、红河水系、怒江水系和伊落瓦底江水系)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但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故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和水土流失的重灾区,加之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低等原因,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长期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的过度和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使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并且直接给长江中下游生产和建设带来严重威胁。新中国建立…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绿色创新效率,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与绿色创新效率呈现正相关关系。绿色创新效率在长江经济带整体和上游中游下游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上中游地区收敛速度较快、下游地区的收敛速度较慢。数字金融有利于提升长江经济带整体及上游中游下游绿色创新效率的收敛速度,其中下游地区收敛速度提升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张才琴 《生产力研究》2006,(10):121-123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西部地区大多处于大江大河干流或上游流域。这些森林起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从而有效地调节我国大江大河源头或上流的径流量,减少中下游河床泥沙的淤积,保护中下游地区工农业生产及航运顺利运行。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西部森林生态环境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对其保护好坏会对全国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实施西部森林生态保护策略,以保护全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历史、区域生态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系统研究中,不难发现“人口”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准污染源”;现在应本着循序渐进、分阶段改善的方针,逐渐向建设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过渡。长江流域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应放入全国以至世界大系统中考察、开发;上海——南京港城带是长江“黄金口”,应作为一个特殊经济体统筹规划率先建成;长江中下游流域应打破隔阂横向联合;中国的经济起飞根本在于内地的开发和发展。当前,城市建设中应克服“三废”危害,重视研究城市供排体系,按现代城市功能优化设计城市建设。笔者还讨论了历史、地理、政治等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区是长江水资源的根基和命脉所在,对中下游的发展和全国的生态安全都至关重要。本课题以长江上游雅砻江四川流域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民族村落西昌市水塘村为例,通过分析水塘村生态环境条件、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人文地理等,提出发展立体山地林业生态经济的新思路,把水塘村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并形成长效机制,从中找到一条适合于在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区大面积推广的新的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经济地理》2021,41(2):1-10
南北区域经济分化与协调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新方向。文章利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和可视化方法,使用2000—2017年我国地级行政区尺度的国内消费市场和GDP数据,先后分析我国南北区域以及全国经济的空间演化趋势。同时使用二次椭圆(即标准差椭圆内要素分布的标准差椭圆)识别我国更高度密集的经济集聚区并比较若干不同区域的经济空间集聚水平。结果发现,南北区域经济呈现明显的空间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态势,其经济重心距离在不断缩短,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北方城市因为彼此邻近并且更邻近全国市场,其增长整体上快于其他地区的城市。同时,横跨南北方的北京—杭州沿线区域和郑州—武汉沿线区域经济的空间密集度更高,可能成为促进我国南北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轴带。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区域经济布局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金龙 《经济地理》1997,17(2):37-40
1安徽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布局条件分析安徽省地处华东腹地、位于长江、淮河中下游、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及东西之间的过渡地带。水、热、土资源较优越、是华东以至江南沿海一带矿产资源种类最多、储量较大的省份之一。该省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东与东南和经济水平高的江浙、特别是与经济技术水平很高、工业极其发达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十分靠近、而浦东的开放.又给安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安徽还处干我国南北方和东西部之间十字路口的交通地理位置。另外.安徽劳动力资源丰富.并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