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场是林业企业机体的细胞,关系到林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布局又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本文拟就东北国有林区林业局内部林场布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1.现阶段林场布局的透祝现阶段的林场布置是在复杂的自然技术条件下、社究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种采掘工业式的以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乡村企业产权关系明晰”这种判断的失误所在,论证了乡村企业产权关系不清的两种表现及其对乡村企业行为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与乡村企业产权关系有关的若干认识,提出了改革和明晰乡村企业产权关系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林业企业参照农村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鼓励大户和联户承包荒山造林,提倡办家庭林场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逐步改革了林业企业的以计划经济为依托的林业局、林场和生产工段三级劳动组织形式,逐步引入农村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并结合林区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的国有水产大中型企业改革对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了重要作用,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权不明、政企不分等传统体制的弊端.而要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就必须从明晰产权关系入手,进行制度的根本改革,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5.
一、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1.明晰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开。 乡镇企业改革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明晰其财产主体的占有关系,由此而决定其权、责、利关系,进而创造一种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能运转自如的产权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政企分开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负盈亏、  相似文献   

6.
林场是林业企业的细胞,并系到林业的生存与发展,而布局又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本文拟就东北国有林区林业局内部林场布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深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也被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责任不落实等制约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法人发展的核心问题都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与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密切相连.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模式和产权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应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问题,必须深入到农村信用社内部的产权配置、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机制、组织架构等方面,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构建、经营机制的转换、组织体系的搭架,均必须以明晰产权为基础。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明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体系、转换农信社经营也无从谈起。因此,明晰产权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一、难点:主要是经营管理体制不顺(一)集体产权关系不明晰。①乡级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政社合一时,乡级土地归人民公社所有;人民公社解体后,乡级社区集体土地的产权不明晰。例如,乡级社区与乡镇政府机关所在地的产权无界限;乡级社区与供销社、信用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土地产权难划分;乡级社区与乡镇企业所占土地的权属难确定。②农民投入形成的公益资产产权不明晰。如农电杆线、变压器、中小型水利设施、医院、学校等,实际上这些资产都是村集体或村提留的投人所形成。③乡镇企业所有者权益不明晰。企业积累是归企业所有,还是归…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兴文县被确定为四川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林业局抢抓试点机遇,创新工作举措,探索林改模式,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到2010年末,全县林改基础改革工作已完成,集体林6.12万hm2已分山到户6.01万hm2,占应明晰产权面积的98.16%,完成林权登记面积5.94万hm2,占应登记面积的97.06%;林权证颁证率100%。  相似文献   

11.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纵观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史,信用社的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问题。这次改革,国家投注大量资金,就是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无疑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改革和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但是,在进行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中,我们还必须正视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积沉的困难和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难点,寻求对策。一、难点(一)产权不明晰,结构不合理,民主管理形同虚设一是社员入股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来因诸多…  相似文献   

12.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首先是明晰土地产权,特别是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土地信访的产生绝大部分是由于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而造成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就是要改变现行整个土地管理法为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林地资源资产的产权管理和产权制度改革在林地资源资产化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没有明确的产权主体和明晰的产权关系,林地资源资产化管理就没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就根本无法进行.而明确的产权主体和明晰的产权关系必须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来实现.产权制度如果存在缺陷必然影响到经济组织的形式、技术进步的速度和经济绩效.因此现实迫切要求加强对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目标。从明晰产权进行林木资产评估时的难点,企业法人权责界定与林政管理的关系,政企分开与发展社会林业,企业改制,解决企业办社会等方面,对集体林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任务,需要转变思想、开拓思路,不断地在实践与总结中探索与完善.改革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明晰产权归属,合理量化产权,防止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流失;完善市场机制,合理分配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促进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是明晰产权、确立产权、量化产权,维护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代资产产权制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实行规范的公司制也是大中型国有林业企业深化改革的目标。但是,至今天中型国有林业企业公司制改革仍有许多难点没有解决,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大中型国有林业企业具有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一般难点;二是大中型国有林业企业具有林业企业公司制改革的特殊难点。 1.大中型国有林业企业公司制改革的一般难点与对策 (1)产权明晰及出资人到位问题。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是我国传统国有企业的根本缺陷,其表现就是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国有企业无法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政府直接插手企业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原有的国有企业,是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的要求构造出来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其最大弊端在于产权模糊虚置,导致资产无人真心负责.这种产权关系不明确,企业所有者代表缺位的状况,既是国有企业丧失活力的重要症结,也是阻碍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一个根本原因.所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明晰产权关系,强化国有产权对企业运营的资产约束,以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18.
产权制度改革与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当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企业产权关系。而要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就必须建立起真正的法人产权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政企职责分开,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相似文献   

19.
<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求企业达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这是我国现代企业改革的方向。这四句话十六字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应该全面、系统和全方位的理解并加以实施。“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相似文献   

20.
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在目前中国乡镇企业中占着主体的地位,所谓乡镇企业产权模糊,主要指的也是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模糊,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明晰化的主体工程和难点也在于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明晰化。当前,以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在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并已取得明显成效,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瞩目。从其改革动因上看,就是针对实践中乡镇集体企业普遍存在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企业产权关系模糊,内部凝聚力下降,灵活机制优势减弱等问题,通过实行股份合作制这种改革途径,明晰企业产权关系,达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的。应该说这一改革思路和方向是对头的,发展也是健康的,在明晰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关系上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是,随着这一改革的普遍推开,各地在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思想认识不太一致,具体政策不够明确,操作程序不很规范以及“换牌没转制、新瓶装旧酒”等问题。总结分析前一阶段改革的实践,笔者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是这项改革的理论和政策准备不足,改革的理论指导落后于改革的实践。本文针对前段时间浙江省乡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政策难点和理论困感,谈一些粗线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