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学龙  杨文 《经济评论》2012,(4):88-96,144
住房商品化以来中国经历了两轮房地产价格加速上涨,而最近这一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人认为地价是推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土地供应限制下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模型表明房地产市场的真实逻辑是房价决定地价,而非地价决定房价。推动房价飞速上涨,致使房价脱离真实供求因素的根本原因不是地价,而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导致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过分依赖,从而有动力利用各种政策支持高房价,这就降低了房地产投机的风险,刺激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需求,推高了房价。通过国际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的房地产投机明显超过了不依赖土地财政的经济发达国家。这表明房价调控政策必须与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房地产投机问题。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刺激了限购令的出台,限购令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由于限购令无法律依据以及与现有法律相冲突受到各方的强烈批判,政府的依法行政理念受到挑战。从完善立法的角度去化解限购令的法律难题能使该政策继续抑制房价的疯狂上涨,从而为民谋利,并为政府的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房价居高不下等问题均源自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开发商、投机客等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博弈且市场结构失衡。虽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统的调控政策,但是,房价并未因政府调控而被抑制,出现了不降反涨的局面。从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矛盾以及博弈的视角,欲实现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理顺房地产市场中各级政府、开发房、消费者之间的利害关系;在让居民能够承受起房价负担的前提下,必须对房地产市场之中的各方参与者的行为加以规制与监管,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让市场在房地产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方能使中国房地产市场真正地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论房价调控及政府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房价——收入比"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高商品房空置率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融资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银行;地方政府存在推动房价上涨的内在冲动,商品房开发建设成本增加;房地产的炒作与投机普遍。中央政府应履行宏观调控的责任,加大住房供应结构的调整力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财政、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5.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出台了包括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等在内的五项政策措施。再次重申坚持执行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调控政策,还在继2011年之后再次提出要求各地公布年度房价控制目标。此外,在明确既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及时采取限购措施,以及建立稳定房价工作问责制等内容。本文就新政高压下房地产企业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此期望房地产企业在积极应对中找到更大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价过快上涨的原因、危害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135-137
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土地的出让制度、房地产市场的体制不完善、开发商的违规操作和投机客的过度炒等原因引起的.过快上涨的房价使普通百姓无力承受,而进入了"蜗居"时代,导致现阶段住房矛盾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容易出现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增加金融风险,不利于中国经济良性、持续的发展.在了解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7.
增加土地供应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所采用的常用的政策之一是增加土地供应的数量,但这一措施在现实中并不总是有效的。笔者构建了一个简化的房价与地价的决定模型,分析了政府的土地供应数量对房价和地价的影响。笔者认为,政府调控措施的效果依赖于具体的市场条件,特别是投机现象的严重程度和预期房价对地价变动的敏感程度。如果一个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投机现象,则增加土地供应的政策有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而不是降低房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反映我国"土地财政"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研究"土地财政"与房地产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高房价是造成高地价的重要原因;住房偏好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能够解释37%的房价波动;普通商品生产部门技术冲击以及家庭住房偏好冲击引起的投机性住房需求是我国财政收入过度波动的主要原因。较低的房地产投机交易成本强化了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依赖,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对经济结构的不利影响,在增加投机性住房交易成本的同时,应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并通过对住房需求的严格监管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是一种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的特殊商品,其价格不仅受到市场供需的影响,也受消费者预期及政府调控的影响。近年来,中国房价持续攀高,政府不断出政策政抑制房价上涨。不同政策对房产价格影响也不尽相同。结合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通过研究房地产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分析总结房地产政策与房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央政府已经对房地产展开了新一轮全面而严厉的调控,使用了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调控手段,严厉打击投资投机购房炒房,遏止房价上涨,但仍然有很多人买不起房,而房地产融资租赁经营是房地产开发经营的一种新的方式,通过对融资租赁各方的利益分析证实它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对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首先构建了适合中国的房地产投机理论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中国14个城市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投机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14城市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房地产投机水平都很高,个别城市更加突出.通过对14城市的截面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可支配收入对房地产价格没有显著影响,这些城市房地产价格的上升,主要是由投机来推动的,而且整体投机度非常高,说明房地产价格极大的偏离长期均衡值,市场出现了非理性繁荣,政府和产业部门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积极引导消费者和投资者,为建立均衡的房地产市场提供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12.
房地产业在香港经济运行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近年来,香港房价不断上涨引起了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保证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特区政府实施了额外印花税等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本文分析了额外印花税影响房价变动的理论路径,并以香港2009—2012年房价变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额外印花税对香港房价的抑制作用不显著,额外印花税的实施并没有扭转房价持续走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我国主要的大中城市纷纷出台了商品房的限购政策,同期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多次调整.在限购政策背景下,本文运用广义矩(GMM)方法,将限购政策作为逻辑变量加入到估计模型中,对限购背景下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与商品房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限购政策对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具有显著意义,同时,政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滞后2期和3期时对于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商品房价格不会因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而出现急速下跌,而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调的过程中呈现出先上涨后下跌,再上涨、再下跌的交替变化特征.研究同时发现,限购政策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于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影响显著,而对于中西部城市影响则不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运用存款准备金率手段在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过程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面对房地产市场过热和房价上涨过快的现象,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而且逐渐趋向频繁和严厉,表达了我国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和信心。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基本消费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投机性需求等四个方面,其中后两者是引发房价过快增长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不一,对此应高度重视,严加调控,并认真执行,加强监管,如此才能使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切实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5.
房产税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改革道路中所遇到的困难较多,所取得的成效也不是很明显,加之大众的舆论压力,房产税的开征似乎在被否定,其实不然。房产税对高房价的抑制作用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并保护改革的顺利进行;地方政府需在配合中央工作的同时,引导其走入正确的轨道上来;房产开发商则需履行好商业道德,诚信做事;至于不动产购买者,要维护房产税的开征工作,丢弃投机行为,并为房产税的开征提供合理化建议。房产税的改革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才能为房地产市场走向理性化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xtent of the impact from “hot money” or speculative capital inflow on the fluctuations of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and stock marke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ot money has driven up property prices as well as contributed to the accelerating volatilities in both markets due to its enormous size and its short-term characteristic of investing. In particular, we find that hot money ranks a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ributor in the fluctuations of China's real estate prices. In the “risky” regime, which corresponds to more inflows and higher volatility of hot money, the effects are even more prominent.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动态系统GMM模型,运用Stata软件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对2009—2015年中国15个大中城市房价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维持地方财政,土地财政是导致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2)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和房企共同经营土地,地方政府试图通过做大土地财政拉动地方经济。(3)中央政府选择有利于中央政府效用水平增加的经济发展方式。所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房企会形成经济增长联盟共同推动房价上涨。(4)房企行为对土地财政导致的高房价具有放大效应,且作用效果在东部、中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的贡献是发现了房企行为与土地财政、房价上涨之间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为找到缓解房地产价格上涨的措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陈林 《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27-128
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短期贷款利率、房地产价格实际增长率这三个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建立房地产投机度检验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淮安市房地产投机度进行回归分析,进而以此判断淮安市房地产市场的投机度是否严重,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房地产政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It is commonly asserted that speculative trading activities are largely behind the high and volatile food commodity price behaviour since 2006. In this article, we revisit this hypothesis by investigating how different speculative measures affect our conclusion on the role of speculation. Four speculative measures are considered, including index trading activities, non-commercial net long positions, Working’s speculative index, and an excessive speculative volume index. These four measures imply different underlying hypotheses about the role of speculation on commodity price movements and encompass most of the measures used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on the role of speculation in commodity markets. Using a 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ve (SVAR) model, we show a mixed impact of speculative trading on corn prices depending on the measure used. While shocks to index trading activities and excess speculation as measured by Working’s T have either zero or negative impact on corn prices, a positive shock to non-commercial net positions or the Tadesse index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price of corn. However, the magnitude of the impact is not large, at most about $0.30 per bushel in real terms. Our findings are robust to structural breaks, alternative ordering of variables, and an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20.
境外热钱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覃思  贺磊 《经济与管理》2010,24(1):89-91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了大量的境外热钱流入中国房地产行业,并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加剧了房地产泡沫的膨胀。针对外资在房地产市场的炒作行为,抑制境外热线对房地产的投机,可以取消外资投资房地产行业的税收优惠,废除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