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价值链理论阐释了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特征与价值分配规则,产业升级则表现为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顺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过程。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升级问题,其前提是依托产业转移,在正确评估产业自身发展阶段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寻找适当的机会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中端嵌入与高端嵌入)。产业升级的路径则是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延伸的方向必须结合产业特征,根据价值链动力机制(生产者驱动、购买者驱动与混合型驱动)来确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产业升级过程中,必须细分该产业部门的技术特征、企业特点与地区差异。即使是同一产业部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在发展方向与战略上将会截然不同,进而升级的方向也不同。作为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浙江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使产品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世界各地,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由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所蕴含的价值附加值并不相同,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必须沿着价值链不断的进行升级,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本文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据浙江产业集群的结构特点以及各自融入价值链的程度差异,认为由地方价值链到全球价值链,由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到功能升级、跨链条升级是一个有效的升级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形成过程,全球价值链的二元驱动机制,全球价值链中经济租的产生和分配,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以及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4.
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加工贸易成为一种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种重要方式.加工贸易的价值链能够展现价值增值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 加工生产、 运输仓储、 以及销售各个环节.我国的加工贸易就是通过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为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两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地方产业集群处于低端市场竞争的低端路线,迫切需要产业升级。通过论述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集群创新与升级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两维性机理及其实现要素:既要提升集群区位的“内生性要素”对创新活动的影响,包括生产要素升级、区域品牌升级、社会资本升级、区域创新系统升级;也需要借助全球网络联系对获取知识等资源的杠杆利用,提升市场、技术能力。这样,建立在持续性创新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方产业集群创造、保持和捕捉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通过加入全球价值链(GVC)以实现产业升级,获取全球分工收益的过程中,IC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明显受到领先公司战略意图和升级控制的影响,这种锁定效应使IC产业陷入的升级困境。因此,以代工制造模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如何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和提升其价值的获取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以嵌入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的上海IC地方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从高级要素积累的角度探讨IC产业由价值链由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迁的策略选择,以期为未来的产业升级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进程中的收益分配不均与中国产业升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价值链环节的进入壁垒差异以及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权利不对称决定了全球价值分配。发达国家企业在产品分工中占据了高进入壁垒环节,在价值链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的低进入壁垒环节,由此导致了全球价值链的收益分配不均,而iPod价值链的收益分解支持了这一结果。中国企业只有在嵌入全球商品价值链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才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合意的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8.
数字全球价值链作为数字技术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深度应用,既是数字贸易概念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延伸,也是国际分工对象与国际分工方式数字化的重要表现,为经济韧性增强注入新动能。为揭示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机理,先从理论层面展开系统论述,然后采用2011—2020年190个国家与经济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可直接促进经济韧性增强,也能通过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金融集聚水平、创新能力间接促进经济韧性增强。(2)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数字技术与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促进经济韧性增强的作用更显著。据此,提出积极布局数字全球价值链、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质量人力资本供给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论坛》2006,(7):92-93
一、价值链与竞争优势M ichaelE.Porter最早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供应过程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中创造价值的过程;二是在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各环节、各单位创造价值的过程;三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企业与顾客的链式关系中创造价值的过程;四是在市场的调查、研究、开发及产品的促销与分销等活动中创造价值的过程。根据产品实体在价值链的各环节的流转程序,企业的价值活动可以划分上游环节与下游环节。上游环节包括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生产运行。下游环节包括成品储运、市场营销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本文基于Kaplinsky升级指数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叉称GVC地位指数)对我国纺织产业各类产品的产品升降级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我国纺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全球价值链下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对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美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轨迹的研究,提出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相似文献   

12.
伴随产业链的垂直整合与解体,地方产业集群的演进先后经历了地方一体化整合、价值链全球整合与价值链虚拟再整合三个阶段。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尚处于萌芽之中。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将经历三次跃升阶段.已走过了从企业分散到集中、从企业集中到产业集聚两个阶段,并正在走向第三次跃升,其目标是中国地方集群确立在全球经济竞争的优势地位,路径是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延伸,实质是中国地方集群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生产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路径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军 《生产力研究》2008,(15):108-111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面对这一国际分工大转换的背景,全球生产网络、全球价值链等理论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提供一个新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系统认识。文章综合经济全球化的最新研究工具,分析了全球化生产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可选择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扮演着"打工者"角色,被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这种低端锁定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给我国产业集群带来了巨大的战略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是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首先,阐述了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客观事实;其次,研究了全球价值低端锁定导致的战略风险;最后,提出了规避战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一个融合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来重新全面审视全球化下经济组织和发展的一种新兴理论。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和不同的方式。并对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企业以及行业的竞争力是波特竞争力理论的重要方法之一。产业价值链描述的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价值链从根本上将  相似文献   

17.
基于竞争力体系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拥挤效应”和“路径依赖”使地方产业集群进入锁定状态,进而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升级。文章分析了地方产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障碍,并进一步提出地方产业集群通过实施城市化、国际化、生态化战略等来增强在全球价值链的价值增值能力。进一步实现产业集群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全球价值链理论是一个融合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来重新全面审视全球化下经济组织和发展的一种新兴理论.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机理和不同的方式.并对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比较优势演化、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势非线性演化与线性演化并重之路,促进生产要素的高级化、推进产业模块化、实施产业集群,枸建区域联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瓷砖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曾刚  文嫮 《经济地理》2005,25(4):467-470
文章揭示了“新区域主义”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成因的局限性。认为在关注区域内部动力因子的同时,必须重视外部资源,通过将地方经济发展纳入全球产业网络,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在全球价值链中,地方产业集群通过与其它区域产业集群的合作互动,来创造、增加、保持和捕捉价值,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文章还分析了世界瓷砖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互动、发展过程,并对我国瓷砖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集群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