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自从美国学者伯利(Berle.A.)和米恩斯(Means.G.)在1932年提出了著名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这一命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两权分离引起的委托代理问题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委托人的股东,由于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因而就不具有经营生产的完全信息.而作为代理人的经理,一方面拥有比股东更多的有关经营活动的信息,另一方面他们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经理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通过损害股东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 ,大多企业逐渐建立了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施展手脚提供了广阔空间。全球范围的“经理革命”证明 ,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对促进企业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然而这一结构日益暴露出“代理成本”问题。两权分离的治理结构存在委托和代理关系 ,而这种由代理关系产生的股东或公司债券人与公司董事、经理之间的利害冲突衍生了“代理问题”。代理成本过高和“内部人控制”制度紧密相连。所谓内部人 ,是指企业内部掌握了企业监控权的经理人。随着“经理革命”的影响 ,企业资产所有者不再经营企业的运…  相似文献   

3.
业绩评价对代理人(经理人)的行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理论是将行为作为一种模式来考察关于企业组织中人们行为的基本假设。在这个模式中导出了参加者之间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在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组织中,拥有所有权的一方是委托人,行使经营权的一方是代理人。一般地讲,委托人即是企业的股东,代理人是企业的管理人员——经理和会计人员。经理受托经营股东的资产,按照契约的要求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代理人特别是委托人的利益,对代理人经营业绩的评价成为委托人维护自身利益并进而决定是否延续或取消委托——代理合同的关…  相似文献   

4.
在由中小股东、控股股东、经理三者构成委托—代理链条中,控股股东既是中小股东的代理人,同时又是经理的委托人,即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文章针对控股股东具有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的特殊性,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模型。本文的分析表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全体股东的收益和公司的期望价值。文章还依据控股股东双重委托代理身份理论,提出了我国中央企业改革应保持国有股控股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股东期望收益最大化目标出发,将经理的报酬与权益资本的利润率相联系,同时也分析了经理经营的风险成本及经理努力成本的不同构成,建立企业筹资决策的激励约束模型。通过模型得到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分析了影响最优资本结构的因素,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于股权融资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西方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股东和经理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委托经理经营管理资产,因此经理拥有较大的实际控制权,但由于股东和经理追求的目标不一致,股东希望其持有的股权价值最大化,经理则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从而谋求控制权私利  相似文献   

7.
执行权和使用权的委托,内部委托代理一般不涉及产权。最早委托代理理论的提出,主要是产权所有者为了更好地使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具有管理才能的经理阶层,让他们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然而,企业内部层级组织的委托代理并不涉及产权的概念。企业经理阶层将企业  相似文献   

8.
改版后的《物资流通研究》杂志是面向企业中高层主管(股东、法人代表、经理和管理者),为他们提供有关企业经营管理全程实用信息的大型经济类文摘刊物。 《物资流通研究》杂志创刊于1978年,已有20多年的办刊历史。从2000年起全面改版,以新的面貌和风格服务于数百万企业经营人士。 改版后的《物资流通研究》特色是: 全国首家以“企业法人”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经济类刊物。读者群为企业的股东、经理和中上层管理人士。 倡导实用性、工具性、服务性的企业经营文摘刊物。 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刊物。从企业注册到选…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逐渐分离,股东不直接从事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而是通过经营合同委托经营经营管理公司。经营接受所有的委托,作为其代理人负责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却不承担公司经营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论会计信息与报酬契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企业的一大特征是其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职业经理控制着公司资产的日常管理与经营权 ,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这个委托—代理关系中 ,所有者 (股东 )是委托人 ,经理人员是代理人 ,作为理性人 ,他们均以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的 ,双方不可避免地存在利益冲突。股东主要关心红利额及股票价格增长趋势 ,经理人员希望获得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 (如社会地位、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自身人力资本的增值等 ) ,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 ,股东 (委托人 )不可能完全地观察到经理人员 (代理人…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在现实经济中,股东与经营者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是委托人,经营管理者(经理)是代理人.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就是由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物理层次"组成的一种组织机构,在这种机构中,形成由股东大会交由董事会托管和董事会委托经理层代理经营的两层委托关系,并如何做到合理地配置公司股东、董事会、经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责、利;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激励与约束:企业不可回避的管理命题 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所有者(通称为股东)不必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而是通过博奕的委托代理契约,将经营决策权授予代理人,即经理人员。但是,由于委托代理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目标不一致等原因,往往产生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利益相悖现象,于是就需要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和约束,使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其利益要求,尽可能降低代理成本,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优秀企业的发展历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结论是:每一个成功企业背后都有一种体现适应性、创造性、开放性和导向性的企业文化。著名的宝洁公司的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企业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经验概括、提炼,使之上升为企业经营哲学,从而对经理和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的理念。先进的经营理念是实现企业宗旨、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我们生产和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以美化消费者的生活。作为回报,我们将会获得领先的市场销售地位和不断增长的利润,从而令我们的员工、股东以及我们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5.
会计监督与委托代理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林 《事业财会》2005,(5):46-48
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是实行严格的委托代理管理.即国家作为委托将其国有资产委托给厂长、经理这些受托进行生产经营。委托(此指广义的委托。它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及其一些公共管理部门)为了确切知道受托在其任期内是否实现其预定目标,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利税上缴是否足额及时,  相似文献   

16.
一、上市公司亏损的因素分析 1.上市公司亏损的制度因素分析。 (1)国有股东缺位。我国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链为:政府-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实际上处于国有股权代理人的控制下。由于国有资产的“非己性”。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东(资产管理公司)能否真正关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便不得而知,这样就难以真正发挥其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经理的监督和激励作用,上市公司经营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去真正关心企业的业绩。  相似文献   

17.
刘进 《现代企业》2008,(5):22-23
现代公司的两大特征是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广泛分散和只拥有少量股权的经理人员对公司具有控制权。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资源可能被用来最大化经理人员的利益而不是股东的利益。为解决高级经理人员激励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企业就开始把一定的股权授予经理人员,将经理人员的收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计划联系起来,对股权制度安排进行了实践性的探索。从理论上来讲,企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主要是经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18.
EVA在经营者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现代公司制企业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必然分离,而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使代理人的行为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发生了偏离,股东利益得不到保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激励企业经营者站在股东利益角度经营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国有金融企业中,经理在公司中接受委托者委托,对内有业务管理权限,对外有诉讼方面及诉讼之外的商业代理权。作为公司经营执行机构,经理既要贯彻经营决策者的意志,又要面对公司职工和市场,处理好企业内外关系,最终还要以公司经营绩效来使委托者满意。国有金融...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资本经营的动机 企业首先是投资者既股东的企业,是股东资本的载体,股东的利益是企业至高无上的利益,股东的追求是企业一切行为的基本动因.因此,股东对企业资本的要求是我们要作的第一步研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股东增多,业务日益复杂,企业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发生了分离,在实现企业体制一次革命的同时,企业经营者对于企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使我们在研究现代企业资本经营时,必须十分注意企业经理人员的动机.而无论企业怎样的权力分配格局,企业其本身是独立的社会经济组织,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就是说,企业仍然要按照企业的特性和要求来进行资本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