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众消费行为作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构成部分,不同的内外压力源对其从众消费行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内部压力指向和外部直接压力对大学生的从众消费行为是否有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压力指向会对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发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内部压力对其从众消费行为有更高的影响作用,但两者都会受到价格因素的影响。认识从众行为的内压影响因素有利于正确了解大学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内在动机,对帮助其建立正确消费习惯,减少从众消费行为有重要的理论帮助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4)
关于从众的研究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比较有效的应用,因此目前对从众特别是消费从众的研究已经慢慢热起来。本研究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大学生消费从众心理调查问卷"和"消费者人际影响敏感度量表"获得被试在两个维度上的分数,进而对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消费从众行为与人际影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商》2015,(7)
采用5点量表法编制了问卷,对100名在校大学生的从众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利用SPSS21.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问卷的区分度和信度,利用Amos18.0对问卷的效度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从众心理。  相似文献   

4.
从众理论及其在营销领域研究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从众对顾客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根据从众研究的现状,并在大量从众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从众理论及与营销有关的行为研究进行了述评,并对从众理论研究的意义以及对营销研究的启示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从众心理是人们根据他人的行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本文探讨了从众心理的概念和引起从众心理的诱因,并简要说明了如何在市场营销中利用从众心理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世界各国的大型商场、街头小店都充斥着中国消费者的影子。春节前后,大批中国赴日游客抢购马桶盖、电饭煲的消息引发热议,这其中体现了一个消费领域常见的现象,即从众消费。在提倡个性化消费的今天,我们仍要面对从众消费的利用与引导问题。这里将以大批中国赴日游客抢购马桶盖这一社会实际状况,结合现代社会心理学对消费者的从众消费进行研究,对我们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状况,引导消费需求,进而维护市场稳定和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先由从众心理的科学涵义入手,根据从众心理的科学实验分析影响从众的因素,着重描述从众心理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最后就如何克服从众心理,实现科技创新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因大学生购买奢侈品的倾向增加这一现象引起思考,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购买心理展开了研究,从低自尊方向开始分析,得出大学生群体购买奢饰品主要是因为虚荣、从众、畸形的社交需求这些方面影响的结论,并给出大学校园、家庭、社会三方都需进行行为干预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互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个人受群体影响的。本文主要针对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和中年女性两个群体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他们的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很相似,这些消费心理又产生了相似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互动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个人受群体影响的。本文主要针对群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和中年女性两个群体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他们的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很相似,这些消费心理又产生了相似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1.
浅析当代大学新生从众消费心理及行为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新生的从众消费行为心理成因入手,阐述了其现实危害性,对如何培养和引导从众消费行为提出了思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Lascu和Zinkhan提出的著名的消费者从众影响因素模型不能解释消费者的不从众和反从众消费行为。本文吸收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结合消费者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将"自我一致性"这一新变量引入从众消费行为研究,以解读被广大国内外学者忽视的不从众和反从众消费行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与"自我一致性"交互作用的干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网络购物背景的深入分析发现,社会性网络环境下的群体行为会对个体的心理行为造成直接的影响,这种现象又称之“从众心理”。因此,本研究就以淘宝双11购物节为例,对网络购物背景下技校生消费者从众心理逐层展开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消费的从众性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文化的消费中存在明显的从众行为,如大制作的电影、畅销书、流行音乐、期刊杂志、主题公圆等影响力大的文化产品就备受消费者的追捧。这种从众行为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即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和对文化产品了解的信息不对称。但从消费的心理成本、文化消费的体验、经历、消费中的文化资本积累几个方面来看,大众文化消费的从众行为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是文化传承和发扬过程中一种难以避免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代祺  胡培  周庭锐 《消费经济》2007,23(6):80-85
本文在吸收社会心理学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干扰变量——自我一致性,通过探讨该变量与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交互效应的作用机制,解释了消费者出现从众、不从众和反从众消费行为的内在原因。研究表明,自我一致性高(低)、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正(负)时,消费者将呈现从众行为;自我一致性高、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负时,消费者将呈现反从众行为;自我一致性低、参照群体反馈意见为正时,消费者将呈现不从众行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消费者的从众行为越来越普遍。根据从众心理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的基础上,浅析从众理论对促销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不同的群体和事件,从众的比例是不同的,个体的从众行为也并非是一贯的。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个体特征和区分不同事件,阐述从众倾向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实证研究的数据讨论从众行为与个体职业与身份、行为的可欲度、群体特征等因素的关系,最后指出企业的管理方式会对员工的从众倾向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证券市场中从众行为的心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市场中的从众行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试图对从众行为从心理的角度分析群体行为产生的原因.及从众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可以用心理群体的从众行为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9.
《商》2015,(50)
基于近年来中国公民在旅行中不文明行为的产生,从从众心理的角度来分析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受到情景模糊、外界环境的诱导、群体压力、个人行为的影响,同时提出个人在旅行中减少从众心理产生不文明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悦 《商》2013,(19):128-128
阿多诺,强烈不满文化工业对大众的影响,他认为正是大众传媒的存在才导致文化工业的乏味泛滥,所以对大众传媒进行猛烈的抨击。现代社会,流行语的出现也是大众传媒的产物。文化工业导致从众心理的扩大。流行语的流行,正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它反映了文化工业对大众的操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