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湖南南岭山区,土地资源丰富,水热条件好,区位优越,加以土地类型多样,立地性强,综合利用效果好。由于开发利用不尽合理,造成荒山荒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短缺,生产水平不高。要改变目前的状况,必须对土地资源进行分层立体开发,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种养业,防止土地环境恶化,尤其是工矿三废对土地的污染。对耕地要重点保护,增加投入,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产,实现综合经营,达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后备资源521.5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建市以来,通过实施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和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实验项目,全市共实施土地开发项目265个,累计开发宜农荒碱地142.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15.6万亩。累计投资9.6亿余元,其中国家和省投资3.9亿元,市、县区、乡镇投资2.9亿元,群众自筹2.8亿元。土地开发,不仅使东营市多年连续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还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业综…  相似文献   

3.
明清鄂西山区的移民与土地垦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安 《中国农史》1999,18(1):16-28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宜农土地的垦殖基本饱和,人口继续膨胀,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严峻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大量涌入资源丰富、荒而未辟的广大山区,从而掀起山区开发的高潮。鄂西山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鄂西山区的人口迁移和土地垦殖的研究,试图勾划出该地区农业开发的基本轮廓,并探讨其经济发展规律,以期对当今的农业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四川土地资源的特点 1.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四川幅员面积8.5亿亩,人平8.5亩,比全国少40%,有耕地9,512万亩,人平0.92亩,比全国少1/3。全省可供开垦的宜农荒地很少,而且都分布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开垦利用难度大,四川是全国人多地少最为突出的省分之一,人地矛盾十分突出。 2.土地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很不匹配。西部高原和南部山地约占54%的幅员面积,只有6%的人口;东部盆地只有46%的幅员面积,却居住着94%的人口。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照划分土地类型的原则-综合原则为指导,以地形作为主导因素。将宁夏冷凉阴湿区的土地资源划分为丘陵、残塬、河川、中山4种类型,并细分为10个亚类,22个土地单元,分别论述了各类土地特征。本着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根据各土地单元的自然属性及适宜性,分别归为宜农地、宜牧计、宜林地及暂不宜农、林、牧用地4类,并对宜农地按作物、宜林地按林种、宜牧地按牧草种类进行了适宜性评估,且提出改良利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江西省安福县农业后备土地资源的同时。通过对其可持续利用目标实现障碍的剖析。力求探寻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合理开发农地后备资源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刘德弟,沈月琴山区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为了促进山区开发和发展,政府对山区实行经济扶持,专家学者对山区进行自然资源的综合考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山区由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由半封闭向开放型转变,加速了山区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8.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研究--以开封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尤其是在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原则、任务及工作程序等,并以开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为例,分析了其土地开发整理效益,给出了土地开发整理方法、步骤和相关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在查清资源类型,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对西宁市的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条件和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怀集县内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为评价对象,以2012年全国土地利用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为评价基础,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从自然环境条件方面对研究区内的102.69km~2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宜耕性评价,并分析了怀集县耕地后备资源的主要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怀集县宜耕后备资源总面积为21.75km~2,占评价对象面积的21.18%。地形坡度与生态条件以及耕作便利度是限制本地区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怀集县未来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土地整治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西省山区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的综合分析,指出了山区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用养失调、农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提高耕地质量、发展绿色食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农业大县曹县的土地资源优,劣势及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其经济效益,增强其可持续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湖南省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湖南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研究土地人口承载力为湖南省的重大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湖南省1978-2004年的统计和普查数据,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一元回归分析模型对湖南省未来年份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研究表明在小康型和富裕型消费水平下,湖南省人口数出现超载,为此提出了提高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未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从当前中国未利用土地资源的面积、分布和质量特征,分析其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未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武陵山区483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模式农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探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耕地细碎化治理新路径。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结果:(1)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农主导模式通过促进地块集中连片的土地平整工程,改善农业生产关系的权属调整工作,共同降低自然因素和产权因素造成的耕地细碎化;(2)相对于政府主导模式,新农主导模式定位于现代农业发展,农地流转与农地整治的耦合度更高,土地平整工程和权属调整的比例更高,对耕地细碎化的治理效果也更为明显;(3)与丘陵山区农地整治相比,平原地区农地整治更能显著降低耕地细碎化。研究结论:建议继续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模式和新农主导模式的农地整治,结合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布局、区位优势,总结和完善农地整治的地域模式,因地制宜地推进土地平整工程和权属调整工作,全面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市对土地的需求压力很大,须加强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但该市未利用地开发难度大,利用成本高,产出低。加强已利用的各地类的管理,通过土地整理,改善使用结构,可缓解土地需求压力,提高产出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农业统计的产能核算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研究目的: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农用地当前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农用地实际产能的技术方法,并且形成了通过三层次产能比较优化农用地利用的机制。研究结论:将农用地产能划分为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当前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三个层次并且分别核算,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农用地产能安全问题并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以盘锦市为例,采取主导因素"限制性因子"评价法,通过建立后备资源评价体系,对盘锦市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进行了评价,并对不宜耕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黑龙江省耕地利用水平较低的现实,认为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就制约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几大制约因素,提出了切实保护现有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集约开发耕地、提高耕地质量、整治水土流失、开垦宜农荒地、发展生态农业及增加科技投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在分析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基础上,对西藏可开垦和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的潜力进行了调查评价,分析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