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个三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中国1997~ 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支出整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其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溢效应,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外溢效应;(2)区域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结构外溢效应的影响有所不同;(3)整体上看,购买性支出部门不具备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优势,而转移性支出部门的生产效率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以首位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凭借其辐射作用以及集聚效应,加快了区域经济增长步伐。本文以东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特征和城市结构布局为出发点,运用东部地区1987-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东部地区各区域城市首位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城市首位度的确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但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最后,结合东部地区实际提出如下建议:改善首位城市规模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转型传统城市首位度、完善城市体系;改革首位城市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能力;促进区域首位城市协作、打造跨区域互补型产业基地;建立各层次城市间的协调发展机制,推动城市圈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两部门模型,分析工业化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演变,并对影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分区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关系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互动发展关系;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性较弱,尚未形成互动发展的格局;西部地区的制造业不发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两者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最低。因此,各区域应根据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东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明确政府职能,促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中部地区应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优化服务业结构,推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西部地区应跨越重工业化阶段,着力发展轻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建设具有西部特色的以中小城市为主、大城市为辅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文佳  熊涓 《企业经济》2020,(1):108-118
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及多样化水平与制造业集聚呈倒U型关系,同时城市化水平会对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制造业集聚关系产生影响。分区域模型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层次、要素禀赋等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线性关系,适合选择多样化发展模式;中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现阶段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更适合选择多样化发展模式;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都将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影响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本文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了各地区的货币政策敏感系数,并进一步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和结构方差分解法分析了货币冲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差异。建立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特点的货币政策体系以及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功能,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作用和缩小区域间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财政投入是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减贫手段。本文使用2007—2013年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主要研究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结构性差异、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利事务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减贫效应显著,而医疗卫生支出的减贫效应不显著。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各项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不尽相同,空间差异明显,其空间相关性也不一致。其中,东部地区教育支出的减贫效应最大,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减贫效应最为明显,而农林水利事务支出的减贫效应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都非常显著。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一是要根据各区域的情况,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减贫效应;二是要采取加大投入和改善外部条件相结合的方式,增大各项财政支出的减贫效应;三是要加强区域之间的政策协调和行动协同,积极促进财政支出减贫效应的空间外溢作用,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业发展可显著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且这一作用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差距的影响会因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不同表现出异质性,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数字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和劳动力结构优化是数字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路径,即数字产业发展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促进劳动力结构优化而间接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据此,应以推动以数字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强化技术创新研发为抓手,以优化劳动力结构为重点,以强化区域协同互动为支撑,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服务业价值链视角,通过区分生产性服务业上下游活动,构建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结合依托于“准自然实验”的PSM-DID 方法,实证检验了高铁建设与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的高铁建设显著降低了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高铁建设并不是有效促进城市上游服务业发展的充分条件;相较于东部地区,高铁建设对西部地区的负效应更强,而在中部地区高铁建设对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不显著;高铁建设对上游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存在一定滞后性,且边际效应呈逐步递增趋势。本文研究为进一步借助高铁建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贫困治理与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进行拓展与深化,聚焦中国新三大地带,研究贫困治理效果、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全国来看,贫困治理效果的显著提升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作用;(2)贫困治理效果、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时间演变性的作用特征,相较于其他两个地带,贫困治理效果对远西部地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且这种推动作用在贫困水平与产业结构交互作用的冲击下会变得更强;(3)与全国整体情况相反,产业结构调整在中西部地带和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存在U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依赖性越大,对贫困治理效果的依赖效应越小;经济越是落后的地区,精准的扶贫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越强的提升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土地出让行为的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方式吸引投资、促进增长的策略,评估了两种策略在全国和地区尺度上的实施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上,土地价格竞争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两种手段都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地区层面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价格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而土地财政支出竞争则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0-2011年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将资本存量、劳动力数量、财政支出与区位条件作为投入要素,将城市化水平作为产出要素,测算各省区的城市化效率,并探讨其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的城市化效率较高,东部地区次高,中部地区城市化效率最低;我国各省份城市化的技术效率较低,而规模效率较高;城市化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效应,其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效率对经济的拉动力较强,而中部地区相对较弱。因此,中国各省区应努力发挥城市化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通过提高城市化效率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1997年~2012年中国省际数据,基于MRW模型着重分析了物质资本、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仍为各省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各省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阈值效应,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省份已跨越阈值,而西部多数省份却尚未跨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有待提高;健康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取决于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和对物质资本挤出效应之和,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总效应值为负,西部地区总效应值为正。  相似文献   

13.
以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探讨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且在东部地区的积极效应更突出;基于门槛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典型的双重门槛特征,当数字经济指数位于第一、二门槛值之间时,其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强;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促进地区创业,进而驱动城乡协调发展。因此,新发展阶段应该积极推动数字经济深度改革,在扩张规模的同时注意防范化解潜在风险,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2—2016年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如下特征:中国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中,生态指数明显高于经济指数和社会指数,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中国整体的协调发展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而东北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逐渐下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缓慢上升。因此,应加大对东北部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扶持力度,同时增强东部地区对其他三大区域的提升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对2001到2010年我国的四大区域的和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总结各个区域和省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趋势和特征。研究结果很明显,我国各个区域内的积极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高,现在的协调水平已经很高。大体上看来,我国我国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略低,东北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有上升趋势,只有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在我国的各个省市中,大部分的省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现上升趋势,只有少数省市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4—2017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构造广义空间自回归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房价上涨与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当以房价作为干扰因素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活动时,房价的上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绿色经济效应由正转负,从而绿色经济产出前沿未能实现,地区绿色经济效率发生损失;绿色经济的正负“空间回波”作用博弈表明,房价上涨带来的负向影响比生产性服务业的正向影响更为突出;溢出效应表明,内生性的房价攀升将引致地区内原有集聚企业的区际转移,新集聚地加持的各类集聚效应将推动新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从而间接形成绿色经济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产业转移的地区经济效应主要有优化效应、扩大效应和发展效应三种。影响产业转移效应的主要因素包括三部分:内部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区域产业转移的发展关键在于区域互动的有效机制。构建一个符合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模型,有益于移出地和承接地政府区域产业转移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的绿色发展效应,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两种集聚与产业自身绿色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进一步采用空间模型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对周边生产性服务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呈倒“U”型,而多样化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此外,分地区检验发现: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影响与整体结果一致,而多样化集聚起直接推动作用;中部地区两种集聚的影响均呈倒“U”型,但各省专业化集聚水平已接近甚至突破了拐点;西部地区仅有专业化集聚的影响显著并呈“U”型,区域内各省仍在曲线左侧,尚未发挥出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工业部门的重要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工业化发展具体重要作用。为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助力工业效率提升,立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的作用路径,采用2005—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考虑空间效应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就可能存在的区域异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效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不仅表现为“本地效应”,而且表现为空间溢出效应,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考量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知识存量和改善市场环境这三条路径来作用于工业效率并助力工业效率的提升;(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助力工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其对工业效率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永恒的主题,与之相随的另一面则是地区差距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控制区域差距扩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主要来自在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政府政策的选择。区域财税金融政策是针对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失灵领域进行调节与引导,优先发展具有优势的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文章通过述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战略布局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评价财税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