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下就我国司法机关存在公信力缺失的情况,法官的职业化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程序、规范新闻媒体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增强司法与公众的良性互动等措施都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
汪玉 《金卡工程》2010,14(7):29-30
伴随我国法制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受众的成长,学术界应立足于更广阔的视野,对司法公信力问题展开全方位研究,以期增强司法权威,推动司法公信力为普通大众所正确地理解和接受,帮助受众提高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促进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正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在司法领域中的着力点。构筑司法公信力需要从社会治理高度对司法运作机制加以重新审视。合作司法是社会治理谱系下从管理向治理转变在司法中的体现。降低司法成本和实践司法公正是合作司法实践路径中的两个向度,统筹两者是合作司法之于司法公信力的意蕴所在。  相似文献   

4.
司法预算是整个司法制度与司法程序运行的物质基础,司法预算的审批、编制、分配以及监督对于实现司法独立以及提高司法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我国司法预算在审批、编制、分配以及监督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陷,已经严重影响到司法的公信力和公正度,有必要在借鉴域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由中央统一负责的司法预算审批机制,合理的司法预算分配体系以及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以提高我国司法机关的司法能力和司法质量,提升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5.
范少罡 《金卡工程》2010,14(1):13-14
司法鉴定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项科学实证活动,既具科学性,又具法律性,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现实的诸多原因,我国现行司法鉴定体制面临重复鉴定、多头鉴定、鉴定结论公信力缺失等诸多困惑,本文对中国的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司法鉴定改革及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群体性事件对司法的挑战与对策研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引申自群体性事件,它不以冲击正常秩序为特点,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有较多网民参与讨论、社会影响大、行为指向明确的、相对自发无组织的事件.但是其能量与冲击力却不可小觑.在网络时代,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新现象,已经对我国司法体系构成一定挑战,暴露出司法面临的信任危机.笔者认为,造成危机的原因是:司法个案不公正、公众维权意识的觉醒、社会公信力被透支的普遍背景,此外,特定的群体心理唤醒机制是司法危机生成的心理原因.解决危机的出路与对策在于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7.
政府公信力已成为跨越几个世纪的不变课题,政府公信力的构建与完善也一直都是政府政治活动的目标。本文立分析我国政府统计公信力重要意义及现状,据此提出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彭艳  洪燚 《金卡工程》2009,13(10):146-147
在现代文明政治生活中,政府公信力是政府权威的重要来源,良好的政府公信力对社会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本文就我国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判断标准入手,分析我国政府失信的原因,探索提升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时的不当处置导致出现了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象,使政府施政时面临空前的压力与难题.面对挑战,政府如何通过完善自身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提高公信形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拟从最近一些公共突发事件为切入点,联系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分析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象,探究我国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努力降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风险出现以后努力降低损失。购买商业保险无疑是帮助人们降低风险或者是减轻风险造成的损失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论述商业保险及其公信力的相关概念,然后阐述我国商业保险公信力的现状,最后提出增强我国商业保险公信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李志芳  周荟 《金卡工程》2010,14(6):89-89
“钓鱼执法”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是对社会道德的公然打击,是对建立整个社会法治的戕害。本文从“钓鱼执法”的特征着眼,剖析“钓鱼执法”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尝试看从立法、执法及司法角度提出相应对策,以规制”钓鱼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征信行业快速发展,个人征信涉诉案件数量逐年攀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司法裁判文书的分析梳理,发现法院在审理有关保证责任纠纷案件时,同案异判现象较为突出,极易引发公众困扰.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争议焦点,深挖问题成因,认为应不断完善优化顶层设计,持续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强化解纷渠道有效利用,提升金融机构维权能力,加大金融法律宣传力度等,以促进个人征信纠纷有效化解,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扎实稳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乡镇政府在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其公信力代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成果.当前,如何有效提升乡镇政府的公信力成为我国基层地区经济、政治发展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对新形势下我国乡镇政府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提升乡镇政府的公信力,以此优化乡镇政府的行政职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促进基层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展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
付淑玲 《金卡工程》2009,13(11):130-130
在司法过程中,不明确法官的职能,以及相当数量法官不从事案件审理。而且即使是审案的法官,非司法工作占据了法官的工作时间,导致了我国司法效率的低下。同时,我国司法的行政化倾向是我国法院法官审案缺乏活力、法院内部管理落后的直接诱因。司法效率的低下和法院内部管理落后成为我国法院案件负担重的两大因素。通过法院重组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司法效率便戍为解决我国法院案件负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风险导向:避免审计失败的利器——兼评"银广夏"事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期一连串的审计失败案,对注册会计师的公信力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有迹象表明,随着司法介入和投资者主张权利的不断出现,注册会计师面临的诉讼危机和被惩处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6.
金融司法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司法机关是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金融司法监管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概要阐释了我国金融司法监管的具体形式,进而指出我国当前金融司法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司法监管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雯 《金卡工程》2010,14(1):125-125
人民法院案件受理费用数额的大小、收费比例的高低以及收费的程序、诉讼费用的分担等实际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公民接近司法的程度和对公民诉权的保障,对该问题的完善,更能引申出对有关中国司法改革、诉讼制度完善与创新的思考。充分保障公民诉权,实现正义是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国务院颁布出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也正契合了这潮流,该办法处处显示着减轻人民群众诉讼的经济负担、司法为民、促进和谐社会的新信息。然而,由于该《办法》对案件受理费用部分规定过于原则、粗略,依据的标准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收费无据,失去了执法的公正性,也降低了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钱星宇 《投资与合作》2014,(10):363-363
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后,我国NGO的数量,质量和规模都进入到一个超速发展的状态.然而,一系列慈善丑闻和公益贪污事件使得许多NGO陷入公共关系危机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NGO的公信力也备受公众质疑.然而,NGO公信力缺乏的背后是相关政策和体制的缺陷,这使得我国大部分NGO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成为贪污腐败和公信力丧失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金融监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司法机关是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我国金融司法监管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概要阐释了我国金融司法监管的具体形式,进而指出我国当前金融司法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金融司法监管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目前网络化、全球化的大社会背景下,政府统计的各项数据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政府的统计公信力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政府统计出来的人均工资、GDP、CPI等方面数据遭到社会公众的广泛质疑。虽然国家相关部门出面发表了申明和解释,但是类似事件还是反映了政府统计公信力不高。本文作者从政府统计公信力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目前政府统计工作的现状;最后就如何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为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