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以前学画漫画的时候,师傅曾一而再再而三地教诲:“一定要深入生活,生活是创作的真正源泉,一定要仔细观察生活……。”对于搞创作的艺术家来说,这确实是千真万确的。搞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也如同艺术家们搞创作一样,必须在深入生活、了解生产生活的基础之上,这样开发出来的产品,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讲的只是做饭的原料——米的重要性.而米质不好,恐怕也难保巧妇能做一锅香喷喷的米饭。日本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煮饭油”,做米饭时加一滴.可使不受欢迎的袖米做成的米饭马上变得光泽好、味道鲜…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关食品专家最近指出,应重新认识米类的食用价值,实现米饭和传统米类食品的工业化生产,大力开发米类食品。从米类各种成分的衍生物来发掘和发展更多功能,正在引起人们对米类食品的再认识,并研究开发新产品,在适应人们饮食生活的新需求中.充分发挥米类的食用价值。工业化生产方便面的迅速发展,进入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使人关注米饭的工业化生产问题。虽然已有一些干燥米饭、冷冻米饭、罐头米饭等类产品,但是和方便面一类工业化面制食品相比,远未达到可谓成功的境地。同样,从快餐业的角度夹看,米饭的生产供应,也比不上面制…  相似文献   

3.
赛跑CPI     
14岁的赵帅有些失望了。他满心指望冬至能吃上猪肉饺子,可是吃到嘴里的只是白菜和大葱。妈妈陈玉琴很理解孩子的感受,毕竟家里已经3个月没有闻到肉味了。“太贵了,比往年涨了一倍,这会儿猪肉已经13块钱一斤。”作为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农民,她不得不掂量再三。不多的收入还有更为重要的去处——大儿子在吉林上大学,下半年的伙食费明显也要多起来。  相似文献   

4.
粥食谈往     
熬粥亦有道: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米水融洽,柔腻如一,并不只是治粥之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是中国过去的治家格言。粥与饭,据说最早都出自黄帝之手,他老人家一边“蒸谷为饭”,一边“烹谷为粥”,好让后人餐桌上有干有稀。不过,这粥饭问世之后,地位却迥然不同。周代之前,王公贵族吃的是饭,以甑蒸;庶民奴隶喝的是粥,用鬲煮。鬲是粗陶制成的,火烤便会炸裂,因此只能煮粥不能做饭。奴隶外出劳作,主人只须给个鬲,发点米,由他们自…  相似文献   

5.
口之于味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是说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但也不尽然。如鲜美滑爽的木耳菜,就有很多人不爱吃,更有甚者,觉其恐怖,感觉吃到嘴里滑滑的,像毛毛虫爬进了喉咙;即使是鱼羊,号称为“鲜”者,也有人味都不敢闻一下。  相似文献   

6.
巧对无赖     
某农民赶驴进城,遇到某无赖。无赖问农民:“吃饭了没有?”农民说:“吃了!”无赖却说:“我问的是驴!”农民转身对驴就是两耳光,说:“居然给老子不老实!城里有亲戚也不说一声!”  相似文献   

7.
眼下正是鲜玉米大量上市的季节,很多人都喜欢吃刚上市的新玉米,嫩嫩的。于是,街头巷尾做煮玉米生意的小摊明显增多。可足您知道吗?玉米这种公认的“粗粮、健康食品”如今可能也变了味:吃起来甜丝丝、满口飘香的煮玉米,很有可能是某种添加剂的“功劳”!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经济》2008,(10):52-52
现在每家每户都有冰箱,因此很多家庭烧饭常采用“高效”的方法——烧满满一锅米饭,可以吃上好几顿,甚至好几天。,为了防止变质,就把剩余的米饭放到冰箱里冷藏,等到要吃的时候再把它放到微波炉去加热。其实这种吃法是很不科学的,对孩子特别有害。  相似文献   

9.
以生产“海丰大米”著称的海丰农场,虽然拥有20多万亩土地,袋装米销售额已经在本市市场独占鳌头。但米业深加工步子迟缓。经过市场调研和准备,他们决心做大“米”文章,生产“方便米饭”,并成立了领先食品有限公司。由于这种“方便米饭”,不油炸,不含防腐剂,具有天然、绿色、营养美昧的特点,一年可生产6000吨,品种近10个,市场前景看好。但目前总投资还缺数百万元。就在为难之际,农工商房地产集团决定,拿出300万元无偿支持海丰农场发展‘‘方便米饭”项目,以实际行动反哺农业。近年来,农房集团共向现代农业捐赠发展扶持资金近1500万元,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用于长江农场发展100公顷蔬菜大棚和其他单位的科技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10.
难忘火米饭     
不久前,我陪一位领导到甘孜、雅安检查退耕还林工作。这位领导是雅安当地人,十分健谈。有一天午餐时在雅安一个山沟的路旁,看到一家挂着“火米饭”招牌的小饭馆,他眼睛一亮,说就在这儿吃午饭。当地陪同人员愕然,害怕在这样的苍蝇馆子招待省上领导有失“规格”,该领导把手一挥,并用四川特有不卷舌的椒盐普通话说:“什么‘规格’不‘规格’,咱也是贫苦农民娃儿出身,今天在这里搓顿午饭,我就是冲着这好多年不见的‘火米饭’来的”。大家见首长对“火米饭”感兴趣,也都乐了,于是围了两桌,自己动手盛饭,蘸着老板亲手磨的豆花当菜…  相似文献   

11.
生活窍门     
生活中巧用酒●在做米饭时,如果用的是陈米,在淘过米之后,可在米中加少量水的同时,加入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啤酒,与米中的水混合,蒸出来的米饭香甜,且有光泽,如同新米。●在炒鸡蛋时,如果在下锅之前往搅拌的鸡蛋中滴几滴白酒,炒出的鸡蛋松软、光亮,有鲜嫩感。●如果烧稀饭时不  相似文献   

12.
结伴吃饭的学生会相互影响 11时20分左右,北京大学康博斯中餐食堂.正值就餐高峰,一位女学生端着刚盛的饭菜微蹙眉头:“可以去掉一半的米饭吗?我吃不掉.”打饭的阿姨遂麻利地接过餐盘,铲掉一半米饭放回箱内.很快,这去掉的半份米饭就盛到了一个来加饭的男生盘中.  相似文献   

13.
1999年 10月 28日,日本《朝日新闻》刊登报道,称“中国‘北珠’米味道可与日本米相抗衡”,盛赞新华“北珠”米。说“北珠”,自然要讲讲新华农场场长原文成—— 今年 5月的一天,在北京召开的纪念第四届中国外经论坛经贸合作暨欧盟日洽谈会的午餐桌上,一个人手捧着一碗碗晶莹剔透、淳香四溢的米饭,向前来就餐的客人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尝,请诸位尝尝‘北珠’米饭。”他就是黑龙江省新华农场场长、全国劳动模范原文成。 一   今年 55岁的原文成,矮胖的身上穿着一套合体的西装。多年走南闯北跑市场使他练就了一付干练、结…  相似文献   

14.
化蛹为碟     
有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因为残疾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说话时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他每天都在模仿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说话。母亲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孩子不要再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也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作通讯》2009,(16):49-49
传统上中国人讲究在正式宴席上要吃“七荤八素”。那么,“七荤八素”具体是指什么?“七荤八素”是对“七素、八荤”这一中华传统饮食规矩的颠覆。“八荤”也就是“八珍”的意思,代表宫廷的荤食体系。在《礼记·内则》中就记载说,“八珍”包括肉酱盖浇大米饭、肉酱盖浇黄米饭、烤猪、里脊肉、酒溃牛肉、烘烤牛肉、牛羊猪肉烙米饭、烤狗肝。  相似文献   

16.
乌饭树是杜鹃科一种常绿灌木,树高不足3米,花不鲜,果又小,毫无引人注目之处。然而,临清明节前夕的“寒食节”,乌饭树叶在江淮流域一带却成了抢手货,人们争相采摘、购买,用于制作乌米饭。  相似文献   

17.
土家蒸菜     
我们土家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自古以来,土家人招待贵客的最好饭菜就是土家蒸菜。俗谚里说,有吃无吃,先给客吃。俗谚里还说,酒吃人情肉吃味。吃土家蒸菜是既要吃出感情,又要吃出味的。一上桌子不到酒醉饭饱你是别想下桌子的。那些年生活清苦,土家蒸菜一般要到年底杀年猪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现在生活好了,土家蒸菜可以天天吃了。城里的每个饭馆里也都推出了这道土家大餐:土家蒸菜。其实土家蒸菜也非常好做,把老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坨或红苕切成片,再和新鲜的猪肉、苞谷面、佐料、腌辣椒拌均匀,蒸熟便成了蒸菜。蒸菜既可作菜又可当饭。尽管如此,土…  相似文献   

18.
都市里的“吧”令人眼花绦乱,究竟有多少种谁也没有统计过,进入新的一年,除了已见诸报刊的各种“吧”,都市里又惊现了哪些“新吧”?面吧——吃了满意再付钱兰州人在古城南京、合肥创办的面吧,以新、奇、特吸引城里食客们的目光。在开阔的大厅里,中间摆着操作台,四周是100多种面条的“面谱”,厅内有大排档式的快餐桌,也有独成一体的小包间。只要顾客选择或想尝试某种面条,每份只需交10元,即可在师傅的  相似文献   

19.
有一年和朋友相约去河北游玩.正值西红柿丰收的季节,在田间散落着一堆堆小山样的西红柿,买了几斤,吃起来香甜可口,比城里西红柿要好吃得多,而价格却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当询问菜农为什么要将这些西红柿丢弃时,菜农的回答却让人大吃一惊:“今年种西红柿的人多,所以价格很低,连本都赚不回来.如果运到城里去卖,还得搭上路费。”谷贱伤农.这一次经历让笔者陷入很久的沉思。  相似文献   

20.
陈米巧吃     
煮稀饭:滴几滴芝麻油,煮沸后把火弄小一点,这样不外溢,味鲜。另外,待锅里水烧到50—60℃时再下米,可防锅糊。稀饭快好时,放少许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在里面,味更鲜,更爽,有营养,易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