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定局,严重的雾霾天气迫使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鉴于三地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培育和构建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将成为京津冀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然而,目前产业链的构建中存在着区域层面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顶层设计与协作机制严重缺失等突出问题,应加强从总体布局、工农循环相结合等五个方面的培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海洋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不完整阶段,存在产业链不对称、产业关联性差、政府推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从区域的视角,构建培育完整的京津冀海洋产业链,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下,壮大京津海洋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延伸已有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97、2002和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应用产业链复杂度方法,探索京津冀区域产业链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伴随着经济发展,京津冀区域产业链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区域内城市间联系来看,北京和天津对河北省的中间投入联系在加强,河北省对京津区域的中间投入联系在减弱。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发展,应该从区域产业链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产业链的联系,尤其要加强河北省对北京和天津的中间投入,以便其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区域,最终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区域产业分工历经从部门间分工向部门内分工再到产业链分工为主的形式演进,产业链分工表现为功能专业化。以功能专业化指数为基础,运用区位商对京津冀城市群产业链分工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功能性分工显著,形成中心城市主要承担生产性服务功能,外围城市主要承担生产制造功能的分工格局。其生产性服务功能呈现明显的单中心集聚趋势,各城市优势产业突出。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交易成本的降低、城市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以及便捷的交通联系会促进京津冀产业链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未来京津冀应形成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县城特色突出、功能各异、协调发展的产业链分工体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京津冀农业合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补偿机制是进行京津冀农业合作的新利益平台,是集生态服务、补偿扶贫与农业合作为一体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实现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合作的途径有:农产品生态标识、技术项目扶贫补偿、上下游节水补偿、退耕还林补偿。基于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合作的影响因素,我们应在制度、政策、扶贫、物流、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布局,节水补偿、生态品牌和生态移民及异地开发等方面进行生态补偿型京津冀农业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6.
生态保护是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战略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京津冀的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必须进行转型和升级,淘汰京津冀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以及船舶五大行业的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不能采取破坏性淘汰的方式,京津冀协同发展应该与人民币国际化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应该与"一带一路"战略进行整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实现京津冀生态保护、资金、资源、人才、教育等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施必然伴随着中国智库的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区域产业实现优化配置的必然,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最优路径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京津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加快京冀和津冀之间产业链的构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地域分工合理、产业间联系紧凑的区域产业链布局,使其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8.
针对贵州建立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化煤炭产业链、生态化煤炭工业园体系、生态化煤炭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煤炭企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煤炭产业生态化环境法制体系等五大关键措施,为构建贵州省生态化煤炭产业体系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宏观统计数据和调研结果对京津冀生活能源消费变化趋势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京津冀近年来商品能源消费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传统生物质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减少,新能源开发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发现京津冀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存在着煤炭消费占比过高、高质商品能源占比较少、能源利用效率低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不足等问题。因此,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应从京津冀三地协同治理燃煤、协同开发利用新能源、建立支持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采取综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城市群内产业流动与环境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根本上解决京津冀区域的环境问题,就要站在区域战略高度,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形成空间梯度辐射的城市群,发展生态产业,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链的闭合循环,建立“资源消耗-生产-消费-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排放,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所选择的唯一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竞价上网的煤电纵向一体化及其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电矛盾的根源是价格双轨制和地区生产不对称性,纵向兼并能有效解决现阶段煤电矛盾,但一体化是否有反竞争效应却值得商榷。本文通过纵向兼并交易的博弈模型,研究电力竞价上网背景下,存在上下游纵向兼并的煤电交易行为均衡路径及其效率,认为煤电纵向兼并的竞争效应与反竞争效应并存,但如果煤炭可现货交易,竞争效应大于反竞争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七寸”、自主创新及纺织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七寸"不仅是产业链中科技含量最高的环节,而且是原始创新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是某一国家、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纺织工业的"七寸"环节就是高档面料、先进纺织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制造.掌握"产业七寸"环节是我国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从根本上规避技术贸易壁垒的必由之路.因此,要促使企业成为纺织技术创新的主体,掌握"产业七寸"环节这一产业"制高点",带动纺织工业升级.  相似文献   

13.
陕西关中经济区是陕西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但与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还很大。用产业集群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缓慢,产业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快发展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是提升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竞争力,进而带动陕西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发展陕西关中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是:转变观念;重视创新;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展战略联盟;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呈现出诸多新特点、新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既是绝好发展机遇,又是艰巨的挑战。中部地区应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把握时机,科学、合理地承接产业转移。本文提出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要着力提升综合优势、重点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深化和整合等方面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煤炭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之一,煤炭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以1994—2012年间,CNKI中发表的主题为煤炭产业的论文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计量对我国煤炭产业研究的文献数量规模、主要科研机构、期刊、关键词、基础文献的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并展开评价,得出我国煤炭产业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况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煤炭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了构建区域煤炭配送中心的意义及必要性,提出了煤炭物流发展模式,并结合区域性煤炭配送中心特点,给出了发展绿色煤炭物流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贵州省围绕煤炭开发利用的重化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但同时也存在资源浪费大、综合利用水平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机会成本的优化选择欠缺等问题.为此,以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为核心的煤、电、化产品综合一体化开发,对贵州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 ,结合我国煤炭产业组织的特殊性及入世后面对的新形势 ,本文分析了煤炭行业组建战略集团的必要性及实施步骤 ,对煤炭行业组建战略集团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为深入研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效率、绩效基础上,对结构、效率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是竞争性的,企业间效率差距不大,但提升空间显著,产业的整体绩效水平高;芝加哥学派的效率主义假说在我国煤炭产业成立,哈佛学派的市场势力假说,以及修正的效率——结构假说、混合的市场势力/效率——结构假说在我国煤炭产业并不成立.我国煤炭企业的绩效是建立在企业效率的基础上的,与市场势力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