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企业在创建、存活和成长过程中,需要通过嵌入社会关系网络获得资源支持,嵌入产业网络获得产业链分工协作收益。创业网络是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的有机统一体,创业成长过程同时也是对社会网络与产业网络双重嵌入的过程。基于创业网络中信任关系从情感性信任到认知性信任再到复合信任的演进,新创企业的双重网络嵌入性关系演化呈现出以下规律性:一是由社会网络嵌入向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双重嵌入演化;二是由"交易性嵌入"方式向"关系性嵌入"方式演化;三是由双重网络分离式嵌入向叠加式嵌入演化。新创企业双重网络嵌入演化对创业成长有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会形成"创业网络经营成本",政府需要对此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创业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补充.同时创业也成为当今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通过现场问卷的实证研究方法,运用方差分析来研究影响创业融资的因素,解释了微观因素是怎么样去影响创业融资的.在此基础上,为创业者提供创业理论和创业指导.同时,也提醒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各种环境对创业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创业网络推进创业成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研究论述了创业网络对于创业活动的重要意义,但是对创业网络如何促进创业活动发展的过程却语焉不详。本文对于创业网络的经营行动和实施效果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基于不同的网络产出,创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战略模式以提升创业绩效,从而完整地构建了创业网络推进创业成长的作用机制链条。基于上述论证过程,本文指出创业网络的主要价值在于为新创企业的战略行动提供资源支持,因此创业过程的行动重点在于创业网络的开发和经营,创业者应当积极拓展创业网络,开发适宜的网络成长战略,以充分促进创业成长。  相似文献   

4.
创业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机会识别被认为是创业的起点。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研究了联系强度、创业学习和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实证研究表明,联系强度影响创业者的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而探索式学习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影响,利用式学习对机会识别的作用与预期的不一致,它与机会识别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联系强度对创业学习与机会识别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最后网络联系强度提出了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跨界活动的本质是知识的流动过程, 创业者常借助参与跨界活动以实现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及获取关键、 稀缺性资源等目标, 而跨界活动对创业者成功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与资源拼凑理论, 通过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 探索外群体信任、 跨界活动及创业者成功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在外群体信任较高的情况下, 创业者更乐于参与跨界活动; 跨界活动可以通过经济回报、 心理满足感与社会地位等方面对创业者成功产生积极、 正面的影响。 本文有助于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认识创业者的跨界活动行为, 也有助于从资源拼凑理论视角认识外群体信任与跨界活动对创业者成功的影响, 并对相关主体制定政策或指导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经验证据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对创业者、创业过程、创业环境和创业绩效等方面研究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基础上,提出创业理论研究的整合框架,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芦炜 《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0):35-41
创新创业过程中离不开创业动机的开发和创业机会的识别。本文从创新创业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同维度的科技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业机会识别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并对 282家科技新创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创业者创业动机中机会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对新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而生存型动机对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但是3 个维度的创业动机均对创业机会识别具有积极作用; 创业机会识别完全中介了创业者创业动机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创业能力可以在创业机会识别与新创企业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创业能力越高, 创业机会识别对新创企业绩效的积极影响就会越大。研究结论对致力于取得较高创业绩效的创业者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依据内隐理论结合创业者特征探讨创业企业的招募偏好,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企业招募偏好的理论假设,旨在为今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环境复杂性和动态性的加强,导致更多的企业采取公司创业战略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然而,大多数研究忽视了网络资源对公司创业日趋重要的影响.尤其在企业集群环境下,仅从组织内部因素和产业环境因素难以解释公司创业的前因后果。基于网络视角,本文首先对公司创业的三种资源获取方式进行比较。认为网络资源是公司创业活动受益于企业集群的内在原因;进而对网络资源、创业导向与集群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最后对浙江省集群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导向、网络资源均与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性.网络资源显著提高了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环境复杂性和动态性的加强,导致更多的企业采取公司创业战略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然而,大多数研究忽视了网络资源对公司创业日趋重要的影响,尤其在企业集群环境下,仅从组织内部因素和产业环境因素难以解释公司创业的前因后果。基于网络视角,本文首先对公司创业的三种资源获取方式进行比较,认为网络资源是公司创业活动受益于企业集群的内在原因;进而对网络资源、创业导向与集群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最后对浙江省集群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创业导向、网络资源均与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性,网络资源显著提高了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李薇 《IT经理世界》2016,(Z1):46-47
通过对青年创业、文化体育领域的投资,苏宁在"玩耍"的过程中扩大了朋友圈。不久前,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与IDG(中国)常务副总裁黄翔见了一面。他俩虽是老朋友,却也顾不上叙旧,一上来孙为民就和黄翔就IDG擅长的投资领域聊开了。因为,苏宁正在创业领域展开首次布局,扶持大学生及青年创业者创业。孙为民介绍,南京当地缺乏创业氛围和资源。苏宁将前期投入3亿元启动资金在南京打造集工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客空间,总面积达1万平米。除了资金、场地、培训、营销推广、产品销售等孵化服务外,苏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创业人数不断增加,创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优化创业环境是国家、政府、社会和创业者已经达成共识的问题。分析创业环境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齐齐哈尔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构建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齐齐哈尔市大学生创业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创业环境优化建议,推动齐齐哈尔市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家族企业传承期的重要活动,跨代创业强调多世代成员间的共同参与,根植于生产生活及人际交往的文化是影响经济行为的深层次因素。然而,现有研究普遍将文化视为一种建构力量,与制度环境或个体认知直接相关,对文化的内在作用路径缺乏完整解析,而文化嵌入视角的引入可以使关注点转向社会关系,为厘清中间过程提供必要条件。基于此,本文以淄博市陶琉产业中的4家家族企业为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跨代创业实践,探索代际传承中家族企业的文化嵌入过程。研究发现,文化对家族企业跨代创业的影响历经“社会关系—关系嵌入—社会互动”的路径,并遵循“文化唤起—嵌入强化—协作关系—战略选择”的逻辑。具体而言,传统文化分别借助处世哲学、人伦秩序及规则框架三层面所对应的嵌入路径,强化了跨代创业团队内的协作关系,并进一步体现在协调、合作倾向与跨代创业几种模式间的联系上。本文通过构建文化嵌入的系统分析框架,全面阐述了文化如何经由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对经济行为施加影响的微观机理,为中国传统家族企业的跨代成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创业惯习是理解区域创业实践和地区间创业生态系统差异的有效工具, 然而有关创业惯习维度和测量工具等都有待进一步开发。本研究针对这一研究空白, 通过对近十年国外高水平期刊上有关创业惯习的文献收集和分析, 系统归纳了创业惯习的维度和内容, 建立了基于“市场——社群” 双元逻辑的创业惯习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创业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获得定性数据来提炼和识别市场惯习和社群惯习各自对应的内容和问卷条目, 开发了创业惯习的测量量表, 为理解和分析区域创业实践以及地区间创业生态系统差异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框架和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5.
是toC,还是toB?是服务互联网企业,还是去啃传统行业的"硬骨头"?是抱大公司的大腿,还是做中小微企业的生意?"创业"除了与创新、梦想、热情等这些熠熠闪光的词汇并列之外,同时也与"商业"、"生意"紧密相关。从《IT经理世界》最近一年里所接触的创业团队中,我们得到一个很明确的感受,这一波的互联网创业者较以往更加脚踏实地,心高高在云端,脚却深深扎根在泥地。一位做移动数据分析的创业者分享的创业感受,让我们印象深刻且有代表性:你必须清楚自己核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这远比考虑规模化更重要。这个创业团队  相似文献   

16.
基于资源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现有创业研究成果的回顾发现,目前,创业研究主要关注创业团队和创业机会,而从创业资源视角的研究较少。基于资源视角的创业研究既是创业研究的理论前沿问题,也是推动创业实践的现实需要。本文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以创业资源开发过程、创业周期及创业情境为三个维度构建了基于资源视角的创业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界定了先验知识、创业机会识别和风险感知的内涵,然后,基于创业相关理论、情绪相关理论及激励理论,提出先验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正相关及风险感知对二者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并从浙江、天津、山东等几个省市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获得的21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文章的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将置身互联网革命,尚未完全开垦的农产品电商领域,成为背景完全不同的企业竞相争夺的市场。一群怀着极大"野心",来自于传统农产品商贸流通领域的人士,在湖北荆州两湖绿谷大市场,开始了互联网创业。虽然做农产品电商有许多困难,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章登华说,但互联网确实代表了未来。这位年届50岁的网络创业者,再次摁掉了频繁打进来的电话,望着电脑屏幕,沉思了片刻,上面打开的是他公司的网站,中国绿谷网。  相似文献   

19.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创业团队异质性、组织气氛、创业绩效3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提出已有研究的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20.
虽然各地政府不惜代价大力引进和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华创业,但不少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仍存在成长性不强、发展潜力不足、知识溢出有限等问题,面临各种成长困境。本文通过对268家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企业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成长面临的技术障碍、市场障碍、产业障碍和创业者网络障碍,并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服务的重点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