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贺天庆 《魅力中国》2010,(22):223-223
目的分析探讨中专生社会支持获取的状况与特点。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54名中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专生社会支持水平在不同年级、男女、城乡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心理健康者在主观支持上评分显著高于心理问题者。结论在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良好的社会网络特别是主观支持的建立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春燕 《理论观察》2009,(5):126-127
社会支持网络是由具有相当密切关系和一定信任程度的人所组成的,它是个人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源。贫困大学生获得的最多的社会支持来自于父母,其次是同学、朋友和老师,其中女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男生,文科学生多于理科学生。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种类有:经济支持、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其中来自于父母的经济支持,来自于同学、朋友和老师的情感支持是社会支持重要方面。为贫困大学生构筑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解决其生活、就业和心理健康等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人际适应问题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了8周的心理干预训练。采用情感与社交孤独量表(SAD)、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实验组大学生SAD、SES、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研究结果提示:心理训练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适应状况,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团体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建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人际适应问题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了8周的心理干预训练.采用情感与社交孤独量表(SAD)、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实验组大学生SAD、SES、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研究结果提示心理训练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适应状况,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团体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建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长安大学通过抽取大一到大四部分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的测量,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女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恐怖方面低于男性大学生。建议: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女生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与矫正;改善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是人生各种压力比较集中的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影响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服务于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应包括三个圈层的结构体系:一是“关爱他人、注重人情”的校园心理氛围营造;二是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三是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体系的构建和良好运作。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这个结构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心理健康,而不良的社会关系则会有损身心健康。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比非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多。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切实解决其经济贫困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
李勇  李玲 《黑河学刊》2012,(4):88-89
目的,了解农林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农林类大学生实施测试,使用心海测评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农林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差异不显著;任一因子≥2.5分的学生人数占实测总人数的14.1%;任一因子得分≥3分的因子分别为强迫因子(2.8%)、人际关系敏感因子(2.2%)、敌对因子(1.1%)。结论,农林类大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较高.与全国常模比无差异:典型症状以强迫、人际敏威和敌对为差:心理困扰多源干内在性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9.
李旖婷 《魅力中国》2011,(20):223-223
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承受着来自于人际交往、恋爱情感、网络成瘾、家境贫困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从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阶段、家庭和社会等三方面的原因。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段伟伟  李泽 《黑河学刊》2011,(2):140-140,142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正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影响大学生成人、成材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采用SCL-90对我校102名经困生,101名经富生进行调查,就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的身心不成熟性决定了其是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尚未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专门机构。通过建立长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加强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学生日益增加,学校不断涌入的复杂社会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班级辅导员必须明了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并掌握其方法,唯此才能够提高班级辅导员管理班级的效率,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机整群抽样234名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测量。结果表明:自觉的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学生的阳性症状痛苦水平低;参加中等运动量的课外体育锻炼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上最为明显;男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女大学生;男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显著大于女大学生的因子分。  相似文献   

14.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100名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属于轻度,有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为13%,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为1%;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得分与全国成年人常模比较接近,但在躯体和精神病性二项因子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男生比女生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各项因子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消费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研究成为了消费行为学和营销学的新话题。女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重要消费群体,是未来网络经济成长和发展的最主要群体。本论文从实践出发,分析女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及影响女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结合女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引导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提高其消费质量,实施健康消费,从而优化女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在校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水平,鼓励大学生创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结合社会认知理论及相关文献设计问卷,针对北京市20所大学的5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研,提取了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认知的重要因素并进行分析,从大学生自身、社会环境和政策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们以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7级和08级学生抽样为研究对象,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查问卷,发现幼专女生有较好的生理健康状况,强迫症状明显,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得分也较高,但和其他群体心理健康因子效应有明显的一致性。和全国大学生常模和山西大学女生常模等比较发现,幼专女生有较高的敌对和恐怖心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作为班级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出发,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田  张燕 《科技和产业》2010,10(6):99-101
高职大学生是我国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和重要的群体,高职生素质的高低,尤其是心理素质的高低,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