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黄冈市财政部门近期摸底,截至2003年底全市政府债务余额达60.85亿元,超过2003年该市财政收入的2.5倍。这对于黄冈市这样一个工业底子薄、经济欠发达的地方而言,无疑是卜分巨大的包袱。政府如此量大的债务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成因也比较复杂。从该市的情况看,主要是以下五个成因,即发展建设和落实政策形成的债务,化解金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2011,(4):142-145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缺口放大,现行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不对等,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缺乏约束,债务风险逐渐积累扩大。完善的分权体制应充分平衡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财政汲取能力,实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中长期管理与控制,在预算视角下完善现有分权体制。  相似文献   

3.
秦凌 《新疆财会》2006,(4):43-44
奎屯市2005年末的政府债务余额已接近2.6亿元,同口径相比较上年增长11%,几乎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持平,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维护支出形成的债务占总债务比重达55%;教育支出形成的债务占总债务比重26%;财政借款占总债务比重8%。目前还存在大量隐性债务(如贷款利息和区内初中班基建支出),可见财政风险非常大,已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李冬洁  刘煜辉  赵庆明  梁嘉 《英才》2012,(2):102-103
地方政府除了财政收入、卖地,还可以变卖平台融资项目和国有资产,但这些是否能够抵挡违约的风险?欠了债总是要还的。2012年第一批到期的地方债说来就来了。根据审计署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到期的地方政府债务有1.84万亿元,而让人忧虑重重的是,在经济下行趋势和地产调控下,本来就让人捏一把汗的地方债是  相似文献   

5.
王瑶 《财会通讯》2006,(7):40-41
(一)设立公共债务偿债基金的作用 首先,从制度上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要的资金来源。随着国债规模的扩大,还本付息成本迅速上升以及借新债还旧债情况的出现,如不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可能会出现债务危机,影响政府信誉。相对中央政府而言,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的债务风险尤为严峻,地方政府所负各种债务的总体规模在不断膨胀的同时,逾期债务余额也在累积。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使偿债基金在我国的建立更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我国不少地方已经建立了偿债基金制度。如果有充足的偿债基金作为保证,就能够确保到期债务的还本付息,维护国家信誉,避免出现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大量基层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相继陷入财政困难,进而举借债务且债务规模不断膨胀、风险不断增大的境况。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机制,目前主要认为是因为改革不彻底的原因。但是,还应该针对中国财政体制与其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间存在的特异性,研究地方政府债务产生机制。分税制改革不彻底,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宏观政策,政府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大量基层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相继陷入财政困难,进而举借债务且债务规模不断膨胀、风险不断增大的境况.对地方政府债务形成机制,目前主要认为是因为改革不彻底的原因.但是,还应该针对中国财政体制与其他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间存在的特异性,研究地方政府债务产生机制.分税制改革不彻底,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宏观政策,政府绩效考核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年年快速增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西部地区乡镇财政困难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乡镇巨额的财政赤字和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经严重制约着乡镇政府职能的正常发挥。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9.
乡镇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基层政府形象,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分析我国乡镇政府债务产生的原因,寻求化解乡镇基层政府债务的有效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丹 《民营科技》2011,(1):48-48
针对近几年地方政府因债务增长过快所面临的财政风险和诚信危机,提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几点对策:全面清理债务,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控制新债,增加财政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建立消赤减债考核机制及债务约束机制,使地方政府债务做到结构优化、功能合理、规模适度和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级政府债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截止2009年底,某县政府债务总额4.56亿元,相当于当年全部财政收入的1.21倍。巨大的债务负担给本来紧张的县级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直接影响着当年预算的顺利执行,严重危害县财政平稳运行。如何加强县级政府债务管理,及时揭示和披露债务总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加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及政府需求管理政策的推进,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不断发生,并形成巨额逾期债务压力,加大了地方财政运行的风险。为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解并防范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确保地方基层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行及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特别国债?国债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和政府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政策与货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由于不合理的投融资行为而使得许多国家政府面临着严重的政府债务危机,实现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和监督,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寻找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督和控制也是当前重要的课题。文章对循证管理学概念和发展作了界定,介绍了我国当前政府债务审计的现状,并尝试将循证管理学的思想引入到政府债务风险审计中,实现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和监督的科学管理,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相似文献   

15.
乡村债务已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它还直接关系到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能否巩固和向纵深推进等全局性问题。巨额的乡村债务,使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基层工作的吸引力下降。乡村债务的形成,既有政策上的原因,也有管理上的漏洞;既有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又有无计划开支、盲目铺摊子,监管失控因素。化解乡村债务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控制与消化并重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审计署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报告,利用动态不一致的博弈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和膨胀原因,结果显示中央政府默许了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而且当地方政府出现债务危机时中央政府的救助概率较大,加之惩罚约束机制的缺乏,导致地方政府性债务出现并持续扩张。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管和风险评估,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扩张及其风险形成有效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发挥政府债务审计“免疫系统”功能,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是当前实务界与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风险防范的政府债务审计的实施思路,包括实施政府债务审计的目标、原则、内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我国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余额已占全国GDP的33.93%。如此巨额的隐性、或有债务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政府成本、政府公共职能成本支付的制度安排,政府隐性担保与道德风险,以及现行政府会计制度缺陷等原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政府隐性、或有债务,关键是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体制和推行责权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防范新增隐性、或有债务的形成。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方式,化解地方政府存量隐性、或有债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作为切入点,首先以中部地区的Z县为例,对县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分析了县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提出了防范和控制县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和演进不仅给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醒各主权国家应该对政府债务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中国中央政府债务虽然远在警戒线之下,但是庞大的隐形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容忽视,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因此有必要从严控地方政府原始举债规模、降低地方债务违约率、加强逾期债务清偿能力三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