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并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这为我们明确了未来15—20年科技创新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现有物质基础上加快通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育、创  相似文献   

2.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原始创新策源地,是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平台。按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估是科技创新中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可以为其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本文首先梳理了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内涵和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的脉络,然后对比分析国外典型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伟蓝图,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实用创新型人才。本文介绍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团队积极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主要阐述了创新创业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内容深度融合和创新创业与实践教育活动深入融合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的国际竞争中,创新型国家均拥有领先于世界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在知识产权的创新力、竞争力方面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伟大而光荣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接近国际前沿,传统的以大企业为主体在成熟技术轨道上的模仿创新技术进步模式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中小企业的多元化探索和自主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十三五"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营造更加完善、有效的政策环境,加快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尤为重大的战略意义。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面临的障碍整体上看,目前,制约我国科技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开源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开源生态的建设经验和我国当前面临的局势,提出了建设本土原生开源生态,推动构筑技术创新网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召开大会,提出了创新指导意见,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提出了几个目标,其中一个是要建立创新型国家,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先进行列。总体有三个指标,科技贡献率、依存度和知识产权拥有量。信息产业要成为创新型行业,有一定的指标,我们首先必须认真分析我们信息产业的现状,我们  相似文献   

8.
2007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道路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对自主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活力显著增强,创新产出能力不断提高,创新环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企业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目前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人才、缺乏资金投入、缺乏创新动力和合作开发能力。因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加大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加...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廊坊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发展模式和路径的角度解读廊坊市建设的现状和未来,从科技创新能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环境建设三个影响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对廊坊市建设中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其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及不足,提出确立政府与市场双引擎引导发展模式,同时大力促进原始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等加快廊坊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生,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的驱动发展,顾名思义就是以人才为发展基础,建立以创新为主要发展条件的新型发展新态,在当前,拥有一流的创新型人才对于促进国家在世界经济上占据优势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虽然我国的科技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创新型的人才却仍然缺乏,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建立创新型人才保障机制,包括国家上下各级政府、各重要企业、众多高等院校、广大的科研机构以及社会共同参与,建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协同保障机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建立的培训人才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要对创新型人才实施积极的引进政策,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创新型人才的培训机制,构建一个更加完善并且更适宜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营造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行政规章制定了特殊的鼓励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在国家所颁布的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而企业应该了解和运用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激发新动能的核心就在于创新。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因数量多、分布广,对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推动创新贡献巨大。既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力量。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为其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是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中小企业地位的日益突显,为更好地发挥其在社会地位中的作用,立足金华经济环境、科技禀赋等实际,针对促进金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出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5)
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唐山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应以科技为引领,通过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举措推动唐山市经济社会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从而实现城市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推行创新驱动型发展计划,打造富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构建国家创新系统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科技,核心在创新型企业建设和发展,而创新型企业的领路人就被称之为创新型企业家。因此,怎样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开展与当下"五大发展理念"相适应的顶层设计研究和激励政策是企业谋求长足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冯文静 《商展经济》2024,(6):142-145
科技创新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科技创新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步增强,部分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本文对科技创新对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背景进行了阐述,并深入分析了科技创新对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性和面临的挑战,最终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强国的战略举措,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发展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为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人才,本文提出了结合地方特色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举措。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发展科技金融是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科技创新是知识高度密集和资本大量投入的过程,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运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科技金融发展空间很大。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金融是关键。因此,研究国外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中扮演着重要的功能与职责,在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科技创新的财政政策,揭示出我国当前在科技创新中财政政策的不足,提出促进科技发展的财政政策,以期能够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环节,只有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层面的竞争力。但是,据汤森路透评出的"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榜单中,中国公司已经连续2年榜上无名。《中国创新型企业发展报告2012》也显示,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本文以我省企业科技创新现状为基础,深入分析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影响因素,并就如何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