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碳税政策对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问题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碳税政策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研发创新模式选择以及研发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收敛性。通过研究发现,碳税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激励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自主性,也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提出我国在碳税政策设计和实践中应坚持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碳税政策、促进碳税征收与碳排放交易协同、匹配碳税征收行政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利用碳税发起设置低碳产业基金等政策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助推了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但也带来了微观层面策略性创新和宏观层面“数量长足、质量跛脚”的创新困境。在迈向创新强国之路上,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内涵和重要工具,以税收优惠、创新补贴为核心的一揽子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是否导致了中国技术创新上述困境?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本文利用中国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数据,以及机器学习和语义引用方法,测度了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税收调查数据、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调查数据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名录等,实证检验了中国技术创新主要激励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和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为代表的普适型政策仅促使了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数量,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的影响不显著;②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为代表的选择支持型政策,同时激励了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质量和创新数量;③以“政府科技活动资金投入”为代表的自由裁量型政策,则对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都无影响。本文为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提供了新的测度方法,更为合理评估中国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作与不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创新技术的扩散,市场需求的拉动,企业间竞争的驱动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等因素的影响,为了应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变化的挑战,企业间可能会利用彼此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共享来进行合作技术创新,共同提高竞争力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运用博弈论原理,通过构建博弈模型来分析解释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目的是找到合作技术创新的条件,从而扩大企业进行合作技术创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魏靖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2):129-131
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现实表现基础上,从我国企业存在的比较优势刚性、产品同质性、打击同业竞争者、所属行业协会软约束等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失的主要成因,并着重分析各企业进行技术策略选择的重复博弈进程,从而提出充分认识较高贴现率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缺失的抑制作用以及加大经济惩罚力度等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博弈对策.  相似文献   

5.
环境政策工具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其中关于环境和竞争力的研究,学术界多从环境标准的高低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制度意义上讨论不同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环境技术创新的激励程度,导致在开放经济下影响两个处于不同环境管理体制下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先动优势)。同时指出可能存在一些因素限制这些环境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使得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不能充分实现,影响建立起真正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双积分” 政策的推行, 对社会福利函数以及新能源车企的生产研发决策函数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三阶段博弈, 对双寡头新能源车企在研发竞争以及研发合作两种情形中的最优产量、最优续航里程研发值以及政府关于“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 的最优核算优惠力度进行了计算, 分析研发合作以及研发竞争两种情形下的企业总研发值、总利润、社会福利函数的变化趋势, 从而为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以及新能源车企的研发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政府不同补贴策略对协同创新的影响, 本文基于协同创新构建研发企业和生产企业博弈模型。基于此博弈模型, 对比分析政府补贴给生产企业和政府补贴研发企业对单位委托研发费用、单位零售价格、需求量和收益的影响。进一步, 研究协同创新下生产企业和研发企业协调机制, 使生产企业和研发企业整体收益达到整体最优。研究发现: 政府采取补贴策略可以提高研发努力程度, 但是政府补贴对象选取对研发努力程度没有影响; 消费者对创新的敏感度小于某一阀值时, 补贴给生产企业时单位委托研发费用最大, 补贴给研发企业时单位委托研发费用最小, 不采取补贴政策时居中; 通过约束研发成本的成本分摊契约可以使收益达到整体最优。  相似文献   

8.
以制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本文基于2010—2017年中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助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和管理者环境关注度均对政府研发补助与策略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而对政府研发补助和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探究政府研发补助对两种不同类型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了现有研究中关于政府研发补助和企业绿色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认识存在的不一致,同时通过对企业内外部治理因素的调节效应的探究,丰富了有关政府研发补助实施效果的情境因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政策以及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9.
海外子公司的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重要渠道,也是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和本土化战略的应有之意。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扶持提供种于基金和风险投资,建立共享国际网络和知识资源,培育孵化器等做法,为我国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我国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利用跨国公司在华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中美间贸易战的背景,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了该事件产生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而相应提升,从而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并在政治关联、所处成长期、竞争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异质性;(2)基于融资的角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提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并且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规模,具体来说,融资约束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遮掩效应”,而不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都表现为“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不同企业在市场规模、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此,本文分析了大企业和小企业在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的战略选择和博弈均衡,并对非对称企业间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实现大企业和小企业在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的有机结合和交叉互补。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规模已居全球前列,但技术创新水平与风电技术强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文章借助政策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试图梳理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进过程,探索政府政策在推动技术创新模式演进中发挥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经历了政府主导下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政府引导下的基于技术引进的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模式,以及政策推动和市场激励下的自主创新模式三个阶段。而政府政策是推动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主要动因,其着力重点从扩大市场规模、鼓励技术引进逐渐转向优化市场环境、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最后文章对提升风电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制药工业正面临着技术创新困境。通过对制药工业技术创新特征的研究和国外企业的经验,文章发现进行高成本技术创新行为的产业组织根源是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制药工业摆脱技术创新困境所需要的产业组织政策。  相似文献   

14.
面对竞争日趋加剧的全球一体化市场,企业往往采取过度化竞争策略,使得市场环境更趋恶化。一些企业运用非常手段追求市场占有份额,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一些企业想方设法试图击败竞争对手,却走入了恶性竞争怪圈,使得经营效益下降,甚至出现大量亏损。90年代初,一些知名企业家提出了“生态优化”与“效率超越”的竞争经营辩证思想,使企业在生存领域、市场空间、竞争与联合以及企业经营机制创新方面都有了突破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把握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趋势与特征, 分析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本文利用自1997 年以来中国知识产权局公布公告的全部有效专利申请信息, 识别绿色专利, 揭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变化趋势、 时空分布、 行业选择、 技术领域、 创新主体和创新质量。 在此基础上, 通过省区面板数据, 利用计量回归分析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 并考察其异质性影响。 结果发现, 中国绿色创新在过去十年规模上升10 倍有余, 但创新方向并未明显转向绿色化, 质量在2015 年以前也未提升。 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替代能源生产、 储能、 交通、 废弃物管理等领域, 覆盖了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全部二位数行业, 集中分布在东、 中部地区, 最重要的主体是企业。 中国绿色创新的重要促进因素是经济增长、 研发投入和 “十一五” 以来的政策引导; 其中政策因素在促进绿色转向和质量提升方面作用最为突出。 资本深化、 国有资产、FDI 主要起阻碍作用; 教育水平和技术市场发展并未很好地转化为绿色创新能力; 西部地区对东、 中部地区存在追赶效应; 物价水平、 进出口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本文为构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工作。 针对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特征, 需要综合并协调环境政策、 科技政策、区位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艳  谷颖  高慧  何薇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5):81-86,112
由于国际油价高企等原因,跨国化工巨头们正在向高附加值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一方面,传统石化行业的竞争焦点正在进一步向价值链终端延伸,技术创新更强调市场导向和贴近客户需求;另一方面,花费巨资进行研发以获取知识产权,构筑技术壁垒依然是这些公司竞争制胜的法宝.文章介绍了巴斯夫、陶氏和杜邦公司三大化工公司各自的技术创新特点.这些公司在持续大量地向研发投入资金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其研发和创新成果的评价,形成了明确的技术创新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政策-环境-市场-投入”方面构建空间面板回归模型,检验研发补贴、环境规制政策及二者搭配对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间接以及总效应特征,为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完善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研发补贴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总效应中占比65%,发挥着主导作用;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微弱,且本地效应为负,空间溢出和总效应为正;环境规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尚未显现;(2)两类政策搭配下,对本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为正,空间溢出效应与总效应为负,均不显著,政策搭配的耦合效果较弱;(3)技术市场影响方面,市场流畅度的本地驱动效应为正、空间效应为负;市场厚度的本地和空间影响均不明显。挖掘环境规制政策的创新潜力,关注两类政策搭配耦合机理,发挥技术市场与区域协同的创新引导效应,应成为中国式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话题。本文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并分析了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对制造业企业、地区数字化水平更高的企业效用更加明显;(2)环境信息披露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正向关系存在促进作用;(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研发投入实现。本文从环境信息披露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新思路,以帮助企业拓展绿色技术创新。这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激发其可持续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该如何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便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从协同的角度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基础,给出了企业创新协同系统的概念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素。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的原则,从研发能力、财务能力、协同能力和产出能力四个方面,选取了15个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出了基于创新协同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企业研发投入并未形成足够的利润现象为背景,分析企业研发投入动力与技术领先战略,并用创新竞赛模型、技术的理性对抗、企业内技术外溢、技术保护和技术实力显示来解释这一现象。由此得出结论:企业追求创新的长期利益在本质上也是创新竞赛,但未必会导致过度的研发投入.企业追求创新的长期动机可以让企业更加主动地参与创新;政府推进创新的短期政策很容易造成创新竞赛。而长期政策则可以让企业有效率地参与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