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T经理世界》2012,(13):80
可口可乐公司首席营销官JoeTripodi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撰写文章,阐述了这家快消品巨头将如何应对社会化营销的变革潮流,其观点如下:"接受消费者能够创造比你们更多的信息的事实。"在YouTube上关于可口可乐的内容有1.45亿次观看,然而只有2600万次观看的是可口可乐自己创造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快速公司》杂志创刊总编辑谈新闻业的未来和管理思维的训练之道。媒体的总编辑是交游最广泛、阅历最丰富的一群人,《快速公司》杂志创刊总编辑、《哈佛商业评论》前编辑部主任艾伦·韦伯是其中一位出色的代表。在《哈佛商业评论》和《快速公司》杂志的工作,使他有机会采访众多卓越的人物,从首席执行官、精神领袖到篮球教练、小说家再到商业思想家以及政府官员。这些访谈、对话,  相似文献   

3.
面对美国信用等级下降,日本信用等级下调也紧随其后,全球的危机之势再度笼罩。2011年7月一篇《后危机时代,该做什么?》的文章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正在向我们昭示着,在如今的后危机时代,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相似文献   

4.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兴起自9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开始热衷于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1990年,C·K·帕汉拉德和凯瑞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其后,理论工作者围绕“企业核心能力”掀起了研究的新高潮,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其中最有代表的论文有:1992年兰格路易斯提出的《能力论》,1993年福斯发表的《核心能力论》以及1994年哈默和哈尼发表的《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等等。这一时期,在美国知名度非常高的《战略管理》、《管理》和《哈佛商业评论》等期刊上,企业能力理…  相似文献   

5.
未来真的很不确定,还是我们的记性实在不好?"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商业世界越来越崇拜一个主神,并且狂热地称他是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必要前提,而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条件。这个受人顶礼膜拜的神就是——创新。”看到此处,你肯定以为在阅读最新的商业文章。其实不然,这是一篇发表在1966年9/10月号《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古董级论文”《创新模仿》的开头。  相似文献   

6.
《董事会》2008,(6)
人物简介:珍妮·哈里斯是美国埃森哲高绩效企业研究所的研究主管。在商业情报领域,她作为埃森哲的一名咨询顾问积累了30多年的工作经验。除了出版《分析法层面之竞争:赢的新科学》一书,哈里斯女士还在许多商业学刊(其中包括《哈佛商业评论》和《斯隆管理评论》)上发表文章。她的研究成果被《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福布斯》、CFO,CIO,《计算机世界》和Nihon Keizai Shimbun.等媒体广泛引用。  相似文献   

7.
务实激进派     
企业管理者们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创新,并创造新的产业?美国高级管理者关心的事情已经从如何管理大规模业务(以及激励员工有效地运营这些业务),转移到了创造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灵活组织,这样他们就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创新,并创造新的产业。威廉·泰勒曾是《哈佛商业评论》的编辑和共同创始人之一。在伴随着这场变化而发生的管理变革中,他和《快速公司》杂志的艾伦·韦伯(Alan Webber)同属于著名的时代记录者。  相似文献   

8.
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帕拉汉德和哈默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文章在比较美国GTN公司和日本NEC公司十年发展后明确指出:NEC之所以可以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其奥秘在于NEC远见  相似文献   

9.
背景资料: 关于《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一书是2002年美国《商业周刊》和英国《经济学家》两本财经权威杂志的“双料冠军”,被分别评为“最重要的管理著作”和“年度最佳经济管理图书”。该书不仅在学术界获得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等人的一致赞誉,而且在大众畅销书领域也有上佳表现,在美国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和连锁书店巴诺书店都一度成为榜首图书,创下了管理类图书销售的纪录。该书第一作者琼·玛格丽塔博士是一位在《哈佛商业评论》工作长达20余年的资深编辑,第二作者南·斯通博士更是《哈佛商业评论》的总编辑。该书用深入浅出的文笔和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告诉每个人从建立卓越的目标到执行,如何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化为实际绩效,是一本十分难得的指南,被成为管理者“圣经”。  相似文献   

10.
领导的特质     
黄隆铭 《董事会》2009,(7):94-94
多年前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看过一篇有关领导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二十多年前所写的,文中比较领导与经理行政人员的区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中提到好的领导一定要有两个特质,一是坦诚,二是热情。  相似文献   

11.
进入到上个世纪 80年代末 ,企业面临的环境及其本身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 ,客观上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 :企业规模巨型化、企业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速度加快、市场需求趋于个性化 ,等等。时代呼唤企业管理变革。 1990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再造工作 :不是自动化 ,是取消》的文章 ,第一次提出“再造”这一专门术语 ,并很快引起轰动。他认为再造企业指的是重新思考 ,彻底翻新作业流程 ,以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上———如成本、品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卡普兰和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平衡计分卡:以测评推动绩效》以来,平衡计分卡(简称BSC)已经成为众多企业传递战略、达成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在BSC导入企业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少企业却遇到了诸多问题,如应该导入哪些  相似文献   

13.
代读     
《哈佛商业评论》2005/8团队的法则在如今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人们习惯于把“团队”这个词挂在嘴边。那么,真正的团队到底是什么?何时建立才最合适?他们如何确保效绩?在这篇1993年发表的经典文章中,乔恩·卡岑巴赫和道格拉斯·史密斯回答了这些问题。他们把团队定义为“具有互补技能,致力于一个共同的宗旨、一组共同的业绩目  相似文献   

14.
蚂蚁式管理     
蚂蚁式管理是制度经济学的一种体现。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邦纳保(Eric Bonabeau)和梅(ChristopherMey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分析,从蚂蚁和蜜蜂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管理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平民矜贵(mass prestige),这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词组源于一对相反的概念大众平民市场(mass market)和矜尊高贵(prestige)。这个名词2003年诞生在美国,出现在一本由迈克尔·西尔弗斯坦(Michael Silverstein)执笔且相当严肃的杂志上《哈佛商业评论》。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加里·哈梅尔(Gary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核心能力的构建。核心能力就是指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一类独特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7.
谭小芳:现任交广企业集团董事长、中华领导艺术研究院院长与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财富》、《哈佛商业评论》、《销售与市场》、和讯商学院、新浪财经等多家专业媒体特约专栏作家,发表文章已达数百万字。著有《影响力的博弈》、《博弈领导力》、《策动旅游》、《忠诚来自孝经》、《弟子规企业读本》、《领导都是讲故事的高手》等。曾任美国  相似文献   

18.
展望     
为准确回答这些问题,埃森哲在三年前启动了一项全新的研究。迄今为止,我们已对6,000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中筛选出了500多家卓越绩效企业。这项研究工作意义非凡,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帮助客户走向成功。而且还是一项重要的思想成果:《哈佛商业评论》2005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埃森哲的卓越绩效企业研究是该领域过去25年来最重要的十大创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平衡计分卡自1992年诞生以来,迅速风靡全球,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美国GartnerGroup的调查,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前1000家公司中,有70%以上已经实施了平衡计分卡,亚洲地区300多家公司从使用平衡计分卡中获得收获。《哈佛商业评论》更是将平衡计分卡评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20.
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是英国管理学家加里·哈默尔和C.K.、普拉哈拉德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系统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