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人简介王东,国际问题专家、教授,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二、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政治及安全问题。三、关于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学术论点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准确把握未来的国家和国际定位,绸缪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发展;同时也需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未来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对世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陆燕 《经济月刊》2011,(10):60-62
事实表明,加入WTO十年来,我国认真地履行了市场开放承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国努力与贸易伙伴建立和谐关系,在自身经济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为全球经济贸易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已经并将继续通过自己的发展与影响体现和实践着自己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3.
郭永卫 《经济研究导刊》2013,(22):90-91,152
对外贸易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在国际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有着良好的国际语言环境和外语氛围的城市,必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同时会极大地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阐述外语在对外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对如何营造优质的外资投资、对外贸易环境,更好地为对外经济发展服务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甄峰 《金融评论》2011,(4):84-92
在经济规模增长和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中国开始寻求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更大的话语权。本文利用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1997年至2010年国际竞争力数据,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十余年来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变化,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竞争力衰退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在2006~2007年达到最好状态,随后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衰退,但情况好于发达国家,近10余年来金融体系硬实力较软实力有更大的提升。中国金融体系未来发展仍需在竞争软实力上着力,以金融创新推动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开放,中国要走向世界、实观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经济的重新整合,就必须积极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来。在国际投资领域,我们在“引进来”上正努力迈向成熟,但在“走出去”上却刚刚起步。随着2001年我国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和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加入WTO,我国企业将从国际分工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精细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服务贸易这一新兴产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和发展,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近年来服务贸易方面的数据,纵向显示出服务贸易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横向比较了中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如果保持服务贸易良好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加入WTO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同时我们在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产业安全,资源环境保护、民族文化,国家主权等方面面临更多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中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更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和国际证券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必须顺应世界潮流,走国际化之路.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部进入了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迫切需要一个比较完整的战略体系来指导中国证券市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改革中也暴露出很多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对接下来的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考察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规律及现有经济环境,提出了对内强化改革力度、协调区域经济、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对外确立人民币国际货币地位,形成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等办法来应对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邓正红 《时代经贸》2008,6(9):40-4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差距不是产品、技术、规模、资本等硬实力.而是诚信和责任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可以说是不仅适应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开启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彻底地改变了中国经济的自我封闭,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面貌.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有很多种,不能仅仅看到国家在经济层面取得的成就,更为重要的是,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去体验现代化的发展成果,从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并从中发现现代化的影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哲青 《经济经纬》2000,3(3):84-87
抓住国际机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紧迫任务。中国经济在世纪之交面临着国际政治多极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过猛发展、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同时,潜在的政治压力和现实挑战有增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增中了经济发展的风险;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央正确的方针政策,把握机遇,正视挑战,趋利避害,乘势而进。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总被引:131,自引:2,他引:129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时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影响,从WTO的相关职能和规则的机制出发,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围绕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主权、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国际经济法规范、及其国际经济法规范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执行来探讨中国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15.
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国界,向世界延伸,乃至建立中国的国际性企业,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社会化大生产的一个根本特点就是交换的扩大和各国间经济联系的加深。因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发展立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资金和技术,任何一个国家都需通过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从而使本国国民经济较为协调地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初步突破了长期的自我循环的封闭格局,社会再生产和流通正越来越多地纳入国际范围来平衡与实现,这…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实施情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生产力研究》2011,(12):260-262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正愈来愈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而我国也将其迅猛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与全球经济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了,中国经济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中国的一批优秀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走出去"战略成为关系到我国今后发展全局和前景的重大问题,也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但是,在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对外贸易的差额结构来展望“十二五”纲要中提出的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发展前景。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是伴随着高耗能、低附加值制造业的发展而实现的,中国外向型制造业的附加值很低,无法真正实现从根本上提升技术水平的目标。中国的产成品过于集中地出口到美国和欧盟,使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贸易摩擦与争端,使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为完成“十二五”纲要中的发展目标,实现内外平衡的经济增长新模式,需要调整目前的贸易差额结构,既要努力实现国内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又要注意出口流向多元化,并且从根本上促进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在依靠国内市场的同时不能放弃对外贸易,并力争做到二者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企业开始建立起国际供应链,即通过充分利用全球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获取最大利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加深,跨国公司的国际供应链逐渐向中国延伸,纷纷在中国建立起采购中心、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把中国作为全球资源配置的基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世界贸易组织的经济活动在给中国带来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技术贸易壁垒正扮演着也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在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不断强化的形势下,中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已经不适应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规范和完善中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体系和应对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这也为再加入WTO后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正> 一1988年春,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第二次代表会议暨第二次学术年会上,许多同志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提出创建“国际经济合作学”的任务,得到大会的重视。对外开放新的实践,要求有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也希望新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能更好地推动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