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到浦东,人们更多的是想到这个充满活力的地区自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招商引资,经济腾飞,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飞跃上了新的台阶,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在一轮又一轮日新月异的经济建设和城市改造的浪潮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这块地区如何改变着自己的旧有面貌,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金融和商业中心的美誉给浦东带上了前所未有的光环,浦东的骄傲,已经浓缩凝聚在那些摩天高楼和现代化设施中了。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创新,高楼一座座涌起,建筑业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本文结合个人多年工作心得,对钢结构工业厂房施工中钢结构构件主要制作工艺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吕四港位于长江入海口,与上海港隔江相峙。该港深水岸线长达30公里,可建万吨级码头100多座,10万吨级码头20多座,是我国除香港、大连、宁波以外又一可建深水大港不可多得的理想选址。它的开发建设能够减轻上海港的运行负担,为浦东开发提供配套。加速整个长江经济走廊的畅通,并且可以大大改善苏北的交通状况,平衡长江三角洲南北部的经济差异。届时,在太平洋西岸、长江尽头将耸立起又一座东方大港。  相似文献   

4.
《新经济》2012,(6):90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郊从化东北部,这里林深叶茂,地貌奇特,数百座山峰起伏连绵、重峦叠嶂、波涌云涛、气象万千。公园四季常青、风光如画:春时百花吐艳、漫山锦绣;夏天雨水充沛,有高山"银流泻玉珠"之景;秋季金风送爽、枫叶红似火;  相似文献   

5.
人们曾用“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浦东”这样一句话来描述中国经济增长热点地区的转移.事实也确实如此.八十年代,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以广东为代表的华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区域,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个增长极;进入九十年代,以上海浦东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又成为我国经济的第二个增长极.上海重新迈向国际性金融、经济中心的过程,也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浪潮的北移.那么,中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的热点将会在哪里呢?环渤海举步维艰 京津冀携手出线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2012,(5):88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郊从化东北部,这里林深叶茂,地貌奇特,数百座山峰起伏连绵、重峦叠嶂、波涌云涛、气象万千。公园四季常青、风光如画:春时百花吐艳、漫山锦绣;夏天雨水充沛,有高山"银流泻玉珠"之景;秋季金风送爽、枫叶红似火;冬日梅林飘香,有"流溪香雪"之美称。  相似文献   

7.
何伟军 《当代经济》2002,(12):52-53
最近我随一个参观团赴上海浦东考察了13天,在上海期间,我们聆听了上海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举办的7次报告,内容涉及到金融改革、现代农业、城市规划、教育发展、党建等各个方面;我们还先后参观了浦东市容、浦东国际机场、上海城规馆、上海证券交易所、孙桥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使我们对浦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  相似文献   

8.
浦东开发10年的八大经济效应,其核心是开放。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浦东开发就是浦东开放。上海兴衰兴的曲折发展,正是开放与否的历史 写照。以开放促进改革,这可能是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大特点。本文仅从开放与市场经济角度,对浦东10年开发的一点总结。  相似文献   

9.
两区合并背景下,如何实现大浦东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效应最大化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总结大浦东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立足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优势,构建了由国际先进、国内领先、重要产业、辅助产业等四个层次组成的竞争型、创新型、服务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出了由"三城"、"两带"、"一网"构成的大浦东"3.2.1"产业空间格局,构建了大浦东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第一个金秋十月,酝酿两载、凝聚百位学者心血智慧的“大北京”经济圈概念一亮相,就十分抢眼,吸引了众多政府官员、经济界人士、学者专家、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的眼球。很快,经济学界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的新亮点在“大北京”经济圈。  相似文献   

11.
“两个中心”背景下浦东产业结构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仁  栾贵勤 《经济地理》2011,31(2):206-211
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背景下,以回归分析、偏离—份额分析为基础对1993—2008年浦东经济进行了分析,发现浦东存在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外部环境成本较高、创新产品转化能力欠缺等问题,并提出了浦东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国家项目——浦东开发计划已实施了近两年。西方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规划是可行的,浦东开发能够达到将上海建成超大型国际城市的目的,上海能够成为高水平的工业基地,能够具有金融、商业、贸易、不动产、信息及物流中心的机能。与作为政治城市的北京相比,多数西方人把上海称作经济城市。他们认为虽然上海的面积不到整个中国的0.1%,人口为全国的1%,但从1990年实际经济情况来看,上海的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浦东。”热点亮点都姓“东”。广阔的西部很寂寞。2000年,循着西部开发的锣鼓声看西部吧。东方亮了西方亮,全国山河才真亮。  相似文献   

14.
敦煌遗书中有一些寺院经济文书,这些经济文书体现了丰富的审计思想:从审计地点看,送达审计与就地审计相结合;从审计技术看,听审法、审阅法和盘存法三者相结合;从审计时机看,平时审计和交接审计相结合;从审计主体看,普通僧众审计和上级僧官审计相结合。这些寺院经济文书对古代民间审计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万钟 《经济地理》1993,13(1):11-15
开发浦东,是我国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项宏伟的跨世纪工程。它不仅对上海经济振兴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以上海为龙头,对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浦东开发的基本条件,浦东开发的由来与发展,浦东新区的发展战略,浦东新区的布局模式以及开发浦东与改造浦西的关系等几个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主流经济物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偏执:从物理学上看,忽视非统计物理学在其领域的应用;从经济学上看,局限在数据丰富的金融领域,追求普适性法则以及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从数学上看,局限在非线性、概率统计以及随机方面,忽视代数、几何以及更适合经济系统的半定量和半确定数学的应用;从研究方法上看,热衷于逻辑实证主义和复杂科学,确立了从数据出发的研究模式;从理论检验上看,推崇裁判竞争性理论的数据维度;从经济学的自然学派看,忽视经济学自然维度的寻找。主流经济物理学在中国面临着挑战:长期的文理分科使得在交叉学科研究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结构;美国经济物理学研究范式在中国硬性推广,而忽视了国内经济行为自身环境。因此,中国学者应更多关注与政治制度等有关的,对经济行为存在自上而下影响的经济学,同时赞同经济物理学应研究经济行为决策的自然维度。  相似文献   

17.
《江南论坛》2004,(1):17-18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得风气之先,吸引港澳资金,凭“三来一补”迅速崛起了加工业。粤货大举北上,使长三角上一度“喝珠江水,吃广东粮,穿岭南服”。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开放浦东,强劲带动江、浙经济发展,出现“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两大三角洲争雄竞胜的局面。到2003年上半年,广东的GDP增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2012,(4):84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州市郊从化东北部,这里林深叶茂,地貌奇特,数百座山峰起伏连绵、重峦叠嶂、波涌云涛、气象万千。公园四季常青、风光如画:春时百花吐艳、漫山锦绣;夏天雨水充沛,有高山"银流泻玉珠"之景;秋季金风送爽、枫叶红似火;冬日梅林飘香,有"流溪香雪"之美称。这是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胜地。它是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公园。园内设有  相似文献   

19.
做好“腾笼换鸟”这篇文章,既可为浦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能级提供一个思路,也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浦东开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20.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惠的配套政策,使浦东成为世人瞩目的热土,这种率先示范、辐射推动的“龙头”效应,也拉动长江三角洲及其长江流域沿岸经济的快速发展。最近,我们到长三角等地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该地区9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态势,使之享有“中国的王牌”的美誉。一、长三角地区日益完善的综合投资环境,规划了城市建设,产生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