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4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谁来帮农民“吆喝”?》的署名评论文章。文章说:许多农村由于生产经营分散、信息不畅通、缺乏销售平台,普遍存在农产品“卖难”的现象。有的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有的因为没有销路而大量积压。  相似文献   

2.
泉州市森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凤祺给外贸作了个很好的比喻,他说:“做外贸也跟在菜市场卖菜一样,我们平时看到,菜市场那么多小摊卖菜,但有的摊位生意很好,有的却不行,这原因就在于摊位本身是否有特点。”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价》2007,(6):22-22
阅读:《中华工商时报》不久前刊登奚旭初的文章说,“2米的摊子,600元一个月的管理费,我卖葱的钱都交了管理费了。挣的钱也就能吃口饭.想换件新衣服都难。”在北京京鑫环字农贸市场,卖大葱的小贩一脸不快。而有的小贩则不愿进市场——他们说不办照才划算,尽管被城管抓到要罚款。城管在后边追,摊贩如小鸡看见老鹰一样的逃。水果满地滚蔬菜散满地……这样的情景,是许多城市屡见不鲜的“街头剧”。  相似文献   

4.
摩企涅槃     
金宏 《商界名家》2004,(10):42-44
陷入微利甚至无利困境的摩托车企业,如今卖摩托就跟卖废铁一样。正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小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双重交迫的背景下,摩企有的开始被迫限产甚至关门,有的则纷纷寻求新的出路,它们要突出重围,杀出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  相似文献   

5.
所谓假医假药或无行医资质,或无行医技能,或无行医执照,或无行医固定常说的非法行医者。假药,就不言而喻了,包括那些名不符实、夸大疗效的药类。这些假医假药多活动于都市的城乡结合部。有的假医租间农民房开黑门诊,有的干脆在小旅馆内行医。卖假药的一般还沿袭传统卖野药的方法,在街头路口推销“灵丹妙药”。这些假医假药主要为了骗钱,所开的处方和所卖的药一般无关痛痒,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以来,关于汽车专卖店是是非非的讨论屡见报端。有的说专卖店不卖车,当二道贩子;有的说交易市场卖的车记住了专卖店的账上等等,对专卖店的非难不一而足。汽车专卖的形式在汽车市场上出现只不过是这三五年的事,不规范、不完善在所难免。笔者近日走访了部分购车者及商家,听听他们是如何看待汽车专卖店的。  相似文献   

7.
孙先红 《广告导报》2004,(6):131-131
什么是强势品牌,通俗一点讲,就是海尔的张瑞敏说过的一句话,在市场上卖的多、卖的快、卖的贵就是强劲品牌,别人卖的慢你卖的快,别人卖的少你卖的多,别人卖的便宜你卖的贵,这就是强劲品牌!当然,好质量是切问题的根本,但是如何借助强势媒体将好产品打造成强势品牌,我讲一些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糖烟酒周刊》2005,(45):42-42
货卖不出去,经销商头疼,但货卖得多,有的经销商更头疼。现在就有一位为多卖货而苦恼的经销商……  相似文献   

9.
供销社深化改革后农民有“六盼”耿金岭目前,全国各地供销社都在进行深化改革,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有的推行“社有民营”,有的推行股份合作制,有的推行“租壳卖瓤”。供销社自成立以来,就与农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供销社发展的基础是农民入股的社员股金,供销...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公司不但要卖产品,更要卖文化.卖社会责任。 营销大师宋江说这句话的时候,还在江湖上游走。而他的竞争对手晁盖,已经有了一间叫梁山的店铺。  相似文献   

11.
经销商说     
《糖烟酒周刊》2006,(3):4-4
作为企业信任的经销商,一定不要降低对主营品牌厂家的忠诚度,比如有的竞品找上门来后.有的商家就置厂家的警告而不顾,随意地接受大量竞品辽有的经销商喜欢自作聪明.通过经营的竞品向厂家施压——动不动就是你看人家给我什么政策,你要不给我就没法卖了,  相似文献   

12.
近来“卖彩电不如卖大白菜”一说走红经济界,成了诅咒降价战,抨击“恶性竞争”、“无序竞争”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翻开湖南省的统计资料,就可以发现很多农产品的产量,都有时起时落、甚至大起大落的情况,生产的发展很不稳定。同这种情况相联系的,就是这些农产品一时“卖难”,一时“买难”,有的甚至可以说今年的“卖难”就预示着明年的“买难”。长期以来,我们的很多农产品都是在增产——减产——再增产——再减产,或者说是在“卖难”——“买难”——再“卖难”——再“买难”的折腾中缓慢地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在BAT的投资人中,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早早将股权退出套现,以至于至今追悔莫及;有的则至今一股来卖,坐拥数百亿美元市值的财富。BAT背后投资人数百倍甚至逾千倍的投资回报神话。即便相较于硅谷最成功的案例也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5.
叶茂中 《广告导报》2007,(12):60-60
5年前,家纺企业的老总卖的就是床单、枕套、布料现在你说人家是卖床单和枕套的,人家保证先给你个白眼然后干脆扭过头去不理你了。  相似文献   

16.
《销售与管理》2008,(5):61-61
常说“三个剃头理发的不如一个卖药的”。当很多人说当今卖药难时,其实并不是药难卖了,而是广告不能忽悠人了。许多消费者也不是简单地单凭广告宣传买药了,而是相信邻居、朋友的推荐和自己的亲身体验!  相似文献   

17.
张泊 《电子外贸》2005,(1):8-10
有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哥儿俩做生意,挣了30万,每人分了15万元。哥哥去炒股,弟弟买了栋房。2003年10月,一对比,哥哥的股票还剩不到6万元,弟弟卖了他的那栋房,卖了整整56万元,还说卖贱了。  相似文献   

18.
人生无忧     
杨玲 《饭店世界》2005,(6):53-53
聪明的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假如他们的豆子卖不完,可以拿回家去磨成豆浆,再拿出来卖;如果豆浆卖不完,可以制成豆腐;豆腐卖不成,变硬了,就当豆腐干来卖;豆腐干再卖不出去的话,就腌起来,变成腐乳。还有一种选择;卖豆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上水让豆子发茅,几天后就可改卖豆芽:豆芽如卖不动,就让它长大些,变成豆苗;如豆苗还是卖不动,再让它长大些,移植到花盆里,当做盆景来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再把它移植到泥土中去,让它生长,几个月后,它结出了许多新豆子,一颗豆子现在变成了很多豆子,想想那是多划算的事!  相似文献   

19.
程醉 《商界》2008,(7):100-101
唐微微的小店在成都已小有名气,但是她不喜欢被人叫做“卖瓶子的”。她说,她卖的不是简单的瓶子。而是一种心理的补给。  相似文献   

20.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5,(16):B006-B008
经常听批发商抱怨:我经销的产品每件只赚几毛钱,相当于搬运费,利润太微薄了!而杭州商源酒业公司总经理朱跃明说:现代商人经销产品都是平进平出,不靠产品差价来赢利。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来,批发领域的经销商还在卖产品,想依靠产品来赚钱;而现代商人已经不再卖产品了,因为卖产品太普遍、太大众化了,卖雷同的东西没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