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蒋弘 《会计之友》2016,(5):48-53
以我国金融改革为背景,通过建立大股东利益攫取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以及股权融资下大股东力量对比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这三种股权融资方式中,控股股东会优先选择定向增发为并购融资。而并购融资前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以及并购项目的融资金额,会影响控股股东在定向增发融资与债权融资之间所做的选择。在股权融资下,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在并购融资后的提升水平以定向增发为最低,公开增发次之,而配股则最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资本市场上融资方式的不断创新,一种新型的"股权增资"形式应运而生,该种增资形式与常规的股东增资不同的是,在增资协议中一般会附回购条款,即约定增资方在股权增资后每年向被增资方收取固定利息,到期收回本金.本文根据增资协议中约定回购条款的不同,分别探析国开基金等基金公司对被增资方股权增资后由母公司予以回购、由整个合并体系外的单位予以回购和由子公司在以后年度通过减资形式返还增资款的账务处理,以及进一步探析股权关系更为复杂的合伙企业增资的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3.
公司的融资方式多样,除了通过留存盈利和折旧进行的内源融资外,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外源融资。外源融资又可分为两部分: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而股权融资市场和债券融资市场又是构成现代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证券市场10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股权融资是占主导地位的,上市公司对股市“圈钱”乐此不疲,而债券市场融资则处于萎缩、冷清的状态。以2000年为例,我国证券市场股票融资额达1500多亿元,而企业债券融资量仅为100多亿元。而发达国家正好与我国情况相反,以美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股票的注销和回购超过…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金融风险,是指当某项资产预期能够获得一定收益率的同时,可能出现损失的概率。企业融资包括股权性融资和债权性融资。其中股权性融资是指企业的股本(资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以及股东增资等等。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融资活动中,产生了各利益集团,因各利益集团追求的利益目标不同,从而引发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主要表现在: (一)股权融资引发的利益冲突。在现代公司中,由于股权日益分散,股东支配权弱化,出现了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伴随着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会产生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作为委托人的资本所有者(股东),其目标是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而作为代理人的管理者,其目标往往是追求个人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2011年1月18日,A公司(以下称为融资企业、目标企业)、A公司股东15人(均为自然人,其中有1人持股达80%,以下统称为原股东)与B创投公司(以下称为投资方)签订《合作投资合同》,A公司原注册资本500万元,整体作价12000万元,投资方投资4000万元,增资后A公司总体作价16000万元,其中投资方投资的4000万元认购本次增加的166.67万元注册资本,占本次增资后总注册资本666.67万元的25%,原股东占增资完成后A公司的股权比例为75%(15位原股东持股比例按原有比例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合同条款2.3约定:若A公司2011~2013年三年经审计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分别小于2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则增资前A公司整体作价为7428.5714万元,投资方投资4000万元,增资后A公司总体作价11428.5714万元,投资方持有A公司的股权比例调整为35%,原股东持有A公司的股权比例调整为65%(15位原股东持股比例按原有比例进行相应调整)。2014年2月, A公司没有完成合同约定的三年利润指标,原股东(增资后A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意按合同约定调整股权比例,即投资方股权比例增加10%至35%,原股东股权比例减少10%至65%。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并购融资渠道 (一)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并购融资的首选,这是由于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内部融资不会对市场传递不利于公司价值的影响因素所决定的,是企业内部筹集并购支付对价以实现低成本并购的有效途径。如果企业有充足的自有资金或是有以短期投资为目的持有的可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可以直接用自有资金或变卖有价证券所得资金支付购款,这是一种速度最快、最简便、最容易被目标公司股东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道德风险与资本结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股权融资中的道德风险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引起的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股权治理功能弱化、债务约束软化、经营者报酬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经营者存在如下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9.
王天晴 《西部财会》2004,(4):18-19,22
新优序理论认为:企业融资应遵循内部融资优先。债务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的顺序。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异常:忽视内部融资。偏好股权融资。轻视债务融资。出现这种异常的融资行为是由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决定的,资本市场的“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股权分置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主要根源是股权分置结构的存在。在股权分置结构下,国有股“一股独大”和非流通性,造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股东利益关系;股权融资的软约束性及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的成本错位;证券市场扭曲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内部人控制等因素促使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发生。为解决上述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应优化股权结构,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规范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11.
基于股权分置视角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主要根源是股权分置结构的存在。在股权分置结构下,国有股"一股独大"和非流通性,造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股东利益关系;股权融资的软约束性及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的成本错位;证券市场扭曲的股票价格形成机制;内部人控制等因素促使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发生。为解决上述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应优化股权结构,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规范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5—2010年沪深两市公司为样本,分别研究了股权再融资、可转换债券和银行贷款融资对恶性增资行为的影响,并对三种融资方式对恶性增资的影响程度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股权再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均容易导致恶性增资,且银行贷款融资发生恶性增资行为的概率大于股权再融资。研究为完善我国股权融资、可转换债券和银行贷款融资机制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2006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终极控股股东性质,考察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现金流权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性在高自由现金流与低成长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两权分离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还与终极控股股东性质有关,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的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显著,而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两权分离程度与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生活中,股权融资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路径。但是,有的股权融资者故意隐瞒公司负债的事实,这就会导致隐形债务问题。隐形债务的爆发会使被收购公司的价值缩水,进而使新股东的投资遭遇损失。因此,处理好隐形债务问题,为股权融资保驾护航,是经济制度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股权融资偏好是指公司或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较多考虑外源融资中的股权融资方式,而较少考虑其他融资方式如债权融资或内部融资,进而形成融资比例中股权融资比重过大的现象。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既不利于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以及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所以治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问题是完善资本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私募股权融资:融资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私募股权融资已成为高科技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以及寻求并购资金支持的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本文对私募股权融资的相关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私募股权融资:融资方式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私募股权融资已成为高科技中小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以及寻求并购资金支持的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本文对私募股权融资的相关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融资契约的治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柳松 《现代管理科学》2005,59(8):107-109
协调经理和股东、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降低相应的代理成本,是企业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融资契约治理属性的理论述评,运用契约理论,剖析了股权融资契约和债务融资契约的内在治理属性,并阐明了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有效作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现状,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提高股权融资成本;完善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等建议来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资产负债率是反映公司资本结构最重要的指标,而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在保证公司财务稳健的前提下,负债经营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为股东实现收益最大化。由表1可知,我国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外部融资方式的选择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不少学者都以股权融资成本为切入点进行论证分析,认为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是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笔者认为,仅以股权融资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作为股权融资偏好的解释是表面的。本文从公司治理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证,认为造成这一偏好的深层原因在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剥削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