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投资已成为地勘单位经营的一项重要内容,地勘单位确定正确的投资策略,需树立投资观念,把握投资时机;建立科学的经营体制,选好经营者;注意投资组合,化解投资风险;加强对投资的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促进地勘投资增量,硬化地勘投资预算约束,提高地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勘投资政策目标主要表现为由单一的国家投资主体转变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部门自筹资金,外商投资等多元化地勘投资主体;由单一行政手段调节地勘投资转变为以经济手段调节地勘投资。实现地勘投资活动市场化,规范化,法制化,有序化。  相似文献   

3.
在诸多的地勘投资政策中,其核心政策是地勘投资市场化。通过核心下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使地勘投资向资本金转化。地勘投资政策的实施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其次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种调控手段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国土资源部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矿产资源勘查若干政策措施。这是从刚刚结束的2001年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经贸洽谈会上传出的信息。国土资源部的具体政策是: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按有关规定,经申请批准,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转为国有矿山企业或地勘单位的国家资本:勘查、开采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富铁矿、优质锰矿、铬铁矿、铜、镍、金、银、钾盐、铂族金属、地下水等矿产资源的;在国家确定的贫困地区和重点开发地区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大中矿山企…  相似文献   

5.
地勘成果体现着知识产权或矿产发现权,是无形资产。地勘成果资产是权利和生产条件,具有主体排他性和获得利性,依托于矿产资源或客观地质体。可评估的对象有地勘报告,有价值的勘查资料等。  相似文献   

6.
地勘单位投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是关系到地勘单位发展的重要内容,体制与机制的障碍目前是制约地勘单位投资活动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作者认为地勘单位投资体制与机制改革的关键是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彻底转变,企业经营模式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的投资制衡结构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把握正确的投资方向,做好地勘投资管理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型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排头兵,为确保中国资源需求和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基于对矿产资源型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征的分析,提出三种形式的套利动机,并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构建套利动机推动下的投资决策模型。结果表明:由于套利动机的存在,即使项目未来潜在的经济价值小于投资成本,投资也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当套利独立于项目价值成为决策层私利的时候,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同时,即使项目投资还不成熟,三种套利的存在都会加速投资。在制度套利推动下,国有企业会利用海外监管缺位和补贴优惠等来加速海外布局,由此可能造成投资区域过度集中:在期限套利推动下,国有企业可能为关注资产投机而降低对项目本身的关注,会在研判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投资冲动,由此可能造成资金投向非实体领域形成资源错配;在市场套利推动下,国有企业短时间内会出现海外集中"抄底"现象,加大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由此可能形成海外企业自相竞争而"渔翁得利"局面。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组织和建立矿产资源的合理勘查体制是各国政府积极探索的问题.矿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由于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具有勘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矿业投资和矿业勘查的资金组织一直是制约矿业发展的瓶颈;加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如何发挥政府、企业、金融组织以及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矿业资本市场和矿业融资方式是我国矿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和蒙古国煤炭资源都很丰富。对中国企业来说,美国法律法规健全,但法规程序和环境要求高,投资开发存在较大难度;蒙古国资源开发程度相对较低,但投资环境(信誉程度)相对较差,特别是法律政策在实际运行中较难把握。在两国开展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均需注意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中越矿产资源合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支撑,而越南与我国毗邻,矿产资源丰富,越南经济发展需要国外的投资,越南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外国企业可以投资越南矿产资源。但也应看到,由于两国领海争议以及越南政府的办事效率等原因,中越矿产资源合作开发还存在一定风险。文章总结了越南几种主要的矿产资源储量及开发现状,介绍了越南的投资环境,分析了中越矿产资源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进一步开放非油气矿产资源探矿权、采矿权市场   (一)鼓励外商(外国企业及其在中国设立的办事机构、代表处。下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投资勘查开采非油气矿产资源。   (二)允许外商在中国境内以独资或者以与中方合作的方式进行非油气矿产资源风险勘探。   (三)外商投资从事风险勘探,经外经贸部批准,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向国土资源部申请探矿权。   (四)外商与中方探矿权人合作从事风险勘探的,双方应当签订合作合同(协议)…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其生产对象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资源获取成本高,项目投资大,不可预知的因素多,风险损失一旦发生,就无法弥补。因此,矿井项目风险分析,是煤炭企业做好矿井项目投资的前提。加强风险投资的风险研  相似文献   

13.
税收筹划是地勘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地勘企业税收规状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地勘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是很有必要的,应围绕投资,经营,财务活动三方面进行税收筹划,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获取最大的节税利益。  相似文献   

14.
阐述地勘单位采购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地勘单位存在的采购管理问题、主要问题类型与表现形式,提出新形势下构建地勘单位采购合规管理风险防范措施。旨在通过地勘单位采购合规管理,进一步规范采购主体责任和采购行为,构建多位一体的地勘单位大监督体系,规避企业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和企业竞争力,达到降本增效目标,实现地勘单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日从财政部获悉,为了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将积极引导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探、开采投资;鼓励矿山企业创造条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同时积极开拓利用国外风险资本市场,探索性地开展建立国内风险资本市场的试点,筹集矿产资源勘探资金。财政部官员表示,中国将把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提高现有矿山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列入国际合作的优先发展领域和鼓励外商投资目录,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财政部指出,在把商业性矿产资源对民营投资者开放的…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和加拿大也是我国煤炭企业进行国外资源开发的主要目标区域。从煤炭资源状况、矿产资源开发政策与法规、消费市场和竞争格局、投资风险和建议等方面对两国资源开发环境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核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确定核地勘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方针、方向和规模。尽管核地勘单位已经属地化,但核地勘单位应依据自身的优势,提出核地质发展战略的设想。 1、充分利用已掌握的资源,巩固地质找矿成果,提高勘探施工质量核地勘单位在长期的勘探工作中,已查明的地质矿产资源丰富,资料翔实,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同时还拥有一支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锻炼出的职工队伍。 (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仍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发展国防工业及核电工业,国家要加大对矿产勘查的投资,大中型矿山为了延长寿命,也会为增加后备资源而投资,这就给地勘单位提供了机会。我国的地质工作程度不均衡,铀地质工作更是不均衡,尽管东部工作程度高一点,但  相似文献   

18.
自负盈亏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地勘单位资产的形成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元化的特点。资本投入,音响着资产的形式,其投资的主体就成为资产的所有者。实现自负盈亏的物质基础是资本。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是我国煤炭企业进行国外煤炭资源开发的重点选择目标区域。从煤炭资源储量、分布、开采条件以及矿产资源开发政策与法规、消费市场和竞争格局、投资风险和建议等方面对两国资源开发环境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实施"走出去"战略,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积极开拓和融入海外资源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但是,"走出去"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选择什么模式开展境外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性企业和地勘事业单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以安徽省为例,探讨矿产资源境外开发模式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