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都市型工业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筑南京现代化大都市,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率先”的过程中,发展都市型工业,将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从南京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必要性着手,对南京都市型工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都市型工业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
文摘荟萃     
《数据》2003,(6)
应改进都市型工业统计范围《上海统计》(2003.2)刊载的上海财经大学龚仰军撰写的“对都市型工业统计范围的思考”一文,指出了目前常用的都市型工业统计方法的缺陷,并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都市型工业统计范围的建议。文章说,目前对都市型工业统计的范围的界定是结合大都市自身产业结构的特点,在标准产业分类法的基础上略加调整而成。其明显缺陷在于,仅考虑了都市型工业的行业特征而忽视了其他特征,这样容易造成对都市型工业规模及结构等的判断误差,并进而导致有关产业政策制定的失误。对此,文章提出目前对都市型工业的统计可选择以下三个特征为…  相似文献   

3.
上海都市型工业是指依托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以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为载体,能够在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有就业、有税收、有环保、有形象的现代绿色工业。  相似文献   

4.
<正>一、楼宇经济是具有都市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两重属性的产业上海未来发展可供选择的产业非常多,有些产业本来就应该大力发展,如金融、贸易,但是根据我们研究,楼宇经济既具有都市型产业属性又具有知识密集型产业属性,是上海目前发展空间大、速度快,能迅速做大、做强,并能引领产业升级的产业。都市型产业是由大都市诱发的最大受惠于大都市且最小受制于大都市的产业。具体表现为:首先,从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信息、交通、产业条件等方面,都市型产业是由大都市诱发的,最大受惠于大都市的产  相似文献   

5.
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都市型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大中型城市中心城区的特点,指出都市型产业适应大都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就其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上海小企业》2004,(6):21-22
根据上海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近年来。大批工业企业迁出了中心城区。为了防止中心城区“空心化”,利用中心城区的工业存量资产,依托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物资流等资源,推进都市型产业的发展,成为促进中心城区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提升上海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上海小企业》2001,(6):16-17
自199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上海工业要进入“发展中调整”新阶段的要求之后,市经委围绕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发展战略,结合工业新高地建设,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工业”的战略思路。1999年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的规划设想。2000年又以“转性与转型并举,市区联手共同推进”为抓手,使上海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的建设得到实质性启动,正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都市型工业导向基地。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与都市型农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缨  黄胜利 《城市问题》2002,(1):30-32,29
农业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 ,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地改造着传统农业文明的同时 ,也创造了人类新的文明 ,但是 ,我们似乎可以感觉到人类离起点走得越远 ,回归的渴望就越强烈。因此 ,“生态城市”、“有农城市”在判定现代化大都市时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都市型农业”也在世界各大都市应运而生。上海市新的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已将建成具有绿地、农田、树木、小溪和田园情调的都市农业列为今后发展的目标之一。本文在探讨都市型农业对城市发展促进作用的基础上 ,针对上海市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都市型农业的产生背景  人类社会已由工…  相似文献   

9.
2001年是“十五”开局的第一年,也是都市型工业园区改建工程的第一年。首批改建104家企业,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上海都市型工业建设初见成效。随着都市型工业园区的不断出现,都市型工业本身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原先浓烟滚滚、傻大黑粗的形象已成为历史,都市型工业把目光锁定在服务、印刷、化妆品、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开发制造业等11个重点行业,并结合不同区域实行产业错位竞争。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上海确立了“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支柱产业为基础、都市型工业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目标。自1998年确定服装服饰、食品加工、包装印刷、室内装饰用品、化妆品及清洁洗涤、工艺美术品和旅游用品、小型电子信息产品等7个行业为上海都市型工业后,都市型工业稳步增长,成为全市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上海小企业》2001,(5):24-27
按照上海“十五”计划,将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上海将成为国内外民间资本发展科技含量比较高、劳动比较密集、附加值比较大的都市型工业首选之地。为了抓住机遇,今年年初市经委提出,通过市区联手,盘活工业国有资产存量,形成新的生产力,使都市型工业及园区成为提高上海综合竞争力,体现经济活力的重要亮点。  相似文献   

12.
发展在基础,和谐看农村. 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自2006年中央首次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指导思想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推进首都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从实现目标、结构布局、建设方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运筹和探索,走出一条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子,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施昌奎 《经济界》2004,(1):81-85
都市型工业是以发展服务、方便市民工作和生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城市工业,一般是指“无污染、低能耗、环保型、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在北京,都市型工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八大行业之中,它们分别是食品饮料业;服装纺织业;包装印刷业;文体用品业;工艺美术业;洗涤化妆品业;家具与装饰装修业;旅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都市型工业"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中,正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总体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巴南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南部,幅员面积1825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其中农村人口59.5万。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巴南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重庆发展"314"总  相似文献   

16.
所谓“都市型产业”,是指依托大城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以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为载体,能够在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有利于就业、税收、环保和都市形象的现代绿色产业。“都市型产业”有时可以与“都市型工业”的概念相置换。  相似文献   

17.
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和城市建设与改造的发展,给上海发展都市型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更给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18.
范北燕  张慧霞 《数据》2001,(10):30-31
一、"三区"的内涵 "三区"是指将石景山建成现代工业区、绿色都市休闲旅游区和人文环境一流的文明区. 现代工业区的基本内涵是:具有首都经济特征,体现高新技术特点,以促进传统工业优化改造升级为基础,以发展微电子产业为核心,以推动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增长为重点,实现信息产品与传统工业产品的融合,实现现代大工业发展与都市型工业兴起的合理布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相关行业发展的有机配置.  相似文献   

19.
郭瑾  李宏 《价值工程》2013,(19):15-17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人类的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直接危害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城乡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对扩大城乡文化、信息交流,促进农村开放,以及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推进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针对昆明市西山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素洁  郭航  战冬娟 《数据》2012,(4):72-74
"十五"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将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未来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的功能从传统的单一生产功能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拓展。为了全面反映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客观评价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效监测北京生态和环境发展状况,我们建立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据测算,2010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贴现价值为87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年产出价值为30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