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外资集群网络弱根植性的存在,导致内外资企业关联被锁定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使得本地企业升级特别是功能升级和链的升级面临深层障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调整引进外资策略、培育竞争性国内市场、实施创新激励政策、鼓励培育自己的高级要素、激励自主创新提升技术能力、加入多价值链等促进本地企业升级的政策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较低成本的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微利化中间环节,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低成本优势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我国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价值链升级迫在眉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企业低成本优势的价值链升级模式和升级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金融服务业特点,围绕“客户需求”和“客户价值”,深入解构了企业年金业务“价值链”,提出了银行拓展企业年金业务“价值链”的三大策略。策略一:建立战略联盟,整合企业年金价值链;策略二:挖掘价值点,加快产品创新,延伸企业年金价值链;策略三:提升客户价值,巩固企业年金价值链。  相似文献   

4.
方宏 《中国外资》2009,(6):16-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价值链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与再构,为发展中国融入全球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机遇。但是嵌入后的种种陷阱以及升级的压力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波特的企业价值链理论入手总结出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动因,认为价值链之所以能从企业内部发展为全球价值链是因为交通与通讯技术发展、跨国公司战略转型、模块技术发展以及追求集成经济等。  相似文献   

5.
李蕾  蔡锐 《中国外资》2013,(16):182-183
集群理论主要强调内部企业间联系是实现集群升级的关键,全球价值链理论(GVC)认为跨国间企业联系是集群升级的关键。但集群理论忽视了外界的联系对于企业升级的影响,而全球价值链理论忽视了当地联系对于企业升级的重要性。文章试图将这GVC治理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联系起来,从微观企业入手,分析影响辽宁省装备制造业集群内企业功能升级的潜在因素,并提出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6.
印度软件产业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软件出口国。本文从加工贸易的崭新视角分析了印度软件产业崛起的成功经验,阐释了我国还需从全球价值链上进行重新定位、积极引导外国投资企业资金的流向、扶持本国企业成为加工贸易投资主体和加快相关产业集群的培育等方面入手,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价值链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与再构,为发展中国'融入全球价值创造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带来了机遇.但是嵌入后的种种陷阱以及升级的压力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波特的企业价值链理论入手总结出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动因,认为价值链之所以能从企业内部发展为全球价值链是因为交通与通讯技术发展、跨国公司战略转型、模块技术发展以及追求集成经济等.  相似文献   

8.
价值链分析与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定义价值链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是实施企业流程再造,提高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是识别、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工具。从构建和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价值链入手,是全面系统分析事务所信息化的内涵、目的和途径的有效着眼点。(一)企业价值链与会计师事务所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有传统意义上的和现代意义上的两种理论。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其产品在投入、生产、销售、服务等方面所进行的各项价值活动的集合体,产品价值和企业利润正是沿着价值链进行增值的。价值链的价值活动分为基本价值活动…  相似文献   

9.
从贸易环节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推动产品、技术、服务、品牌及价值链全面再造和提升,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苏美达成功走出了一条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时期浙江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目标,提出以自主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大力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通过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企业自主创新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分析入手,分析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并提出了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进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日本曾利用税收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对外投资,成功输出国内过剩资本和过剩产能,以丰厚的海外利润助力国内经济中高速增长,缓解泡沫破灭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本文借鉴日本税收激励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旨在对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贸易战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间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国家层面的延续。本文通过古诺竞争模型证明,贸易战是产业竞争、全球价值链竞争在国家层面的反应和延伸,不断缩小的收入差距对两国贸易形成支撑,客观存在的技术差距导致价值链分工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本文构建了形成价值链上的关键行动者、培育国内价值链、价值链全球布局、国际外包政策在内的四个维度,从而提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战略选择包括尽快制定基于全球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计划、基于全球产业链的演化趋势培育区域性“链主”、构建内外统一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发挥本土市场规模优势集聚高端要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12年的“营改增”政策作为识别策略探讨“营改增”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国内生产长度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营改增”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长度的延伸。作用机制表明,“营改增”通过提升行业间的关联度来产生影响,但主要从投入端实现进口中间品向更上游延伸,不能有效通过产出端实现产品向价值链下游延伸。“营改增”引导企业积极探索资本深化、提升生产效率。本文还发现,“营改增”有利于培育国内中间品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国外中间品市场的替代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依赖上游资源出口、需求下游商品进口的粗放型经济地区企业进出口行为可能导致其生产长度延伸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出口加工区(EPZs)成立之初所实施的“主导产业”扶持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该政策对于企业全球价值链(GVC)升级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政府实施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发现:(1)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对我国出口企业GVC升级存在负向影响,而这种负向影响在多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2)异质企业视角下考察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影响发现在国有资本份额较大的企业和重工业企业中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尤为明显;(3)对EPZs的“主导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前提进行检验,发现在比较优势较强的行业,产业政策对GVC升级的负向影响不明显甚至存在正向影响;同时,在错配程度较低的行业负向影响也不明显。由此本文认为,政府在推动GVC升级方面应当“有所作为”,但也不能“无所限制”,即产业政策要针对比较优势“精准定位”,但也应当以不造成资源严重错配为前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产业结构调整也有明显进展,但是仍旧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展入手,在分析转型升级的难点、重点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得出:产业结构的政策方向需要由结构性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与结构性政策并重转换;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重视教育与人才的培育,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级要素;要强化基础产业的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李林木 《涉外税务》2006,(10):50-54
我国台湾地区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便积极运用税收政策工具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通过1960年制定《奖励投资条例》、1990年在此基础上修订颁布《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及其后多次修订,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全面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激励制度,在税收激励方式和政策选择上具有较显著特点,特别是其重视对企业人才培训投资和先进技术购置等方面的税收激励,可供大陆借鉴。  相似文献   

17.
罗应江 《中国外资》2013,(20):137-137,139
本文首先利用价值链方法把企业业务展开为若干价值链环节;再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剖析每一价值链环节对企业增加利润和降低成本的贡献,并针对每一环节制定不同的财务策略;然后针对相关多元化业务,分析它们的相关环节对企业的预期贡献。最后专门针对共享相关价值链环节提出新的财务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全球产业战略优势的重要内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要重视针对技术、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激励政策的应用,而且要重视需求激励政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的有效形式。本文从SWOT态势角度分析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内在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大环境下的机会和威胁,提出了创新金融服务,强化政府扶持政策;加强职业农民培育,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以及加快三产融合提升农业价值链四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锷 《财会学习》2014,(5):51-53
正本文通过"营改增"对消费、投资领域、地方财税收入、试点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改进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全方位开拓培育新税源并控制地方财政风险等完善"营改增"试点方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