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理念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门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8个应用指引,1个评价指引和1个审计指引),连同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建成。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中的十大误区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此次发布的配套指引由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分别简称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组成,连同2008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等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包括《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其中,《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包括组织机构、发展战略等18项细则。配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26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配套指引发布,并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生效后,2001年发布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将废止。本文旨在从技术角度解析新旧规范的重大变化,供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经过近两年的充分论证与征求意见,在2010年4月,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同时推出了三项配套指引,即《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相似文献   

6.
黄秋菊 《财会月刊》2010,(12):40-41
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随后与之配套的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相继出台,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随后与之配套的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相继出台,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已经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财会月刊》2010,(6):50-50
为了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审计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控制中ERP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同时还将陆续出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要求在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率先实施。内部控制对于防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进行了比较,得出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两者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确立了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和标准。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的确立,意味着监管的重心从只注重财务报告本身可靠性转向同时注重对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机制的建设。笔者拟结合主持研究和起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经历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2008年6月12日,财政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草拟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暨首届企业内部控制高层论坛,会议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3.
吴燕 《财会月刊》2012,(34):56-58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从"内部控制审核"向"内部控制审计"转型。本文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10~2011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转型期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广生  黄瑶 《财会月刊》2012,(12):56-58
【摘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审计从“内部控制审核”向“内部控制审计”转型。本文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10-2011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转型期间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于2008年颁布《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套指引不久即将由国内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关注的焦点。文章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中的相关规定,研究了该指引给我国上市公司设计建立内部控制、保存文件记录,注册会计师具备胜任能力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探讨——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内部控制是指受到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旨在对下列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遵守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情况。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2010年4月26日,国家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  相似文献   

17.
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会协[2011]66号)的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自2012年1月1日起应当向投资者提交审计报告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采用这一方式意味着同一时间内需要执行两项审计业务,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审计路径的选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第二十八条规定,应当首先识别与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下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实施,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强调内部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08年出台后,目前又相继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和15个《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征求意见稿),笔者拟对征求意见稿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丹平 《财会月刊》2012,(10):31-33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我国内部控制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既有整合的必要性也有整合的可能性。在整合大体思路的指导下,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协调进行的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