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债是政府快速足额筹集资金的一条有效途径,由于其具有宏观调控等多项经济职能,近二十多年来,各国包括我国的国债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面对国债规模是否过大这个辩题,我们可以从国债规模对经济的“挤出”、货币供给、总供给、公开市场业务以及对财政风险的效应予以分析。鉴于国债规模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效应非同向,必须抓住重点,从整体上把握其相互作用后的综合效应,来提出收缩或扩张国债发行规模。就我国现状来说,从财政收支角度看:国债规模偏大,存在一定的债务风险;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国债应债能力有余地。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今后若干年内,只要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无较大变化,则对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增长中的“微调”,同时调整税收结构、优化国债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将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汪浩 《商业研究》2002,(2):74-78
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的变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阶梯式上升特征。根据世界各国管理国债的经验,国债负担率、居民应债力、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是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主要指标。结合我国国债发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主要经济指标,确保我国国债规模处于合理范围,使衡量国债规模的各项指标都处于警戒线内,保证国债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国债规模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从1994年开始,由于国家预算法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款,国债规模更是迅猛上升。当前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从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居民应债力四个方面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从1994年开始,由于国家预算法禁止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款,国债规模更是迅猛上升。当前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从国债负担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居民应债力四个方面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缺陷和改革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债券市场的结构和现状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主要有四类债券:国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债和企业债。第一类债券的发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财政部)审批,第二、三类债券由中国人民银行审批,第四类债券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审批。迄今为止,我国已形成规模的债券交易市场有三  相似文献   

6.
国债,也称公债,它是政府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向国内、外筹集财政资金所形成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是以国家(政府)作为国债的债务人,由中央财政承担还本付息的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国债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运行的三大功能。依据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扩大国债发行额度,这是近几年来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之一。 由于国债具有偿还性,因此就有个举债规模是否适度的问题。它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居民的应债能力;二是国家的偿债能力;三是国债的使用效益。对此予以考察分析,正确…  相似文献   

7.
黄志龙 《中国物价》2012,(1):19-20,33
欧洲经济正面临债务高企、银行流动性不足和经济低迷的全面危机。债务危机表现为国家主权债务规模上升、债务成本居高不下、短期内偿债压力巨大;银行危机表现为银行业持有大量重债国债务、资产减记、资本金缺口大和融资困难。经济持续低迷与债务危机相互强化,形成恶性循环。短期内欧洲国家将继续执行紧缩性财政政策,欧洲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长期看可能对重债国进行债务重组,或发行欧元债券,建立欧洲统一的风险和责任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8.
发行国债可以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同时还能调节一国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但是如果规模或结构不当也会造成债台高筑,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2009年席卷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给各国敲响警钟,国债是一把"双刃剑"。从发行国债的目的出发,分析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最后得出对我国政府举债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的国债发行规模偏大,债务依存度高,流通市场不够完善。要使我国国债体制跟上世界经济发展步伐,国债必须从发行、流通、偿还制度上进行创新,推进国债利率市场化,实现国债品种多样化,促进国债期限分布平缓化及发行方式竞争化,推动国债发行市场投资主体机构化,提高国债市场运行效率,促进国债流通市场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0.
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可能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各种经济变量的基础上,检验了国债发行与各经济变量的相关关系和因果联系,根据分析,影响国债发行规模最主要的因素是债务余额、GDP的波动,其次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赤字水平.也就是说,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更多的是财政本身的收支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其余的因素,如GDP、社会资金的余缺、财政的投资规模,它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王菱  雷家骕 《商业研究》2004,(14):109-112
从1998年实施积极的财政策以来,我国的国债规模迅速扩大,进而,一系列关于用好国债资金、发挥国债资金效益、国债资金偿还以及国债规模可持续性的问题逐渐为经济学所关注。我国已明确不允许以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来弥补国家财政赤字,因此,发行国债成为政府最直接的融资方式,但是国债的发行规模过大会导致国债风险。分析我国国债状况,国债风险确实存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否淡出要取决于国家经济状况及政策目标是否实现,不能单看国债规模是否达到警戒位置。  相似文献   

12.
胡晖 《商业时代》2011,(11):58-60,116
本文从促使国债适度规模扩大和制约国债适度规模的两个角度来讨论影响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因素。并利用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做出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债规模若干重要观点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国债规模衡量指标及对我国国债规模的现状评价国债有不同的内涵。通常来说,国债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1。广义地讲,国债是指政府实际负担的债务,除国家预算公布的债务外,还加上或有债务(或有债务是指国有银行系统中的坏帐,随着目前现收现付制逐渐取消而产生的退休金债务,国家担保的公共和非公共部门的国外借款,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积累的损失)2。在众多学者分析与评价债务规模时,国债有时指内债,有时指外债,这些差异不影响他们提出基本一致的结论与政策建议。但涉及到总的债务规模时,对形势的某…  相似文献   

14.
名言新闻     
《财经界》2002,(1)
宏观经济 2002年国债规模不会低于2001年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李剑阁指出,2002年国债规模将不会低于2001年。按照国家目前中央财政所发放的债券总量来说,目前中国的国债规模远远没有达到国际警戒线水平,但中国的或然债务不可忽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以及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缺口,造成中央财政支出加大,这两项与国债相加,就显得债务规模偏高。但随着GDP的增长,债务的比重会下降。如将包括银行不良资产和乡镇债务在内的或然债  相似文献   

15.
一旦美国因为债务上限的纠纷而出现违约的苗头和风险,美债作为安全抵押品的资质将受到怀疑和削弱,进而导致相关市场出现剧烈波动。 随着8月2日的"倒债"期限迫近,美债可能违约的传言不胫而走,令美债持有者的焦虑与日俱增。8月2日,美国将有520亿美元的国债到期需要赎回。如果无法继续发行新债偿还旧债,美国势必出现债务违约。届时,美国国债价格将大幅下跌,市场还会大批抛售美元。  相似文献   

16.
《商》2015,(47):165-166
三十多年来,我国通过国债渠道吸收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但与此同时,各级政府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危机潜在风险越来越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美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相继陷入债务泥沼之后,如何从整体上评价国债绩效以平衡国债发行和投资使用效益和风险,成为关系一国国家安全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国债绩效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战略考量,将绩效的理念贯穿到国债发行、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区别于对国债的发行或者投资等单一环节实施的绩效评价。本文首先讨论了灰色系统理论在国债绩效评价体系中的适用性之后,然后尝试建立国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7.
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债规模限度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经论丛》2001,(6):31-39
本文运用美国著名财政学家哈维S&;#183;罗森(Harvay&;#183;S&;#183;Rosen)的债务理财理论,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国债规模限度进行了风险评价。认为,对比美国有七、八十年长期发债的经久不衰历史,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尚有相当的时间和空间潜力。文章指出问题的要害在于我国国债的运用效率低下,则是其风险所在。对策是改进我国国债的品种和时限等结构,完善国债市场。  相似文献   

18.
钟林超 《华商》2011,(10):14-17
美债危机:高处不胜寒 自里根政府以来,赤字财政几乎已成为美国政府的习惯,2003年以后美国贸易逆差激增,尤其在05~07年达到最高峰,美国国债发行余额也快速累积,但03~07年还处于缓升阶段,08年金融海啸后,随着救市方案接二连三实施,加上FED采取债务货币化操作,美国国债发行暴增。09年国债余额比08年激增了2.29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改革和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一定困难,能否再次以增发国债的方法来拉动需求,保障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界极为关注.不少人对我国进一步增大国债的发行规模表示怀疑,认为受我国财政承受债务能力的限制.增发国债的空间已经很小,动用国债来启动经济的可能性不大.然而笔者并不这样认为,现就我国当前国债的发行和运作问题.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程萍 《财贸研究》2002,13(2):60-62
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国债增长过于迅猛,人们担心政府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面临的债务风险问题。本文从政府的债务风险着手,研究国债风险及其防范,具体措施有:整顿财政分配秩序、提高财政收入集中度、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强化国债资金使用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